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科生尝试自学哲学而得PTSD后,退而求其次的心理安慰
康德的二律背反
正题:原神是塞尔达的山寨版。证据略。
反题:原神不是塞尔达的山寨版。证据略。
两结论均建立于理性的思辨上,且各有大量的证据证明,但却相互矛盾。
不过康德的二律背反是可以正题推出反题,反题推出正题的,由此展现形而上学的漏洞,进而表达自己的主张。这里硬要凑两对论证过程也可以,但太机械刻意了,很不康德。我也不中意康德。不搞。应该不至于有人拿理科生对哲学的粗浅的感性认识奉为圭臬吧。

黑格尔的辩证法
正题:原神是塞尔达的山寨版。
反题:原神不是塞尔达的山寨版。
正题+反题≠原神有山寨塞尔达的部分与非山寨塞尔达的部分。
正题+反题=《原神》
《原神》:指《原神》这一物质性与精神性同质的东西。黑格尔选择称其为“精神”。
原神,塞尔达的山寨版:指我们对《原神》这一事物的规定。我们用原神、塞尔达的山寨版这些符号指代《原神》。
《原神》如何确定《原神》的存在?《原神》先否定自己的存在,从中获得对立:《原神》是/不是原神;《原神》是/不是塞尔达的山寨版。通过将自己分为两个对立,《原神》再在更高层度上扬弃自身的对立,最后获得自身同一性。此之谓否定之否定。在不断扬弃,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原神》既是客观的存在、是实在,又是主观的存在、是主体。由此,《原神》通过展开《原神》以最终实现《原神》,《原神》由此而存在。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正题:原神抄袭塞尔达。
反题:原神没有抄袭塞尔达。
正题+反题:作为商品,原神在继承前辈塞尔达的基础上扬弃以更适应中国社会。
原神这一商品的创作者们在充分吸收包括塞尔达在内的各种优秀游戏的经验之后,结合我国的东部大城市青年在参与生产劳动中“低稳定的交际圈,萎缩的人均社会空间资源,内卷的竞争”的客观情况,创作出了代表了中国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作品《原神》。
马克思并未了解黑格尔的哲学的深刻内涵。但高情商地说,黑格尔的思想实在是太思辨、太宏大了,过犹不及。

我的世界观
单机天龙人与二次元原黑的意识形态:原神抄袭塞尔达
二次元原批的意识形态:原神没有抄袭塞尔达
一切社会学说与认识都具有意识形态。在原神是否抄袭塞尔达的问题上,既有单机爱好者与手游爱好者的意识形态之争:手游是不是游戏历史上的畸形儿,也有二次元内部的意识形态之争:原神是二次元的“鹤立鸡群”还是“害群之马”。
我代表大多数泛二次元的意识形态:原神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塞尔达,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塞尔达。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抄袭”与“借鉴、致敬”完全是同义反复,讨论此没有意义。意图量化抄袭与原创以讨论也只是披着个科学的皮搞意识形态批判。
玩家是游戏的物质生产的消费者,也是通过对游戏实践生产信息的精神生产的生产者。对原神的评价,应当基于对其的实践,加以整体性的评判。
然而评判者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意识形态,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超越自己的意识形态。不存在超越立场的理中客。只有立场之中的理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