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一年祭——试论双方装甲作战的效果
(业余人士,轻喷)
(基辅一家动漫商城,将琪露诺作为镇店吉祥物,但这家店其实并没有太多东方元素)
自2022年2月战争爆发以来,两国陆军在装甲作战上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变化。首先,从2022年2月至2022年8月的双方军事冲突前期阶段,两国陆军装甲部队之间的战斗次数是比较多的。尤其是俄军T-72、T-80以及T-90为主的主战坦克与乌军T-72、T-84以及T-64为主的主战坦克的对战,包括伏击战、遭遇战等不同情况下的战斗,而且,这一时期乌军的航空兵部队尚有一定的力量对俄军装甲部队实施突击。所以,双方进行的还是类似于冷战时期机械化部队之间大规模对抗的作战,即使所谓口碑不错的豹2主战坦克来到高烈度战场也容易战损。 战争初期,俄军便在对基辅的大纵深突击中投入了大量装甲力量,这些装甲力量在开战前曾借道了白俄罗斯,并因此获得了可观的地理优势,于是我们都看见了俄军堪称神速的进军速度,其在短短数周内便突入基辅市区,乌克兰的命运好像已经注定 然而接下来的反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俄军引以为傲的大纵深突击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失败了,俄军突入基辅后止步不前,并在3.25全数撤出北线,大量俄军遗弃的坦克、装甲车被拍照上传至互联网,舆论一片哗然,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几点: 1、2月的乌克兰土地已经集体解冻,坚实的地面化为一片泥泞,严重拖慢了俄装甲的行军速度 2、后勤能力严重不足,绍伊古组织的军改严重忽视了军队的后勤问题,军改后组建的营战斗群虽然在突击速度上得到了提升,却让持续作战能力大打折扣,我们能看见俄军的补给车辆在一条窄路上堵车数十公里的画面,如果乌军发动大规模火箭弹袭击,结果将十分惨重
(2022.2.23,一位乌克兰东方众拍下了一段自己带着fumo开车的视频,此时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但是,从总体来看,乌军装甲部队相对于俄军仍处于很大的劣势。即便北约各国当时向乌军提供了大量的各型反坦克导弹以及便携式防空导弹,装备这些单兵武器的轻步兵部队依然无法与装备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的重装机械化部队对抗。所以,随着战事的发展,乌军装甲部队很快就因为损失太大而无力与俄军对抗,在这个时候,北约各国又出手了。 从2022年8月开始,北约各国开始向乌军提供包括海马斯火箭炮、155毫米榴弹炮(虽说产能十分感人)、步兵战车等在内的军援。这些远程火力支援武器与北约提供的覆盖整个战场的C4ISR体系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乌军大量使用的各型无人机(dji:?),对发动进攻的俄军装甲部队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在九月初的哈尔科夫大反攻中,乌军的主力部队便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四个旅(其中第四快速反应旅曾参加安东诺夫机场争夺战)在绝对的兵力及火力优势下,哈尔科夫的俄军兵败如山倒,于短短半个月内哈尔科夫全境。
(图为乌克兰东方同人社团梦幻神社在“哈尼节”漫展上设置的摊位,梦幻神社原计划继续参加2022年4月的“哈尼节”)
这就得益于北约以及乌军利用该体系基本上构建起了“发现即摧毁”的闭环杀伤链。当俄军装甲部队还在集结状态、准备发动进攻,或者在行军途中,如果被乌军以及北约发现,则很快就会遭到火箭炮、榴弹炮的远程打击。乌军的各型无人机还可以持续提供火力校射,追着俄军部队打。在北约各国向乌克兰提供精确制导炮弹以及专门用于反装甲目标的末敏弹后,俄军装甲部队的损失更是成倍增加。 所以,俄军从2022年8月到2023年3月在多次遭到惨重损失后,已经很少再集结成规模的装甲部队发动进攻。同样,在这一时期,乌军如果集结装甲部队实施进攻,也会遭到俄军优势火力的全面打击而覆灭。最终,双方都发现了无论是谁敢于发动成规模的装甲进攻作战,都会死的很快。于是,双方开始将装甲部队化整为零,更多地与步兵分队一起执行小规模的防御以及进攻战斗。 第三阶段是从2023年3月至今,俄军由攻转守,开始依托现有的战线构筑由雷场、堑壕、火力工事以及步兵、炮兵、装甲以及航空兵部队共同组成的强大防御体系。对于俄方来说,目前最后必须守住的底线就是保证已经控制的地方不再失去,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克里米亚半岛,以便为将来有可能进行的多方停战和谈争取更多的筹码。只要乌军敢于进攻,俄军就会凭借强大的防线消灭乌军有生力量,并且伺机发动反击。因为俄军已经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场持久的消耗战,只要保存自身的实力,最大限度地消耗乌军实力,才有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没有完善体系的作战支撑,先进的装甲力量难以充分发挥战力,图为被击毁的美制M2A2步兵战车及豹二主战坦克
