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种类与治疗
疼痛是由于大量细胞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以至于无法发挥正常生理功能,通过神经系统传递至大脑的一种生理信息。

尽管所有的疼痛本质上都属于同一种疾病,但是由于造成疼痛的病因不一样,在治疗方式上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可以把疼痛分为几大类:
1. 物理性疼痛
所谓物理性疼痛,就是受到物理性伤害而导致的疼痛。
物理性伤害包括急性物理性伤害和慢性物理性伤害。
急性物理性伤害
急性物理性伤害是指受到一次性的剧烈物理性伤害,常见的急性物理性疾病包括摔伤,烫伤,各种外伤,工伤等等。

急性物理性伤害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就是战场,一场战争下来,各种伤亡,缺胳膊少腿的人不计其数。尤其是现代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强,因此战争就是人间地狱。

由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积累了大量的紧急救护经验,现代医学在应用医学领域超越了所有的传统医学,成为了最权威的实践医学。

因此,当遇到急性物理性伤害之后,最好的选择就是现代医学的紧急救护系统,这是现代医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慢性物理性伤害
慢性物理性伤害是指长期缓慢的物理性伤害。
比如长期看近距离的物体,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盯着显示屏等等,就非常容易造成眼部肌肉紧张,出现近视等物理性眼部疾病。

很多现代办公室的职员,长期使用鼠标,容易造成腕部,肩部的持续疼痛,这就是常说的“鼠标手”。

另外,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长时间低头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会对颈椎造成严重的压迫,引发各种各种颈部疼痛。

慢性物理性伤害主要集中在肌肉组织,由于生活方式或者工作原因对局部肌肉造成持续性的压迫,最终伤害神经系统而出现各种疼痛。跟急性物理性伤害不同,如果生活或工作方式不发生改变,这种疼痛可能会一直持续,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细胞坏死,出现残疾。
物理性伤害的特点
物理性伤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一般来说,物理性伤害的来源比较容易判断,出现疼痛的部位或者器官就是直接受到伤害的部位或器官。
2. 急性物理性伤害属于现代医学的外科。外科和紧急救护都是现代医学的强项,因此遇到紧急物理性伤害最好尽快送医院。
3. 慢性物理性伤害比较容易出现在重体力劳动者;频繁,高密度使用局部肌肉的工作人员;以及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等。
4. 止痛药可以麻痹神经系统,让疼痛的感觉得到舒缓。但是止痛药不能彻底解决疼痛,治标不治本。如果慢性物理性伤害不能彻底解决,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残疾。
物理性疼痛的治疗
由于造成物理性疼痛的原因不同,治疗物理性伤害的方式也略有不同。
- 急性物理性伤害的治疗
急性物理性伤害首先需要应急处理,包括取出异物,止血,消炎,包扎伤口等基本步骤。

此外,在紧急处理工作结束之后,患者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休整。因此,治疗急性物理性伤害需要加强营养的补充,尤其需要优质的营养补充剂。
- 慢性物理性伤害的治疗
慢性物理性伤害的病因跟急性物理性伤害完全不同,治疗方式也完全不同。
首先,慢性物理性伤害不是化学物质造成的疾病,因此无法通过化学的方法治疗或者逆转。
其次,治疗慢性物理性伤害的基本原理就是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减少肌肉的紧张度。
举例来说,治疗近视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眼睛长期看远处,看运动的物体,看比较大的物体,近视的情况就会有明显的好转。当然这种方法对成年人可能效果不明显,对儿童的效果会好很多。而如果想要彻底扭转人类大规模的近视问题,可能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

不过现在的儿童,看书,看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因此即便近视可以预防,可以治疗,但是这种方法却根本不可能实施。所以,人类的近视问题必然会越来越严重。
2. 化学性疼痛
化学性疼痛是指由于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导致的疼痛,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毒素可以通过食道,血液,呼吸道等渠道进入人体,因此食物,药物,空气,唾液,血液等都是传播毒素的可能途径。由于化学毒素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因此化学性伤害比物理性伤害要更加隐秘,更加复杂。同时也导致了大多数人对于化学性伤害的认知非常有限。

化学性伤害同样分为急性化学性伤害和慢性化学性伤害。
急性化学性伤害
急性化学性伤害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急性中毒。急性化学性伤害通常是由于摄入了超过某种物质安全量但是还不到致死量引发的生理反应而导致的疼痛。
常见物质的一次性致死量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视频。

慢性化学性伤害
慢性化学性伤害是指长期摄入低于致死量,高于安全剂量的有毒物质而造成的累积性伤害。
慢性化学性伤害的发生过程非常缓慢,常常与慢性疾病关联。由于现代人对于慢性疾病的认知存在严重不足,重视程度非常低,因此慢性化学性伤害被绝大多数的人忽略甚至是无视。

