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日本作家从少数群体的角度解读滨崎步的歌词
前排提醒:读完这篇文章,或许能够明白为什么滨崎步在性少数和女性中能拥有如此高的人气。他也解读了新砖的一些歌词。3000字出头,码字不易,感谢观看。
原文的标题:“浜崎あゆみが表明する社会への「怒り」。フェミニズムの視点で歌詞を紐解く”。作者:富岡すばる,发表于2023年2月15日。以下是正文:
滨崎步于1998年发行单曲出道,首张专辑《A Song for ××》(1999年)创下百万销量。从那时起,她展现出了众所周知的活跃,引起了诸多社会现象。与作为公共存在的一面相反,她的歌词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个人的纠葛和孤独,深深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滨崎步2023年1月发行的最新专辑《Remember you》中,充满着深深刺痛了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的内心的句子。
“眼前看到的就是全部了吗?仅靠视野内的画面做决断吗?”
“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啊,我对于你的评判丝毫不感兴趣”
“你要我说多少次才明白,女性不是只会打扮的玩偶”
“baby, just the way you are不要改变自我,即使全世界都说no”……
作家富冈昴说自己是被滨崎步的歌词所拯救的人之一,他解读了滨崎步这位艺术家试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他讲述了作为同性恋这一少数群体生活时对滨崎步的共鸣,以及从她写的歌词,和SNS上的发言中透露出的对社会的“愤怒”。

“这是在唱我自己的歌。”让我那样想的滨崎步的歌
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想法,以及不知如何表达的内心,被艺术家或名人表达出来了,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当你不知道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生活的痛苦究竟是什么,或者虽然知道,但害怕说出口就无法保护自己的时候,如果有人能替我们表达出来,那就会成为你的救赎。对我来说,滨崎步就是这样的存在。
她出道是在距今25年前的1998年。从那以后到21世纪初,我在初中和高中度过了她逐渐为世人所知的时期。
当时正是开始面对自己所谓同性恋的性取向的时候,因此也不得不面对孤独、放弃、自卑感等。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滨崎步的歌词。
“没有栖身之处,我找不到
不知道未来是否值得期许”—— A Song for××(1999年)
“我们想必是为了得到幸福
才诞生到这世上来的吧
偶尔这样想想又何妨”—— immature(1999年)
“看见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多少感觉有些安慰
若发现比自己更幸福的人
就会突然感到心焦”——End of the World(2000年)
啊,我有自己的歌。听到这些歌的时候,我有这样的想法。
把男女之间的情歌换成同性之间的,对异性恋不经意的景象羡慕不已,用想象力填补自己在没有榜样的世界中的空白。在这样听音乐变得理所当然的情况下,滨崎步是第一个唱出了不需要替换,不需要羡慕,不需要填补的歌曲。

“不要改变自我,即使全世界都说no”最新专辑《Remember you》中蕴含了社会生存的关键词
从感受到这份感动的那一刻起,已经过了20多年,现在我已经从被代言的一方变成了自己书写自己的语言的一方。然而,当我听她今年时隔很久推出的原创专辑《Remember you》时,我想到的是,这里仍然有我自己的歌曲,而且这不仅仅是我的歌曲,也是我们的歌曲。
在主打歌《Remember you》中,提到了疫情中与人建立联系的困难以及环境变化带来的困惑,歌词中唱到“岁月如梭 往事如烟不复返,只愿忆昔往事的那个你不要消失”。除此之外,《Nonfiction》中她反问“眼前看到的就是全部了吗?仅靠视野内的画面做决断吗”,以及《23rd Monster》她大胆宣称“陌生人啊,我对你的评判没有兴趣”等,这些歌曲中都有一些可以成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关键词。
其中,特别让我们感到是自己的歌的,是专辑最后的歌曲“Just the way you are”。认为自己与他人不同是一件坏事,所以自己压抑自己,想要隐藏起来,她写道:
“baby, just the way you are
不要改变自我
即使全世界都说no”—— Just the way you are(2023年)
在明知是误解的情况下,尽管性少数群体的存在已变得更加可见,但zz家们发表的恶劣言论依然如后浪推前浪般在媒体上流传。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很感激她发布了这首歌。对以压抑与周围不同的自己为生存方法的我来说,这是我到了30多岁才终于遇到的 我们自己的歌,即使我知道这首歌并不仅仅是为性少数群体而写的。

