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空间】石村号简介

公元第二十四世纪初,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已消耗殆尽,为了争夺仅存的资源和权力,名为“资源战争”的一系列战争和冲突延续了很长的时间。如同历史上无数次重复过的战争一样,最终胜利者的诞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然而,即使在战争中决出了胜负,即使胜利者攫取了地球和其殖民地残余的最后一点养分,在可预见的将来,资源仍然是不够的。
人类由此将目光投向深空。行星裂解技术正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足以实用的程度,这一技术和同期成熟的供大型舰船使用的冲击点引擎技术*相结合之后便催生出了可以跨恒星际航行并一次性采集、冶炼大量矿产的“行星裂解船”,而石村号(USG Ishimura)正是这一独特舰种的开山之作。石村号的名字来源于冲击点引擎技术的发明者石村秀夫博士,是首艘可以在深空中执行商业采矿作业的大型舰船。
*此前冲击点引擎虽然已经投入使用,但仅用于小型舰船

石村号于2446年入役,尽管远远称不上纤细,它在外观上却仍然可以算作是一条“骨感”十足的舰船,这一印象主要源自于前部及中部舰体两侧呈左右对称布置的大量肋板,如果再算上从舰体下方伸出的四长四短共八根末端设置有重力索的悬臂,它整体看起来就更加显得怪诞而冰冷。然而,在竣工之时,它的确是被视为地球和殖民地的救星和人类进步的标志,与这些头衔相比,它作为CEC矿业公司旗舰的身份反而没那么引人注目。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一艘艨艟巨舰都是十分令人印象深刻的。在这条长约一英里的舰船上共有一千三百余名人员工作和生活,但后者所占据的舰内空间其实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舰体之中其余的部分则全部归采矿和舰船正常运作之用。

舰桥:
舰桥是石村号的中枢,舰船的航行和作业等工作的指挥均在此处进行,舰桥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大厅、行政区、通讯中心和舰长室,这几个部分以舰桥大厅为中心,从大厅出发可以通过通道和电梯抵达其它的几个区域。

从下至上,舰桥区可以划分为三层:
01层:矿业管理部门
矿业管理部们负责制定并运作石村号的采矿方案,该层有若干小型的储藏间和指挥中心,另有一与主电脑控制室相连的矿业管理部门电脑控制室。

02层:舰内车站&舰桥大厅
02层为舰桥的主要部分,也是舰内乘员乘坐列车从其他区域来到舰桥区之后首先踏足的甲板,下列车后,舰员需步行穿过检查站才能进入舰桥大厅。舰桥大厅的内部空间十分宽敞甚至说的上是空旷,在舰船运行时舰桥成员负责总览各种舰内和建外的事项,舰船的方位、姿态和舰船内部各种设备和部门的运行状况都有大尺寸的全息投影实时地反馈给舰桥成员,舰长室则位于舰桥大厅的正下方(即下图中右下角斜坡通向的位置),舰长室本身不算很大,但视野很好,这个舱室属于舰长的专属空间,只有授权等级5级以上的官员才有权限出入。



03层:通讯中心&舰外空间
该层甲板设置有通讯中心(须通过小型缆车经过狭长的通道方可抵达)和通向舰外空间的出入口,经该出入口可通过太空行走前往ADS反卫星防御系统火炮的手动控制室。



居住区:
居住区位于舰桥部分的正下方,以体积占比而论其占整体舰内空间的比例并不大,因此舰员个人的生活空间实际上并不算特别充裕,从舰内布置来看,普通舰员除去自己的铺位之外应该没有更多的私人空间,但公共活动空间相对而言还比较宽敞,而且卫浴设施、公共娱乐设施也比较齐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舰员在工作之余的生活和社交需要。

石村号普通舰员的宿舍分为A、B、C三个分区,每个分区中舰员的铺位样式是完全一致的:一张分为上下两层的床铺,在外侧附带有滑门。除此之外,尽管空间还算充裕,在舰员休憩的舱室内并没有其他家具的身影,想要围坐闲谈的话只能去到宿舍区的公共区域才行。