慢性化学性伤害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主动作用,还有一种是被动作用。
- 主动作用
所谓主动作用,就是这种物质直接攻击或者参与人体中各种化学反应,释放出伤害细胞的毒素,导致细胞大量死亡或者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出现疼痛的现象。
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化学物质数不胜数,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就是研究毒素机理的,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 被动作用
被动作用是指这种物质本身没有化学毒性,不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也不释放出任何的毒素,从理论上来说,这种物质对身体是无害的。但是,由于这种物质大量存在于体内,无法正常排出,阻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被动作用造成的疾病很多,常见的有吸入大量粉尘导致的尘肺病。

另外,糖尿病并发症就是由于大量摄入糖,而过多的糖在血液中阻碍了细胞吸收养分,导致细胞死亡造成的疾病。

严格来说,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毒素,因此化学界和医学界不能将糖当作传统毒素来对待。但是糖是被动毒性非常强的化学物质,希望科学界能够及早认清糖的毒害机理,阻止更多的伤害发生。
化学性伤害的特点
1. 化学性伤害通常比较复杂。
- 同一种毒素导致的疼痛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器官和位置。
比如说糖导致的伤害,往往发生在血液流经的末端,比如说眼部,脚部,肾脏等完全不同的地方。
- 同一种毒素对不同人造成的伤害可能完全不同。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糖这种物质上,比如说同样是摄入糖,有的人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有的人会出现肥胖,而对于某些人来说,糖却是人体必需的能量物质之一。
2. 化学性伤害对应的是现代医学的内科。由于化学物质肉眼不可见,摄入化学毒素的途径非常多,化学性伤害造成的疼痛多变而且复杂,因此医学界和化学界对于化学性伤害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主动作用上,对于化学物质的被动伤害作用研究非常少,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也是导致很多医生对于最常见,最简单的肥胖和糖尿病的根源和治疗方法一无所知,也无法逆转,无法治愈的主要原因。

因此,内科是现代医学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慢性化学性疾病,绝大多数内科医生既治不了,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医治。
3. 慢性物理性疾病无法用化学性的方法来治愈,同样慢性化学性疾病也无法用物理性的方法,比如手术切除,器官移植,植入外物,包括放射化疗等方法来治愈。
4. 止痛药同样可以缓解慢性化学性伤害导致的疼痛。但是长期服用止痛药,而不解决毒素摄入的问题,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可能导致器官无法正常工作,危及生命安全。
化学性疼痛的治疗
化学性疼痛同样分为急性化学性伤害的治疗和慢性化学性伤害的治疗。
- 急性化学性伤害的治疗
急性化学性伤害的治疗首先同样是紧急处理,比如说及时排毒,洗胃,灌肠,导泻等等。因此急性化学性伤害的首选同样是现代医院。
- 慢性化学性伤害的治疗
慢性化学性伤害则不然,绝大多数医生不知道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了缓解疼痛,反而会使用各种有毒的药物来压制这些症状。

所以,当疾病是由于慢性化学性伤害造成的时候,去找普通内科医生缓解疼痛无疑于是自寻死路。

3. 康复过程中的疼痛
患病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疼痛,康复的过程中同样会感受到疼痛。康复过程中的疼痛主要来源于三个因素:
1). 神经系统的恢复。
有一些毒素,包括毒品,药物,烟草,酒精,糖等都会降低身体对于疼痛的敏感程度,因此当戒断这些毒素的时候,疼痛的感觉会加强,这是正常现象。
2). 排毒反应
如果一个人体内的毒素比较多,这些毒素从内脏器官向外排出的时候,可能会对途经的器官,组织造成伤害,有的人可能会因此出现非常强烈的排毒反应,这也是正常现象。
3). 排毒反应与产品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在Nu skin的产品中,R2的排毒反应最明显,尤其是对于吸烟,包括二手烟的人群来说,其次是长青配方。所以,想要体验产品效果的可以从这两种产品入手,不过它们都不是需要长期服用的产品。
绝大多数情况下,所有的必需营养素,包括蛋白粉,鱼油,如沛,如沛纳米,G3果汁等,都没有明显的排毒反应。
不过感觉不是科学,没有排毒反应不能说明这些产品不好或者没有补充必需营养素的必要。
4. 其它原因导致的疼痛
人类受到的伤害,除了物理性和化学性之外,还有生物性(病菌,病毒),先天性(遗传因素),心理性(情绪相关)等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疼痛只占很少的比例,因此这部分的内容不做过多的介绍。
5. 跟疼痛相关的重要问题
最后分享几个跟疼痛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全面理解了这些问题,对于疼痛和疾病的认知就算是入门了。
1. 在同一部位出现多次类似的疼痛,这是什么样的疼痛?
2. 如何判断或者确诊一种疼痛是化学性伤害造成的?
3. 如何判断疼痛是哪一种或者几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4. 如何改善慢性物理性疼痛,如何改善和治愈慢性化学性疼痛?
5. 治愈是否意味着疼痛快速消失,不再疼痛?
6. 哪些疼痛是可以治愈的,哪些疼痛是无法治愈的?
原创:张苏春
时间: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