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7——绿色园区网络建设

2022-05-14 10:27 作者:舍得低碳频道  | 我要投稿

快车通道:

碳减排制度系列汇总

CCER制度系列汇总
CCER 项目减排效益测算系列汇总

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系列汇总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系列汇总

ISO 14064-1系列汇总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系列汇总



昨天和大家分享了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的第六部分:双碳园区整体框架


今天和大家分享第七部分:绿色园区网络建设



在园区建设、运营过程中要科学编制园区绿色低碳顶层设计规划。 


一是制定园区双碳目标和实施路径。


包括建设园区单位碳排放和能源数据采集装置;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对园区微电网、园区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布局,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制定碳排放政策和碳交易规则,依法依规开展碳排放核算、碳效率评价及企业间碳交易活动等低碳目标。


二是谋划重点项目。


以项目化推动方案落地实施,重点谋划一批有利于推动园区经济、能源、产业等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应用示范工程。


通过构建“高速、安全、融合、泛在、绿色”的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网络,提升园区的信息传输能力和信息感知能力,推动园区服务和产业绿色、协同的发展。


1、标识解析


是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应园区或园区内企业为主体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推动“跨行业、跨专业、跨区域、跨企业”标识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内外部软件系统、企业标识系统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的对接。


通过赋予园区内每一个实体物品(包括能源、物料、产品、设备等)和虚拟资产(包括碳排放数据、模型、算法、工艺等)唯一的“身份证”,探索标识在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管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效能设备全链条管理、能源梯级利用等场景应用。


通过标识解析节点的建设,打通碳排放异构数据、异主流程、集约化传输和管理,实现园区、政府、三方机构数据互通,共享共治,提升园区异构数据互联互通能力,降低企业运转成本。


2、区块链基础设施


园区应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构建园区网络,实现园内个体化组织的可信数据交互、碳交易等协作,推动边际成本趋零,拓展商业维度,推动园区与外部网络生态价值最大化。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园区碳和能耗数据的实时安全存证,并在可信数据基础上对园区企业进行碳信用评价与认证。


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构建双碳园区可信认证体系,防止数据被篡改,确保数据安全可信,建立“企业-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交易机构”的多边可信数据链,实现数据共享共治,为碳排放交易及相关业务过程中的数据交互提供保障,实现数据资产至碳资产的转化。


3、园区骨干网络


园区骨干网络是园内各企业网络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园区进驻的各企业办公、科研、生产数据以及相关信息互通与交流的载体,也是开展园区绿色转型发展与资源协同利用、构建园区绿色资源交互网络的关键支撑。园区骨干网络可以连接园区设施和环境的计量、采集和监测设备,实现园内端到端的连接,形成园区信任网络,进而助力从生产端到企业平台,从企业平台到园区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的第七部分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和大家分享第八部分的内容:绿色园区平台建设



免费服务:

在公众号发送以下关键字可以查看相关系列的内容)

 

国际碳市场,中国碳市场,碳中和,碳交易,碳资产,碳计量,碳排放,林业碳汇,绿色金融,CCER,ESG,CCUS,锂电池,电池回收,电力碳中和,电价政策,汽车碳中和,碳汇造林方法学,磷酸铁锂专家交流,磷酸铁,林业碳汇专家交流,抽水蓄能,ISO14064-1,绿电专家交流,广东汽车碳足迹,汽车左B柱LCA,汽车白车身LCA,碳减排制度,CCER制度,废旧轮胎再生橡胶LCA,发达国家碳排放政策,动力电池发展趋势,钢铁碳中和,氢能,智慧园区,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数据中心,中国乘用车双积分,低碳供应链,循环经济,华为零碳智慧园区,动力电池市场回顾,传统车企电动化战略,碳市场展望


 

付费服务:

1、个人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培训

2、上市企业组织层面碳盘查、产品层面碳足迹、碳中和规划、碳配额资产托管、国内外碳信用申请和交易(CCER、林业碳汇、VCS、GS等)



工业互联网双碳园区系列7——绿色园区网络建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