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优公考】2023六安裕安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面试:拒绝歧视行为
据媒体报道,2 月 13 日,在上海某商场,一名穿闪送员工制服的快递小哥,在 进入商场陪同妻子购物时被拦,商场保安要求其脱掉制服方可进入。对此你怎么 看?
【参考解析】
考生以前看到这样的现象的时候往往会义愤填膺,为这些快递小哥鸣不平。但 是在疫情期间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还是要了解清楚事实的真相、厘清其中存在 的问题比较重要。 第一快递小哥的做法存疑。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先学会 尊重他人。他可能也意识到商场有自己的规定,作为快递员走员工通道,给其他顾 客减少麻烦,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其只是将拍摄的视频掐头去尾进行上传,是 否存在让舆论来迫使对方低头的嫌疑。商场保安也给出了建议,如果真想入内购物, 直接脱下马甲不就行了吗?其实,并不是说商场不让入内,而是保安无法分辨出, 你到底是来购物的还是来工作的。 第二商场的规定也不无道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商场这样的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 侵权责任。并且此时还是上海疫情管控的关键阶段,于情于理也应该对有关人员进 行管控。毕竟类似于快递小哥这样的群体活动范围大,接触人群多,稍有不慎,可 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第三管理规则的问题。商场设立某项规则,理应是让秩序更良性运转,消除不 合理的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尤其是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快递和外卖服 务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嵌入程度已越来越深。商场作为公共场所,在出台一项管理 规定时,即便初衷并非职业歧视,也应听到他们的呼声,考虑他们的立场和感受, 对这项容易引发争端的规定及时进行反思和整改。 该类事件频发,引起广泛热议,归根结底还是职业歧视的问题。说到底,还是 要提升快递小哥的社会地位,让其成为吸引人的职业。 一是舆论引导。一方面媒体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宣传引领作用,在进行报道时 要避免隐性歧视,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适时设定公共议题引发反思,让社会意识到 职业歧视风气的存在,让更多人慢慢改变成见。另一方面媒体对于借助舆论贩卖情 绪的人员也要做好甄别,要第一时间调查、第一时间发声,还民众以真相。 二是提升快递小哥地位。政府要充分提供高技能的、对口的、含金量较高的职 业技能培训,利用 AI 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对快递小哥职业技能进行培 训,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标兵等标杆榜样与先进模范的评比工作,并给予一定 的补贴与奖励。可以参照杭州将快递小哥评为高层次人才这一举措,重新厘定快递 小哥的职业技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