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说话!中年夫妻过成我们这样的,估计有很多!
虽然单位的工作很累,但是相比之下,我也还是不愿意面对每天下班后回家打开家门的那种孤清。 对于我来说,不管他在家还是不在家,屋里都没有一点儿人气。他本就不爱说话,是在家连着待三天,都不会弄出多大动静让人认为屋里没人那种。不像我在家待不了一会儿,屋里就像有很多人似的。用我爸妈的话说:“老闺女儿一回来,整个屋子都热闹起来了!” 可就我这样的一个个性,因和他的婚姻现在也变得沉默寡言,喜欢独处起来。没办法,练出来了。 彼此之间因家庭琐事儿,人情往来,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引起的冲突越来越多。 想和他去深入沟通聊聊的时候,他要么皱着眉勉强听你说几句后,摔门而去;要么就是直接一句打断你“我不爱听你说话!同样摔门,进自己那屋待着;抽烟,打游戏、发呆,饿的时候再出来。如果看你做好现成饭了,他感觉想吃,他就吃一口。吃完后,会把自己碗刷了,然后进屋。整个过程,不会说一个字。感觉不爱吃,直接叫外卖或者下楼去饭店自己吃。 没看到我做饭的话,他会自己穿上衣服直接走人,从来不自己主动做。在他的观念里,男人刷碗可以,但做饭有点丟人了! 这受他成长环境影响,他家是他妈说得算的。而家务都归他爸做。尤其做饭这事儿,他爸全包了,他妈是煮粥都能煮糊锅的那种女人。 热恋时他曾和我讲过,有一次他爸生病一周,他妈上顿糊粥煮生心儿(未煮熟)鸡蛋,下顿热剩下的。这样反复循环,给他吃了三四天,把他都吃哭了。他妈厉害强势,他也不敢表现太多不满,只是心里想着以后找媳妇,一定不能找他妈这样不会做饭的。而且自己以后也不能在婚姻里做他爸这种唯唯诺诺的男人,凡事据理力争,绝对不能认怂的想法,估计那时候就已经铺垫好了。 我是地道的吃货,对做菜特别感兴趣,总琢磨新花样,而且我做饭时,喜欢自己一个人忙碌,这点非常符合他心意。但强势得理不饶人这点儿像了他妈。也因此他开始把原来压抑的对他妈的愤怒,都发泄到我身上来了(我是这样认为的)。 只要我俩意见不一致,或者说我不认同他的想法,他就开始和我较劲儿。用他最擅长的冷暴力迫使我屈从他的想法,刚开始他真如愿了,多数是我让步。没办法,我一直都喜欢热闹的,尤其在感情里。我做不到像他无视我存在的那样去无视他,该做啥做啥。我会觉得很痛苦,感觉这样的生活没意义。现在想想,我那时候应该也是不成熟吧? 精神不独立,太过依赖他,依赖这段感情! 这样的状况有好几年,我用我的妥协换取他重新对我的爱和关注。可这时间久了,我也受不了了,总感觉自己是在跪舔,他越来越不分事情的对我用这套,让我很压抑。最终还是和他撕破脸了!就坚持自己的,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自己忙自己的。一来二去的,我倒也喜欢上了这种不交流的模式,当时还沾沾自喜呢!“冷战吗?谁不会?看谁能僵持过谁!姐也不是好惹的!” 哪曾想夫妻之间不是怕吵架,而是怕互相冷战不说话,冷战才是婚姻里杀人不见血的刀! 冷来冷去的,谁都不让步。最后往往都是因为现实生活需要我们夫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合作,就不了了之了。可未解决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彼此心理的疙瘩越来越大。 慢慢演变成了谁也不和谁说话,非必要不说话的程度。一切话题几乎都围绕着孩子展开,除了孩子之外,其他的话题,不过都是动不动让我们触及到心里疙瘩的导火索。又都不想离婚,想要婚姻这个壳子,索性就不说了吧。 家庭的一切开销早已自动自觉的AA了,这点我们都很默契,我若是出了孩子这一学期的学费,他就默默的把这一学期孩子的日常生活开销零用衣服钱负担起来。我交物业费,他就把一年的水电燃气车辆保险费交上,双方亲属如果家里有婚丧嫁娶的事情,我们也都很默契的保持合体,在众人面前还是恩爱夫妻一对。但只要回到家,进了家门,就各自屋门一关,变成住在同一房间里的男女异性室友。 既然是室友,彼此不知道对方的银行卡,手机密码,当然也不知道彼此有多少钱,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们也从不查对方的手机,懒得查了。有时候巴不得对方出个轨之类的,这样可以顺理成章的离开婚姻,最起码在父母亲朋那边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平时节日,重要节日更是从来不会有惊喜出现,哪怕是无需花钱的问候,一句都没有。感觉不舒服了,谁也不和谁说,自己去医院。孩子生病的话,则是费用一起出。 孩子住校,虽然不总在家,但现在孩子都早熟,我们这种面和心不和在他面前演戏的状态,估计他也是清楚的。只不过他不愿意戳破这事儿吧。相对比戳破这事儿大家必须得正视和面对的痛苦,和看破不说破,维持表面的家庭和谐,学习压力大的孩子,应该更愿意面对后一种。 我知道他其实和我一样是有离婚的想法的,但最终没有实施,很大一部分还是为了孩子。现在是网络时代,那种单亲家庭受父母离异影响比较大的孩子,动不动遇事就容易走极端的事 ,我们都了解不少。 毕竟夫妻感情不好,孩子是无辜的。我们都不想让孩子承接我们的错误,想小孩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是彼此都不够强大吧。在这个二线城市,我们这两个受大环境影响,收入并不稳定的工薪阶层,真的离婚之后,面对的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能否独自承担一个房子的房贷,或者再单独买一个房子还房贷,答案都是确定的——会很艰难。两个人这么搭伙过日子,能减轻彼此的压力,活的相对轻松一些。 重要的是孩子处在稳定的环境中也对他的成长更有利。 还有一点,我想他和我有一样的顾虑:再找一个真的就能比现在这个关系更好吗?对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和对于已经熟悉的人我们都感觉痛苦的却早已适应了的环境,我们都有一种惰性,不愿意去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痛苦。 也因此,就成就了这样的一段同一个屋檐下陌生室友的奇特关系。 估计有很多中年夫妻都像我们这样的,婚姻是死而不僵的状态。无话可说,是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