舰长等舰上高级官员的舱室,很显然人均占据的空间比普通船员大了不少,除去地毯沙发等装潢更加高档之外,各种生活设施也齐全的多:舱室内甚至还有专人使用的桌椅和书架,床铺也十分宽阔且不用分上下层。


采矿甲板:
采矿甲板占据了石村号舰底的绝大部分空间,从上至下共有四层甲板,是石村号最重要的功能区间,在这里,矿石会被逐渐破碎成适合熔炼的大小,而后被送到炽热的炉膛中去。如果将石村号比作一只巨兽,那么采矿甲板就是它那内生有无数利齿的胃囊,只待选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它便会停驻在它的身边大快朵颐,最终携带着满仓库的资源留下一片星屑施施然离开。

采矿甲板从上之下分为四层,每层之间通过纵向的大型电梯实现人员和设备的往来。

A层甲板:准备区
A层甲板是舰内乘员搭载列车抵达采矿甲板后首先踏足的区域,在这里他们将完成包括防护设备穿戴和工具检查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才会前往舱室的另一头搭载平台下到其它甲板。

B层甲板:矿石加工区
如其名所述,该层甲板就是矿石被加工处理并最终熔炼的地方,预先被破碎至合适大小的矿石通过此处设置的传送管道送入熔炉进行熔炼。


C层甲板:矿石抓取区
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相当于石村号的“嘴巴”,被重力索牵引来的矿石会首先在这里被粗略地加工成球形,此后才会接受进一步的处理。因此,该区域事实上与外界是导通的,可以不经由任何舱门通过太空行走直接从舰内走到舰外。

D层甲板:维护区
该层甲板占据的空间较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直接抵达的区域较少,甲板内部空间大致上分为两部分,通过缆车来回。D层甲板内设置有一个储藏间,里面会存放一些平时不一定用得到的设备,譬如求救信标。

在作业时,这艘船舰会首先扫描并筛选富含矿物的目标,之后便会开始它赖以成名的“行星裂解”作业。在目标本身尺寸较小的情况下,直接利用重力锚索将其拖拽至舰体附近乃至直接拖入舰体内部进行处理是可行的,但若是需要处理的目标尺寸巨大,那么这一过程就会更加麻烦一些:
从已知的情况来看,对较大星体的裂解作业需要星球表面和舰船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石村号的船员们会首先在星球上选定一块将要采集的区域,而后围绕着采集区域的边缘建立一系列附属设置,这些设施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环绕采集区域呈圆周布置的重力锚索,在裂解步骤开始时,地表的重力锚索将同石村号本身配备的重力锚索协同运作,在短时间内强行将星体表面的一块同它的主体部分撕裂开来并送往轨道上空。




货舱:
货舱是石村号采集的各种资源最终的存放地,舰船内部的其它物资和设备也多在此处储存,仓库自身结构偏立式结构,从上至下有多层甲板,货物通过轨道和带电磁铁的吊索在同一层甲板中调度,并通过升降机在不同甲板之间转移。从上到下,货舱本身连通种植园&空气循环区、飞行甲板和采矿甲板,往后则和引擎舱段相连,可以说是整个后半段船体结构的枢纽,这也符合它作为物资的储存和转运中心应有的定位。



引擎部:
引擎部是全舰的心脏,是石村号全舰内用和外用动力及能源的源头,在这个区域中设置有冲击点跃迁引擎、常规推进装置、人工重力发生装置和燃料舱,据悉舰船在采矿作业进行时可以稳定地提供525千兆吨级别的提升力。这个区域很多地方的照明条件都很差,且有大量管线裸露在外。在这个区间内的工作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仅有五级许可的工程人员可以进入此地。该区域可进一步细分为控制室、车间、引擎舱、人工重力发生部和燃料舱等部分。






