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5.1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4)
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反映的是社会先进势力的要求,还是落后势力的要求。先进的社会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因为它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先进阶级、先进的社会势力的精神武器。它一旦掌握了群众就能发挥伟大的动员、组织和政造的作用,就能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说得好:“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1]与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相反,反动的社会意识形态同历史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它反映着腐朽制度和反动阶级的要求,歪曲现实,散布各种要劳动人民安于受压迫、受剥削地位的迷信说教,因而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反动的思想、理论决不能长期地蒙蔽广大人民,阻挡先进的思想、理论的伟大解放作用,它最终必将被先进思想战胜,必将随着旧制度的消灭而逐步归于灭亡。
各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有不同,它们的作用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们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程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先进阶级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由于受到狭险的阶级眼界的限制,都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反映当代历史发展的前进趋势,不能全面地认识社会运动各方面的客观过程及其规律性。它虽然在一个时期内能帮助先进阶级动员人民起来摧毁腐朽的旧制度,但终归不能成为广大劳动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精神武器。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完全正确地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掌握最广大的群众,最广泛、最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形成无坚不摧的物质力量。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所以能够发挥特别巨大的作用,这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同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相适应,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也改变了在旧社会的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统治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人民由于政治地位的根本改变和经济上的解放,他们更深刻地体验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指导下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越来越深入人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以能够发挥特别巨大的威力,还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着国家机器、生产资料等实现自己的理想的物质手段。
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也不可能是自发地实现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势力的存在,都阻碍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阻碍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同资产阶级思想展开不调和的斗争,在人民群众中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和扩大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是共产党的经常任务。
注:
[1] 列宁:《怎么办?》,载《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