另一方面,对于乌军来说,从2023年初开始,北约各国第三次向其提供了大量重型武器装备,包括各型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等。而且,这些武器很多都是北约各国现役主战型号,乌军认为其性能远优于本国之前装备的各型苏式战车,甚至也优于俄军现役同类战车。所以,在这种所谓的“优势装备”心态的驱使下,乌军一直酝酿着所谓的“大反攻”,意图一举收复失去$的领土。显然乌方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这就导致了目前俄乌双方作战态势从当初的“俄攻乌守”反转为“乌攻俄守”。那么,如果要发动进攻,作为攻击矛头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重型装备就必不可少。 根据外媒目前透露的信息,从2023.6.7开始,乌克兰陆军集中了4个旅的兵力进攻扎波罗热州北部的卡缅西克-库班地区。其中北约旅第47机械化步兵旅作为进攻的矛头。而在这一地区,俄南部军区第58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已经构筑了完备且大纵深的防御阵地体系。结果,乌军第47机步旅原本希望凭借豹2、M2A2一上战场就撞得头破血流。
(战雷里的你,在强大也是……woc是真的)
“豹2”、“布拉德利”损失惨重的背后 根据俄军的战报,在6月8日的战斗中,乌军第47机步旅下属的一个机步营级部队以豹2作为先锋,多辆M2A2跟进,沿着两边大片农田之间的一条土路向俄军战线行军,并且准备距离俄军战线大约一英里的位置展开战斗队形。但是,在到达预定位置集结并准备发动进攻时,乌军装甲部队发现前方已经遇到俄军雷场。一般来说,俄军布设雷场会同时布撒多种地雷,包括反坦克地雷以及反人员杀伤雷等,所以排除难度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装甲部队仅依靠一辆挂有扫雷铲的豹2很难开辟多条进攻通道。所以,乌军紧急调来了另一辆BMR-2扫雷坦克。这样,至少可以打开两条进攻通道。不过,就在这一过程中,这支集结的乌军装甲部队很快就被俄军无人机发现。于是,乌军的豹2和M2A2还没有看到俄军坦克、装甲战车的影子,就遭到了俄军152毫米火炮、卡-52攻击直升机、柳叶刀巡飞弹的联合打击。而且,俄军152毫米火炮发射的很可能是制导炮弹,而卡-52武装直升机发射的则是9M120或者9M127反坦克导弹。
(娘化版俄罗斯瓦格纳集团雇佣兵,awsl)
其实在叙利亚战场,“豹2”主战坦克就出现不少被掀(fei)炮(tou)塔的案例,这次“豹2 A6”坦克折戟乌克兰将让该坦克的光环又黯淡一些。 从根本上来说,这次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即便他们驾驶的不是豹2和M2A2,而换成世界上任何一种坦克战车,结果都会是一样的。其中血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这支乌军装甲部队没有任何野战防空系统以及航空兵力量的掩护,面对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几乎就是待宰的羊;在战斗发起之前没有进行充分地侦察,冒冒失失地就闯进了俄军布设的大纵深雷场;没有远程炮兵以及火炮定位雷达系统的支援,在遭到俄军远程炮兵打击时毫无反击手段;在遭遇雷场后竟然所有坦克、步兵战车还挤在一起,没有尽快撤离或者疏散,最终被俄军一窝端。
(弔图一张,虽说有点对不起少前,但我之前有一张“娘化f16与海獭一般兵泽连斯基”的图已经搞丢了,原本想用那张的)
另一方面,俄军可以说是打出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胜利,步兵、炮兵、直升机部队、无人机部队等各兵种协同作战,配合比较默契,证明了这样一句真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次战斗的胜利更为重要的是打破了西方武器所谓“不败的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士气和信心。接下来,我们很可能会见到俄军将俘获的豹2和M2A2残骸运回国内,放在著名的爱国者公园内,供大众参观。而且,遍布全世界互联网和各大媒体的豹2、M2A2残骸图片以及视频,也成了俄媒体嘲讽北约的“最佳武器”,不仅是俄军在战场上的一次胜利,同时也是俄方在舆论战、宣传战上的一次胜利。对于乌军来说,这次失败也是一个教训,乌军以及背后的北约可能会针对性在战术等方面进行调整。 这场战斗还有一个“受伤”的国家是德国,因为“豹2”坦克是世界上销量成绩不错的第三代坦克,综合性能也是可圈可点,但这次折戟俄乌战场,“豹2”坦克被摧毁的影像更是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不过这些影像其实并不会对这种坦克的销量和口碑产生大的影响,比起“战争暴露豹二性能问题”,豹二的被毁更多象征了乌军不可能短时间内完全更迭苏俄的传统作战体系
(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东方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