种植园区:
种植园区是石村号上食物和氧气的产出地,占据了位于舰船后部双耳状凸出部结构的上半段,因此总体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分为A塔和B塔两个部分,每个塔楼内又可继续细分为冷库和植物种植区等不同区域。植物的种植区分为多层上下堆叠,产出的食物则送入种植园区正中设置的圆筒状储藏舱中存放。此处生长的植物除可供应船员们的食物消耗之外,也可以为舰船内部源源不断地循环出人类呼吸所必须的氧气,因此该处同时还是舰船内空气循环和滤清的中心。A塔、B塔和储藏舱之间互相不直接导通,但均和位处三者正中的舰内空气控制中心相通。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是石村号对外交通的主要出入口,占据了舰体内部中段上方及舰体外部脊线上部的空间,尽管此时的各种飞船已经无需像地球时代的飞行器那样滑跑起飞,飞行甲板在舰脊部还是维持了一条长而平直宽阔的通道,这主要是为了方便登舰/离舰人员的通行,货物装载/卸下区域位于更下方的位置,直接和往来飞行器的底部相通,与人员的交通区域正常情况下并不相连。







维护甲板:
维护甲板负责对交通艇进行维护,其出入口在控制室断线或损毁时可以手动开启。
医疗区:
尽管在人们整体印象上石村号是一艘采矿船,但它实际上也肩负着相当程度的医学研究任务(有些“研究”会让人本能地觉得非常不舒服),病毒、毒害物质和遗传学都是舰船上医疗部门的研究方向。医疗部门本身拥有零重力治疗设备、重症监护室、成像和诊断设备、生物实验室、冷冻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太平间等一系列科室与设备,在科研任务之外也有能力处理大部分船员生活中遭遇的各种病痛——以及必要的话,死后的后续事宜。医疗区有两处与舰内列车相通:主出入口和低温储藏间。






舰内列车:
石村号舰上的各个区域当然是可以通过人员和货运通道相互导通的,但是在石村号这样一条全长超过一公里的巨舰上,仅仅依靠步行是不可能有效率地在舰内交通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村号在舰内设置有有轨列车,呈一环线连通舰内的各个区间。列车本身通过两根纵向布置的轨道与舰体主体部分相连,呈侧向挂载在舰船内部之上,在列车本身出现故障或是损坏时,受损的列车可以通过机械臂拖入工程区进行维修。




主控电脑室:
主控电脑室可以遥控全舰各部的设备,在这里拥有控制权限的人员可以遥控锁定或解锁舰船各区域的舱室,或是远程启动或离线舰船内的装置和设备。
循环系统:
在舰船的日常运作中,各种生活垃圾和医疗&工程废弃物最终都将汇集于此进行处理,空气的滤清工作也由此系统进行。
检疫系统:
石村号的舰船内部设置有多处核生化污染检测装置,在探测到大规模的污染物出现时,系统会自动封闭对应舱室以避免污染的扩散。当然,在日常作业中,石村号上的舰员(譬如矿工)也不可避免地会和一些有害物质或是病菌进行接触,这种小规模的污染通常在全舰各处都有设置的消毒室中即可处理,而无需触发系统的封锁。

舰船安保和应急手段:
由于作业性质的缘故,石村号在采矿行动结束后必然搭载有大量贵重的货物,而采矿行动右需要它长期地在空旷的深空中驻留。以人类历史积累的经验来看,石村号既有很大的可能被图谋不轨的人盯上,也有可能因为工作环境的缘故在舰员的内部产生一些问题,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卫和自主整顿秩序的能力。因此除去矿业人员之外,石村号随船还驻扎有一支配备了最基本的轻武器火力的安保队伍。

除去人的因素之外,太空本身也充斥着各种危险,陨石就是较为常见的威胁之一,为避免舰体和陨石碰撞发生损伤,石村号沿船舷两侧布置有多门反陨石炮(Asteroid Defense System cannon即ADS火炮),这种双联装的舰炮采用电磁加速的原理,两根身管可以互不干扰地独立开火,通常情况下一至两发有效的命中就可以击碎对舰船有威胁的陨石,但在必要时它也可以持续不断地发射直至目标被完全粉碎——在这种情况下身管的过热问题便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种火炮的散热装置并不足以支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射击。



