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之问01

2023-03-10 03:22 作者:大舅是个灵魂画手  | 我要投稿

很长时间没更新,抱歉抱歉… 春天到了,眼瞅着植物进入花期,想进山陪伴万物,哪怕坐在土里发呆也是好的 再者我对时间概念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时候都在发呆,感觉没什么太重要的事,所以这几个月几乎处于停止状态 其实也没关系,该完成的东西总是要被完成的,或者说它其实已经完成了,只是显像还需要一点时间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虽然我在用文字编织信息,但其实文字和信息都不是真实,真实不需要文字概述,那完全是多余的 但头脑需要 —————————————————————————— 关于问题和困惑 我发现很多疑问其实都是层次上的混淆导致的,比如真相、人类游戏规则、光明游戏规则、黑暗游戏规则,因果规则、其实它们的纬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如果死认知识却分辨不出它们的层次,那么肯定会感觉混淆、不解、以及矛盾 因为对一切的理解,是基于当事人所站的位置来决定的,如果单线程单角度看待事情,那么个体现有的内置知见,很容易与其他层次的知见撞车 文字是死的,心是圆融的,纬度是全息的,只要有区分层次的智慧,就不会有这种问题 本想把问题分类,但直觉让我放下这个想法,把分类留给阅读的人来做,毕竟心的归类永远是最灵动的 ———————————————————— 问:太傻天书说反击和暴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人被伤害了,也没有人要被拯救。 但是与神对话的观点是“如果你受到虐待的时候想寻找对你最有利的做法,那么你起码应该阻止那种虐待。这对你自己和你的施虐者都好。因为当施虐者的虐待被允许继续时,他本人其实也成了受虐者。 这对施虐者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如果施虐者发现他的虐待能够被人接受,他能学到什么教训呢?可是,如果施虐者发现他的虐待再也不能被人接受,他将有机会发现什么道理呢?”(此为原文引用) 感觉有些困惑,那么这两本书的说法有不同之处吗?如果有,不同之处在哪里?如果没有,它们是怎样统一的呢?多谢大舅[给心心] 答:太傻的那段话是在空性的角度说的,行为指导是天人频率起步,如果站在极高频去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与神对话的那段话,是给普通人说的,是人道二元的运行规则,如果你不想受到伤害,那么就看清这种规则,善用这种智慧,保护好自己和妥善引导他人 施虐与受虐一体两面,是相互转化,相互纠缠,相辅相成的戏剧,而变量掌握在当事人人手中 当事人越无明,在戏剧里就越受困和无力 往上一步,是开启智慧,再往上走,是全息纬度的各种智慧,再往上走,一切都是空性化现 最后其实没有层次,只是头脑现在需要这个概念 问:太傻天书提到美丑是分离的一种,美女是人的幻觉(大意,可能不准确),但是也说总有真正美好的东西可以享受,这中间存在矛盾吗? 答:不矛盾,头脑定义追捧的享受,和自然感受是不一样的,一些没有分别心的小孩看到的世界,和大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染和无染体验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染得重和染得轻的人对世界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 问:搞不清对待层出不穷的念头加情绪的态度该如何是好。是当它是假的,横下心来如如不动 样样随他去?还是 当它是需要疗愈的内在小孩,停下来耐心看着它闹腾? 答:观察、不动、疗愈是同时发生的 至于内部信息,有些很快走,有些很慢走,你都在看,也都随它去,只是在定力不够时,容易处于拉扯状态,需要持续培养定力,同时还要把空性正见放在首位 问:怎么处理与金钱的关系,花父母的钱总感觉愧疚,但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挣钱养自己的学业 答:金钱只是工具,它很简单,但对金钱的认知出自你的生活体验 “失去/损失是罪恶的,是一种伤害,而我享用它,会感觉愧疚” 这种认知没有养分,容易让生命枯萎,生活体验是个变量,它可以被培养和转化,你可以培养感恩,培养转化负面认知的能力,培养从容接纳的能力,培养回馈之心,总之在任何情况下,使用任何工具时,都不要培养匮乏和愧疚

心之问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