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尸首分离,木匠成嫌犯,一幼童现身牢房,凶手另有其人?
人们常常以善恶来区别一个人的好坏,以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然而,法律并不是完全有效地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就像在大明朝这样律法严苛的时代,还有人不顾法律,肆意犯事,泯灭人性。
当时就有一个奇案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一男子被无故劈死,后有幼童引出凶手,却发现凶手竟然是男子的好朋友,令人感慨,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脑袋被砍
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的一个小县里,县里有位财主名叫沈仁,沈仁家境殷实,只有一个儿子。后来,沈仁逐渐年迈,便决定把家里的产业都交给了年仅18岁的儿子沈时彦来处理。
他非常地疼爱这个儿子,也很相信儿子的办事能力,而沈时彦也很争气,一些琐事亲力亲为,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收租的这一天发生了不幸。
一般沈时彦不到日落便会回来,可当时天已经黑了,沈时彦还没有回家。沈仁好几次望门口都没有回应,他有点慌了,心里非常担心,便喊家丁去寻找沈时彦,然而找了一晚上都没有什么结果。

直到天刚刚破晓,才终于有了沈时彦的消息,亭长和家丁在县外的亭子里发现了沈时彦的尸体。消息一传到府里,沈仁顿时伤心欲绝,踉跄着跑到了亭子里,却看见了这样一幕:血泊中,沈时彦的尸体早已被染红,头身分离,场面非常地血腥。
看到如此情景,沈仁眼泪刹不住地往外流,围着儿子的尸体伤心痛哭。沈时彦还很年轻,到底是谁有如此大的仇恨去杀害他,恢复平静后,沈仁立马去找了知县,想让他立即寻找杀人凶手,给儿子报仇。

毫无线索
然而,正当众人打算去知府报官时,亭长突然发现了一串不同寻常的血印脚迹,立马吆喝众人,打算沿着血迹的走向看看尽头。却没想到有了重大发现,这脚印一直到一户木匠的家门口才消失,因为沈时彦的头颅是被斧子所劈的,一时间大家都怀疑里面的木匠便是凶手。
于是,大家破门而入将木匠绑起,拖到了知府县衙,知府了解了事情的状况后,立马升堂问案,对木匠进行询问。可令众人惊讶的是,木匠一口咬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还信誓旦旦说自己的斧头丢了。
就在毫无线索的时候,仵作和派出去的衙门人禀告说:现场的脚印的确是木匠本人的,就连木匠家门口的血迹都是沈时彦的血,但是木匠家中并没有带血的衣服,所有的斧头上都没有血迹。

这下人们心中的疑虑更多了,之后仵作又推断了死者的死亡时间在昨日晚上,可是有几个证人却说木匠昨晚在隔壁村赶工做木椅,天亮才回去,一时间,知县有些迷茫。木匠并没有作案时间,更没有作案动机,知县觉得木匠并没有说实话,便再次询问事故的经过。
木匠这才支支吾吾说明自己早上从那路过,看见了尸体,但人不是他杀的,刚刚不说是怕律法治他的罪。知府知道他并没有撒谎,这个证据也不足以说他杀了人。一下子,这个案子再次陷入了僵局,木匠如果不是凶手,那么真正的凶手又会是谁呢?

六岁幼童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时,知府想到一招,他快速安抚众人,将木匠这个嫌疑犯收押,并把木匠收押的事大肆宣扬,营造了很多假象,暗地里却观察可疑人员,想借机引出杀人凶手。
知府知道,现在将所有证据都指向木匠,而又不早早结案,这个凶手一定会按捺不住出现的。知府让人监视了木匠的一举一动,随时都要向他汇报情况。第一天,木匠的妻子来送饭,说的话也都是平常所言,他的妻子还一个劲对衙役说丈夫的好话,两人都没有任何异常。
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的日常,正当知府手下的人都认为没有了希望时,事情有了转机。一天中午,牢房来了个六岁的幼童,可是木匠家里并没有这么小的孩子,知府顿时觉得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再加上幼童还询问了一些很可疑的话,于是,知府立马让人把孩子请到了府上。

在连骗带哄的情况下,幼童这才告诉知府他的来意,原来幼童与木匠没有任何的关系,是有两个人花钱让他来打听消息的。知府想,现在来打听情况是不是太可疑了,于是,他让幼童不要告诉那两人事情已经暴露,放孩子回去汇报消息。
之后,知府顺势让手下人跟踪孩子,想找到收买孩子的那两个人,因为那两个人很可能是杀人凶手。几个衙役跟踪到一个偏僻的酒馆,听孩子给两个男人的确汇报了木匠的情况,就在两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立马抓获了他们,并将他们迅速带上了审庭。
真相大白
两人到审庭后,知府立马升堂询问,一番逼供下,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两人竟是死者沈时彦的发小,当时,两个亲兄弟想去做买卖,挣大钱,但是家里穷没有本金,便想去问问自己的好朋友沈时彦,想借点钱去做贩运生意,改变一下现状。

俩人满心欢喜地去了沈府,认为自己与沈时彦相熟,他一定会借钱给自己度过难关的。然而,来到沈府后,他们并没有见到沈时彦,便只好拜见了他的父亲沈仁,并打起了感情牌,想劝说沈仁同意,让沈仁帮他们一把。
当时,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沈仁认为这种经商赚钱的可能性太低了,不能让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便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两人碰了一鼻子灰,心中自是十分气愤,觉得沈仁太过于冷血,对他俩见死不救。

当晚,两人在出乡路上,碰见了醉醺醺的沈时彦,想到早上发生的事情。愤怒间,趁沈时彦迷糊的时候,一斧子砍了上去,就这样,沈时彦一命呜呼。
沈时彦倒地后,两人才发现事情失控了,但这时他们已经回不了头了,于是,两人决定拿了沈时彦的钱立马逃走。后来,当知道凶手抓住时,两兄弟还在暗喜,回来打算看看热闹。可是案件一直拖着,俩人心中便有点慌乱,这才露了马脚。

结论
故事的反转令人唏嘘,杀人者居然是死者的好朋友,一时冲动,毁掉了两家人的幸福,让无辜之人惨死。为了借钱而杀人,这真的值得吗?不禁让人感叹,善与恶就在一瞬间呀。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