出演了『东京彩虹骄傲节』,作为时代的同行者发出的信息
从十几岁开始,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并积极参与到同性恋社群中。那时我深切感受到她在同性恋群体中的人气之高。在同性恋酒吧里,播放着滨崎步的歌,有人唱她的歌,大家会谈论她,这样的场景很常见。不仅仅是男同性恋,我还记得当时和我关系很好的女同性恋朋友一起在卡拉OK唱她的歌,对“没有容身之处”这句歌词产生了共鸣。
滨崎步的歌曲是我们人生的bgm。虽然不能代表其他性少数群体的内心世界,但我认为有很多人觉得,她唱出的那种无依无靠的孤独,代表了我们的心声。
她一边把视线朝向自己的内心,一边歌唱个人的事,作为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代言人,滨崎步拯救了我们。虽然她唱的是个人经历,但她的目光却投向了很多人,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她作为时代的同行者的姿态。
此外,我想提及的是她自身的少数群体身份,从她的言论中可以窥见一斑。
“我一直在传达我自己的少数群体,这在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改变。”(摘自2023年1月的Instagram投稿)

“多数派并不代表社会上的正确”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希望与少数群体一同前行。”"(摘自2018年5月在东京彩虹骄傲节 舞台上的发言)

“为什么日本对少数群体的理解一直没有进展呢?例如,LGBT群体和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发表意见,往往被视为少数群体的观点。”“那么,我作为少数群体的一员,就要继续发声” (摘自2017年5月的Instagram投稿/原文)

“因为我们并不是只会打扮的洋娃娃”滨崎步在歌词中表明的“愤怒”
虽然我们不会得出她作为少数群体的确切原因,但实际上,有几首歌曲表达了她对因自身属性而面临的偏见和不合理待遇的愤怒。
其中之一就是2004年发表的《my name’s WOMEN》。最初,2002年就已经用《Real me》这首歌,写了“a woman never hides away in order to survive(女性为了生存绝不会躲藏)“,但在《my name’s WOMEN》中更进一步提到了作为女性所怀有的愤怒。
“因为我们并不是
只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洋娃娃”—— my name's WOMEN(2004年)
从她所写的一系列拒绝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的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斗志,同时也宣告着女性并不是随意的存在,这些歌词中也能感受到对社会少数群体的关注。
而且,这个主题也在之后的许多歌曲中继续被唱出来。比如用“战斗着的女性”这个词来鼓励女性的《Beautiful Fighters》(2006年),明确拒绝将自己当作男性的倾听者的《Lady Dynamite》(2010年),提出与战斗伙伴的团结的《We are the QUEENS》(2016年)等等。
此外,收录在专辑《Remember you》中的歌曲《VIBEES》中,也贯穿着她独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说什么“女人都喜欢集体行动”
你有那么特立独行吗?
要我怎么说呢 跟同类聚在一起
怀揣幼稚的梦想 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印象”——VIBEES(2023年)
这是一首用毫不留情的言辞来抨击刻板印象中的女性形象的歌词。其中没有虚假、讨好的微笑,也没有顾虑,只有明确的愤怒的表达。歌词中还唱到:“你要我说多少次才明白,女性不是只会打扮的玩偶。”距离滨崎步在歌曲《my name's WOMEN》中唱出这句话已经接近20年了,从事业上来看,滨崎步的地位已经可以被称为泰斗级人物,仍然在愤怒地表达着自己的立场。

滨崎步在2019年生下第一个孩子,2021年生下第二个孩子。2021年10月,她在Instagram上宣布自己是剖腹产,并上传了一张英文图片,抗议人们对剖腹产的偏见,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无论在社会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功,都无法摆脱歧视。
正如她说过的那样,希望作为少数群体的一员一起走下去。从她通过行使自己的影响力传递信息的姿态中,我们感到了力量的赋予,但这也证明了对女性的歧视在这个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这个事实不仅仅是从少数群体——同性恋者的立场来看,也是从多数群体——男性的立场来看,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论在工作上取得多么大的成功,经济上多么独立,社会上的少数群体仍然存在着与歧视和蔑视有关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从她自己的发言中也能看出来,如果换作是我自己,无论我每天过得多么快乐,zz家的一句歧视性发言都会让我感到无力。
正因为如此,专辑《Remember you》中歌曲的存在才显得有力,才显得可贵。因为其中确实有少数群体的故事,但绝不是可怜之人的故事。即使全世界都对我们说“不”,我们也要走好今天这一天。这是我们的故事。

以上就是全部了,我觉得写得还可以,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写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