除去舰体两侧安装的ADS火炮之外,石村号在舰体腹部同样安装有多门近防炮,具体的型号尚不明确,但扮演的似乎是拦截靠近舰船的不明飞行装置的角色。

当然,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即,对外或是对内的安保和防御措施都完全失效的时候,乘坐逃生舱/艇逃离舰船就会成为舰员们最后的希望,石村号上自然也配备有大量的逃生艇,绝大多数逃生艇的发射装置和ADS火炮一样沿两舷布置,共计五十艘的逃生艇理论上足以供全舰人员疏散之用,不过,在舰桥部分还是设置有更小型的逃生舱发射装置。

总而言之,石村号是一艘规模庞大,有着很强自持能力和自卫能力的舰船。在建成之后的62年间,它始终是CEC矿业公司的骄傲。通过持续的设备升级,它不仅没有因为舰龄的缘故而落后于时代,反而一直风头不减地奋斗在采矿行动的一线,截至2508年时,它已经成功执行了34次行星裂解行动,而且正准备要启程前往它服役生涯的最后一个矿区——至少明面上是这么宣称的——神盾七号小行星,据悉,在这一次采矿行动结束之后,这艘船便会退出现役。
如果事情真的能够一切顺利的话。
为了尽可能地协助读者对事态的发展做一个快速的了解,我们必须首先要简单地讲一下“统一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简而言之,这是一帮从上到下都崇拜一种被称为“神印”的物体,一切人生目标最终都是奔着找死去的邪教团伙,而且势力极为庞大,就连企业和政府的高层中都有这个邪教的触手在阴影中搅动。由此我们便可想而知,有这群人掺和的事情绝对没有好事,而此时的石村号舰长马修斯就是这么一个教派的信徒,在船员中这种信仰的流毒也范围深远。
孤舰、深空、邪教徒,一部典型恐怖片的要素基本上已经凑齐了,而石村号正忙着奔赴神盾七号殖民地,好将最后一个要素也收入其中。
也就是所谓的“神印”。

