短暂的爱
最近遇到一种关于爱的观点,我觉得很新奇,因为之前从未如此想过。
这种观点来自一个演讲。
刚开始,本以为演讲内容是老生常谈,但是听着听着,感觉越发有意思。按我的理解,演讲者首先否定了无时无刻持续一生的爱,认为爱只是短短一瞬间,我们有时爱对方,有时完全不爱,这种“爱”的感觉源自于双方的共同行为情绪,产生的共鸣,引向积极的意图。而如果没有这几个因素,彼此就感受不到“爱”。虽然爱只存活短短一瞬间,但是,爱会一次又一次复活、重生,彼此可以在一天里爱很多次,无数个爱的微小时刻积累下来,就形成了双方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信任、安全感等等,正是爱的因因果果。
这种对爱的理解带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从没有想过爱的量化还有这一层意义。之前,我只是浅显地认为,爱的量化仅是指将爱具现化为一顿饭,一栋房子,一束花。虽然爱确实需要落在实际事物上,才不致虚无,但是量化总觉要失去爱的无形感,爱是一种“感觉”,“感觉”总仿佛蒙着面纱。在这个演讲中,爱也被量化成一次次的短短的爱,又因为一次又一次重复爱上对方,蓦然回首已经过千山万水,这份爱亦无须再关注量化。然而,双方可能会不爱很多次,也可能到达连一次短短的爱也再无法存在的境地,分手告别的时刻是否就要来临?
演讲里边还讲到爱与科学的联系。确实人类的许多行为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爱的行为也可以。“一见钟情荷尔蒙,天长地久多巴胺”的科学解释,与“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的续缘解释,也各有所长。这里讲到的是人脑与心脏相连的迷走神经对爱的影响。我的理解是,演讲者认为,多个微小的爱的瞬间能够活跃迷走神经,从而让迷走神经更容易接收爱。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爱的环境下,ta也倾向于容易接收爱,爱孕育爱,生生不息。因此,能够一直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下的人是幸福的;自己淋过雨,却想为别人撑伞的人是伟大的(这里或许可以展开多重情况,但暂不展开)。
以上是演讲的大概内容(可能有记错的地方)及自己的小小感受。
演讲是《爱持续90秒/L’amour dure 90 secondes》by Marine Duvouldy
2022.01.25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