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评:“流量明星”入教辅不是寓教于乐/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2021-03-14 07:56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流量明星”入教辅不是寓教于乐

 “假如你是王红,某某明星是你最喜欢的一名演员,请根据提示写英语短文来描述他”、“假如你是某某明星,钟南山爷爷是你新交的朋友,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封信介绍你的情况”……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一些中小学的试卷和教辅上都出现流量明星的身影,涉及语文、英语、政治等多个学科。

  在令学生望而生厌的教辅材料中发现流量明星的名字,无异于在茫茫无际的枯燥题海中看到一条小鱼,学生没准会产生一丝兴奋,调节一下疲惫的神经。但流量明星被揉进各类题目,不排除编著者“夹带私货”的个人偏好,至少潜意识里对流量明星的姓名情有独钟,要不然不会反复出现,不会出现在各学科的教辅中。同时,也不能排除出版机构的营销理念和市场导向作怪,希望藉此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

  其实,能否进入教辅材料,那些流量明星也许并不在乎,教辅书的出版者也许觉得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关心教育的人必须在乎。刚刚被查处的一起流量造假案中,某明星的微博号称转发量上亿次,就是有推手在背后暗中操作。教辅书中塞进明星,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刷流量现象。畸形的饭圈文化,已经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给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更有流量明星缺乏社会责任,对青少年起到负面影响。幕后推手制造关注、扩大流量,进而转化为利益,才是最终的目的。

  公众对流量明星进教辅心有疑虑乃至不满,首先正是担心此举会加剧中小学生的追星情结。教辅材料虽非教育部门审定的正规教科书,不是学校老师必须教授的课堂知识,但广大中小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几乎无人不用。不得不说,教辅材料不仅是提升和巩固课内知识的书,也应该是教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传递正确价值观的书。流量明星能进教辅吗?能承担教育的重任吗?千万别让孩子们把一道道题目做对了,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把人生路走错了。

  整顿无底线追星行为,禁止娱乐明星进校园、进课堂已经形成社会共识,对由市场主体出版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理应按照同样的标准把关。学校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学生也有适度娱乐、喜欢明星的权利,但这一切都要有度,更要注意方式方法。教辅编写者可以有个人喜好,社会机构追求利润也没错,但编写者将个人喜好带进教辅,出版机构刻意迎合某些价值取向,让明星符号无所不在,就很不妥了。这不是教辅创新,而是别有用心。

  什么样的人才是中小学生该学习的明星,怎样才能让真正的明星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这才是教育工作者最该解决的问题。别有意无意地让“流星抢了恒星的C位”!(贾亮)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近来,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获得网友一致点赞。人们感动于老英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佩老党员一辈子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境界。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征程,张富清始终不忘初心、不改本色,保持信念之光不灭、信仰之树常青,以无私奉献书写精彩人生,让人钦佩。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回望历史的天空,无数先烈牺牲奉献,换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新时代,又有许多后来人接续奋斗,推动新中国的巨轮不断前行。

社会有正气,民族才会生生不息,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一支队伍,同样也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队伍。5月27日,第三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来自不同地区和警种的5名个人和1个集体获得了“公安楷模”荣誉称号。他们代表着人民公安的光辉形象,是这个时代“最勇敢的人”,用辛勤的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撑起一片蔚蓝天空。

礼赞英雄、崇尚英雄是一个社会应有的氛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更需要在全社会唱响新时代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正气歌。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动员老战士、老同志、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等讲述亲身经历,开展读主题图书、看主题影视剧活动,组织社区诗歌会和“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讴歌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通过共和国故事汇等活动,浚通民族的精神血脉,让英雄形象更为生动,让公众认知更为深刻。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崇尚英雄就要从青少年抓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显得尤为重要。网络视频平台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统一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专属内容池中,长视频平台将重点选择弘扬爱国主义、宣扬英雄人物的优秀电影、电视剧,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青少年在英雄的精神富矿中汲取能量,传承红色基因,真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让我们以英雄为镜、以模范为标杆,秉持传承薪火的挚诚,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循着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行,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勇敢磨砺自我,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从而凝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努力奋斗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传奇。


