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形成的本质
本质:自我意识未能成功替代超我意识 自我就会和超我发生这样的博弈 ●愤怒——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感觉很 不好(自我的原始反抗) ●悲伤——无法反抗,无法发泄 ●自责——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我就是个坏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趋于婴儿依赖父母的本能,向自我妥协 ●为自己的自责而自责——自我意识的反扑——明明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道歉,我对不起我自己 ●恐慌——父母或者外界所塑造的情绪压力 ●顺从——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接受父母的意识形态,接受外界强塞的意识形态 ●讨好——取悦父母或者外界来让父母或者外界来停止伤害,开始压抑自己的本能,更好的顺从以求得对方不要伤害自己 ●自我泯灭——自我意识丧失,完全依赖父母或者外界所构建的价值观,人生自发能动性大幅度降低,孩童的超我被塑造成父母或者外界压力伤害源头的样子 然后接下来就会进入到这样一个循环。 ●依赖——丧失心理成长的能力,而这种依赖与根据超我建立意识形态顽强度有关。 ●郁闷——自我意识随着成长而重新苏醒,但不能成功苏醒,会让人觉得,或许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拖延——自我意识进一步苏醒,开始表达反抗意识,通过拖延来表面自己的立场 ●怄气——情绪无法正常排出,只好将攻击的对象转换为自己 ●恐慌——觉醒的自我意识被超我的意识形态碾压转换为情绪压力 ●讨好——为了停止不安,只能顺从。 ●自我泯灭——重新觉醒的自我被超我泯灭 ●依赖——活在超我构造的世界里面,被超我束缚着,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是为了生存却无法自拔只能下意识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