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又不退,战又不敢战;印度向中印边境增兵意欲何为?

作者:刺客
日前,印度外长在谈到中印关系时,提出解决中印边境危机的8个建议。不过,他还站在印度的立场,把中国“反对印度入常”、“反对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等问题,与解决中印边境危机进行挂钩。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虽然对苏杰生的“八项建议”予以肯定,不过,对于苏杰生将中印边境问题与某些敏感议题挂钩的企图,不客气地予以驳斥,称“边境问题与双边关系不应挂钩”。
印方在谈论中印边境问题时,总不忘“夹带私货”。当阴谋遭到中方揭穿并拒绝之后,印度立马露出其本来真面目。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总统科温德日前表示,印度已经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部的中印边境地区,加强了军力部署。
科温德在其施政演说中,以“全力以赴保护国家利益”为由,宣布向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部署更多的军队。而就在科温德发表上述言论之前,莫迪政府也宣布采购83架“光辉”战斗机,支持其“印度制造”的倡议。
中印两国第九轮边境军长级会晤刚刚结束,双方都还未就有关谈判结果发布消息。不过,从此前多轮谈判效果来看,估计进展不会太大。尤其是印方在这敏感时刻宣布向边境地区增兵,更进一步说明,双方在最新一轮的边境谈判中,并没有取得明显进展。
就在科温德宣布向中印边境地区增派部队之前,有印媒报道称,印度已将战略重心从喜马拉雅山脉转移到印度洋,试图与美日澳等四国联盟联手,在印度洋方向“掐中国海上生命线的咽喉”。
更甚的是,印方日前还传出新德里“在今年6月份永久禁止59款中国APP”的消息。以上种种迹象的出现,似乎证明印度在处理中印关系方面,已经开启新一轮的疯狂挑衅,这是不是意味着新德里真的有胆量跟中国打一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印度与中国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手,就两国国力和军力对比而言,如果印方主动挑起与中国的边境战争,结果将会落得比1962年更惨的下场。有关这一点,莫迪和科温德本身也不是不清楚。
印度在边境地区斗不过中国,这是举世皆知的事实,否则就不至于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印度洋方向。所以说,印方在敏感时刻宣布向中印边境增兵,体现出印度政客在对华问题上一贯色厉内荏的真本质。
印度这时候疯狂挑衅中国,并不意味着新德里的当权者,就有胆量挑起与中国的全面对抗。相反,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的谈判并未取得多大进展,意味着两国边境对抗仍将持续。新德里方面只能采取这种色厉内荏的方式,在民众面前掩盖其边境挑衅失败的事实。
另一方面,印方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与国内局势存在很大联系。要知道,当前印度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济衰退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更令新德里当局感到难堪的,是印度农民在这敏感时刻,一点也不给莫迪留面子。
在日前印度举行独立日阅兵期间,数万印度农民为抗议莫迪政府出台所谓“新农业政策”,把拖拉机开上新德里街头,并于前来镇压的军警发生冲突,导致一名示威者丧生。
印度国内危机重重,给本来就被边境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莫迪政府,增加更多的政治压力。如果无法把国内的舆论焦点进行转移,结果将会让莫迪政府的政治利益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害。
与此同时。印度陷入多重危机泥潭中,导致莫迪所鼓吹的“印度制造”倡议沦为一句空话。所以,新德里只能通过再次挑起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为投入更多资金助力国内军工制造业发展找借口,给其“印度制造”倡议苟延残喘留下一点空间。
综上所述,新德里这时候宣布砸巨资采购印度国产战机,并叫嚣向边境地区增兵,并非是印度有胆量挑起与中国的边境战争。这是印度政客不惜牺牲国家和民众利益,死心塌地为自身所属政治利益集团谋取利益的一种惯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