发扬三牛精神,做新时代领跑人
——在“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演讲比赛上演讲
各位同学: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预祝高三级部这次“践行三牛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了不起”主题演讲比赛圆满成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三牛精神,做新时代领跑人”。
新时代,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新时代,也是我们奋力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复兴之路,既有风和日丽,更有暴雨雷鸣,可谓征途漫漫,那么,我们新一代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呢?
惟有奋斗,惟有发扬三牛精神,惟有顶天立地,才能不惧风雨,才能不断赶超,才能成就大写的我们!
发扬孺子牛精神,就是要对国家人民有感情,就是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就是心甘情愿能为民服务,甘于无私奉献;这也是三牛精神中最具情感味道的基色。发扬拓荒牛精神,就是要敢于上刀山下火海,要敢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要勇于创新与攻坚克难,这也是三牛精神中最具有灵动性质的原色。发扬老黄牛精神,就是要敢于吃苦耐劳,甘于艰苦奋斗,瞄准目标,绵绵为力,久久为功,这也是三牛精神中最为基本的底色。可见,三牛精神之中,孺子牛精神是根基,老黄牛精神是干身,拓荒牛精神是努力向上向外生长的枝叶;一个人惟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吸纳三牛精神精髓,方能做新时代领跑人,才能都了不起!
其实,在我们身边,践行、发扬三牛精神而成为“了不起”的人比比皆是。焦裕禄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面对兰考的沙害、涝灾及盐碱肆虐,焦裕禄发扬孺子牛精神,在风雨中给群众送去党的温暖;焦裕禄发扬老黄牛精神,默默实干,树立起县委好书记的巍巍丰碑;焦裕禄发扬拓荒牛精神,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防沙祛盐碱的好法子。如今兰考的焦桐越长越粗,越来越枝繁叶茂,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三牛精神中的最为靓丽的色彩!试想,焦裕禄若无三牛精神,怎能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焦裕禄若无三牛精神,怎能在严重患病之时不惧风雨持久抗争呢?可见,惟有践行、发扬三牛精神,才能顶天立地,成为了不起的人!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笔者以为沧海横流,惟有具备三牛精神的人才可能在新时代中成为英雄。钱学森具有三牛精神,故而成为共和国科技史上的巨擘;张桂梅具有三牛精神,故而成为共和国教育史上的巨擘;毛相林具有三牛精神,故而成为共和国脱贫史上的巨擘……
或许有同学会问,我或我们也想成为践行发扬三牛精神的人,我或我们也想成为新时代领跑人,我或我们也想成为了不起的人,我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见贤思齐”,向上述具有三牛精神且做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学习,探究他们成为了不起人物背后的精神内涵,努力砥砺三牛精神,使其成为自身的精气神!
其次,要“不待扬鞭自奋蹄”,涵育三牛精神,更要践行三牛精神,那就是日后无论做什么工作,或从事什么职业,或搞什么研究,都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积极奉献,敢于奋斗,善于创新!
还要“绵绵为力,久久为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梦之于我们,并不遥远,面对第二个百年目标,我辈自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久久为功,中国梦才能顺利成为现实,我们才能成为新时代领跑人,才能了不起!
同学们,九万里风鹏正举,践行、发扬三牛精神,我们才能风华正茂,我们才能挥斥方遒,我们才能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新时代在召唤,我辈还在等待什么呢?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信息过载,你需要独立思考

香奈儿前全球总裁莫林·希凯在《深度思考》 中写道:“只有独立思考,你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王辰院士一样主动思考的能力,这样才不会溺毙在信息的汪洋之中。(首段三必:必引名言,必点材料,必引论点

浩如烟海的电子书籍,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内存告急的手机应用,社会热点、时政新闻、专业知识,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信息之中。有信息就会有推送,从简单的商场促销到算法的精准推送,每一个人都将面临如何应对信息的甄别和选择。(二段桥梁:分析材料,建立文章主体部分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面对海量信息,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判断我们是否真正需要

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曾说“信息的丰富,导致我们注意力的贫困。”而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却能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王辰院士不认识撒贝宁,没有人觉得他很low,因为他不是孤陋寡闻,而是这样的信息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如果一个主持人说,他不认识小萨;一个高中生说,他没有听过凯撒;一个厨师长说,他没听过披萨;那就会贻笑大方。全球现有的书籍有1.3亿本,即使不再有新书出版,我们终其一生也只能阅读九牛一毛。日本作家池田千惠在《起床后的黄金一小时》引用了一组数据:“2000—2020年的20年间,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增长了6450倍。”并忧虑道,“信息过剩,人们往往会陷入选择迷茫”。面对巨量信息,我们首先思考我们是否需要,而不是是否得了实惠,占了便宜。那个买了鞋子忘了风衣的人就是典型的忘记需求的人。

面对信息过载,更要独立思考,学会分辨,不做信息的奴仆

叔本华说:“不让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步入书店,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模考资料,从名校仿真到必刷题,从三年模拟到十年高考,信息制造者为我们准备了齐全的资料,如何去做呢?我们需要像院士王辰那样,主动选择,去搜寻我们需要的信息。自己的弱科是哪门?短板是哪块?是需要侧重知识讲解的,还是注重练习的?是要选择高考真题呢,还是模考试题呢?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首先要拿来!”拿来的过程就是思考、分辨、选择的过程。只有这样信息多我们才是财富,否则就是垃圾甚至是灾难。

当然丰富的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拒绝信息并非是明智之举

信息爆炸丰富了知识库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过去我们形容乡村经常用的词语是闭塞、偏僻。如果说偏僻是交通不便带来的,那么闭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信息增速变快,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现在无论你身处何方,人们都可以迅速获取信息,只要有信号的地方,你就不是孤岛。人们走出了封闭,走向了世界。

信息过载时代,学会思考和选择,我们就不会被动灌输。


时评:“流量明星”入教辅不是寓教于乐/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