不管信仰统一教的人如何用虚伪的言辞来赞颂美化他们所谓的“Make us whole”,事实就是除非脑子有问题,否则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尸变体和聚合体这种玩意能算是最佳的人生终极归宿。而神印这种造物就是尸变体灾难的源头,如果我们省略具体步骤,只看最终结论的话,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这么说:不想死的很惨死后还要变成怪物的话,躲远些,越远越好。
而石村号此行真正的任务偏偏是将在神盾七号殖民地上发现的“红色神印”“收入船舱并送回地球”,采矿行动不过是对这一真实目标的掩饰。和红色神印一同被运入舰内的除相关资料之外,还包括暴露在神印影响下的尸骸。
此时的神盾七号殖民地已然化作人间炼狱,用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已经很难解释殖民地当下的处境:是的,人们基本上都发了疯,要么忙着杀死别人,要么忙着杀死自己,可在这些已经疯狂的人类之外,还有更多非人之物亮出了自己的爪牙。在石村号舰桥好不容易恢复了因为行星裂解行动而一度与殖民地中断的通讯之后,地表已经没有一个活人可以回应石村号的呼叫,只有摄像头中斑驳的血迹叙述着曾经发生过的可怖之事。
然而,坐在显示屏另一侧的石村号船员们也绝非可以在恐怖中抽身事外的幸运儿——毕竟,会带来尸变体灾难的红色神印就在船上,出事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不过,一个意外发生的情况大概大大地加速了灾难发生的进程:在神盾七号殖民地沦为尸山血海之时,一个名为科林·巴罗的工作人员携带妻子的遗体驾驶着交通艇违反了石村号颁布的禁飞令强行迫降在船上,这个可怜虫直到最后一刻才意识到有一只后来被称为“感染者”的蝙蝠状怪物就躲在交通艇中。
感染在石村号上也不可遏制地爆发了,起先是零星的袭击,随后整艘舰船都显得危机四伏,一些尽忠职守的舰员冒着危险试图维持舰船自身的运作,但他们也只勉励支撑了很短的时间便被迫撤离或是……被杀死而后同化为尸变体中的一员。采矿甲板区域的抵抗持续的稍微久一点,舰桥坚持的时间更长,但最终这些地方都被源源不断地冒出来的尸变体攻陷了。
在席卷全舰的灾难中,一部分船员在通道中设置了路障意图拖延尸变体的脚步,另一些则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抓了个正着,不论是那种情况,最终的结果总是大同小异的:通道中的路障对尸变体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阻碍,即使一时间它们不能破拆这些路障,它们也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遍布全舰的通风管路出现在它们想要去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石村号上的检疫系统也失去了它的效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检疫系统的封锁功能同时也包括对通风管道的气密,但这一封锁预期要对付的化学或是生物污染物并不会生长出力大无穷,且坚固无比足以撕裂钢铁的利爪。结果,在面对尸变体的时候,系统触发的自动封锁不仅无益于阻止尸变体的扩散,反而会把意图逃生的人员困死在原地,可以说完全起到了反作用。
至于舰船上搭载的保卫人员,他们在面对尸变体的时候也显得十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拥有的武器火力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所受的都是对付人类目标的训练,完全不知道应对尸变体的正确做法,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有舰员发现,将尸变体斩的四分五裂比把它打成筛子要有效的多。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尽管还是很糟糕,但知晓了如何和怪物战斗的方法,幸存者们若能齐心协力,或许……
可惜的是,“齐心协力”也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妄想,身处无边的恐惧之中,求生应该是人的本能,可偏偏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信仰就是奔着求死去的——如果还有人记得统一教这三个字的话,那想必他们也会记得在石村号上信奉这种歪理邪说的人为数颇为不少,这些统一教教徒中的绝大部分都忠实地扮演了自己应有的角色——尸体,在神印的影响下,本就信奉这个造物的统一教徒们成群结队地点起烛火,在满地鬼画符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不消说,这些尸体在不久之后都会成为新的怪物诞生的温床。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贾卢斯·墨瑟,这个混迹在石村号医疗部门的统一教徒甚至在石村号抵达神盾七号殖民地之前就已经表现出精神不正常的征兆,在红色神印被发现之后他显然变得更加地狂热,统一教会下达给石村号的指令是将红色神印带回地球,而墨瑟则打算更进一步:直接让石村号带着冰冻的尸变体开回去,而且他绝不满足于被动的等待,而是连续谋害了多名船员来“进一步”完善尸变体的能力,此举最终诞生出一只有着强大再生能力的尸变体“猎人”。

至于马修斯舰长?他死的更早一些,在尸变体彻底席卷全舰之前他就已经因为精神状态不稳定而被随船医生泰伦斯·凯恩认定为“不适合继续履行职责”,结果在凯恩医生试图对他注射镇定剂时他因为剧烈地挣扎致使注射器针管从眼球部刺入额叶导致其当场死亡(另一说则是凯恩医生本人在神印的影响下试图“穿刺”马修斯舰长的眼球以获取其中关于神印的信息,但这一假说仅仅是由后来在泰坦空间站进行的实验方法进行反推的结果,并没有确实的证据)。尽管死的很早,他也同样对舰船上的求生者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了防止通讯泄密导致“教会的任务受到威胁”,他过载烧毁了石村号的通讯天线使得这艘舰船无法对外发送信息。*
*此外,在舰长死亡之后,石村号上的所有逃生艇都在空无一人的情况下自行发射了出去,基本断绝了船员逃生的希望。有假说认为舰长的死亡触发了某种机制,但这一假说没有确实的证据支持

总之,在恐慌、混乱和部分别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之下,石村号全舰超过一千三百名人员中最后仅有内森·麦克尼尔、盖博·威勒和莱克辛·梅铎乘坐23号维护用交通艇逃离了它。与此同时,另一支对石村号的现状茫然无知的队伍正在从另一个方向靠近这座巨大的钢铁坟茔……


原文内容出处:https://deadspace.fandom.com/wiki/USG_Ishimura#cite_note-2
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