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铭眼看手稿」Nike PG 1

2020-07-30 21:57 作者:Kicksvision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各位读者:      大家好,由于小铭的一次疏忽造成了上一期手稿中标题与图片不符的错误发生,给广大读者们的阅读带来不好的影响。Under Armour Anatomix Spawn的一代与二代的鞋面十分接近,据我的观察与群友的指正,一代的鞋面为网面与热熔面的结合,二代的鞋面为热熔网面,两者在外形上差别很小,同时我的不仔细也让这个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我在这一次犯错的过程中明白了“学无止境,事无巨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够将我看作一个坏的例子,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我在这里向大家致歉!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谅!      十分抱歉!
      2020年7月30日


能将自己最喜欢的篮球鞋变成自己的鞋

那我只能称之为:“完美”


有没有那么一双鞋,单从它的外观上就能判断它的实战性能呢?如果要小铭说出这样一双篮球鞋,那么我会给出它的名字:Nike PG 1


很多人喜欢用这句话:“出道即巅峰”来形容Paul George的签名鞋系列,PG 1作为Paul George的第一双签名鞋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如此。在之前「铭眼看手稿」Nike PG 2中我曾形容PG 2是一双极具球星个人特色的签名鞋,而本期的PG 1我则会形容它是一双极具“实战性”的签名鞋。


在阅读手稿之前,小铭同样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课前小作业”(小知识),相信大家能通过这些“作业”对PG 1的认识更加深入!


01

PG 1的设计师是曾设计过Nike Zoom Crusader与Nike Zoom Run The One等主打中端篮球鞋市场的Tony Hardman,之前PG 2的手稿中也曾介绍过他,小铭就不在此赘述了。

Tony Hardman作品
从左上开始顺时针开始分别为
Nike Zoom Crusader
Nike Hyperchase
Nike Zoom Live 2017
Nike Zoom Run The One


02

如果能把自己曾经最喜欢的篮球鞋变成自己的签名鞋,那该有多好呀。巧的是,Paul George在拥有签名鞋前最喜欢的篮球鞋是就Tony Hardman的作品Zoom Crusader,Tony Hardman正好也就是PG 1的设计师,缘妙不可言。于是PG 1上自然就结合了Zoom Crusader上紧密贴合的特点。



03

¥849的发售价格决定了PG 1成本有限,但不管是它的前掌Zoom Air气垫还是鞋面的Flywire绑带(一体鞋面设计、毛绒鞋垫、鱼鳞外底是PG 1上其他的“科技配置”),都给了我一种“物超所值”的感觉(之后的日子里到今天为止我再也没有感受到了),这种感觉有赖于Tony Hardman设计也有赖于Nike“精明”定价策略



“课前小作业”(小知识)完成了,今天就让小铭和大家一起,在PG 1的手稿上找找“巅峰”背后的秘密

01

经费不够,设计来凑


这部分手稿囊括了PG 1上大部分的设计,从左下角的手稿来看,PG 1延续了Zoom Crusader上的一体式鞋舌袜套式鞋领与相似的前掌防侧翻模块造型。接着我们将这张手稿拆开来细看。


Nike Zoom Crusader

这部分手稿左上角是PG 1鞋面绑带的两种造型:直绑带与斜绑带,手稿中绑带造型指向的PG 1前掌有四条双箭头线,Tony Hardman注释着“No Sliding”减少前掌滑动,这是对PG 1前掌的一个要求。实物PG 1上的绑带造型为直绑带,据小铭实际穿着推测,直绑带还是为了能让魔术贴更好收紧前掌。


接着鞋的右边中部还有一个“Flex Zone”弯折区域,这是指手稿中PG 1上为便于足部弯折时设置的“弯折点”区域。手稿最下方是两张PG 1的内外侧视图,内侧视图中PG 1内侧鞋面靠近脚踝位置采用的是“Soft”舒适性材料,实物中PG 1鞋面内侧靠近脚踝位置采用了人造皮革。(具体配色上采用的材料有不同)。


手稿上方是PG 1外侧,能够看到鞋领采用了“Bootie”袜套设计,这一设计也与Zoom Crusader相同,与后跟相连的是一条稍大的“Pull Hoop”鞋提,同时手稿中这里的PG 1前后掌采用了分离式的设计,手稿中单独出现的鞋头部分在脚趾位置有一块特殊补强区域。


手稿下方是PG 1内侧,脚踝位置应该是Tony Hardman对鞋面内侧采用的材料注释


手稿中,能看到PG 1的后跟是有“Interal Support”内部支撑模块(港宝)的,Tony Hardman在系带区域的设计要求为“Steady”稳定;下半部分手稿中,左侧是手绘穿入PG 1中的足部示意图,整个外底呈向内收缩状,右侧的“Duality 50/50”是指手稿中PG 1的鞋面内外侧各一半采用了不同的材质,实物PG 1的鞋面正是由网面人造皮革两种材质共同组成的。


02

把“爱好”穿在脚上


Paul George是一个十分喜欢钓鱼的球员,而他这个别具一格的爱好也成为了Tony Hardman设计PG 1时的灵感。手稿左上方是不同于实物PG 1的一种造型,但它的鞋面绑带、袜套鞋领设计与防侧翻模块的设计语言与实物相差不大,其余部分我们展开来看。


手稿中出现了一只胸鳍很大的鱼,鳍上的线条纹路与手稿中鞋面绑带上的纹路是相近的,可以看出PG 1鞋面绑带灵感来自于鱼鳍(多亏了Paul George喜欢钓鱼),手稿中的其他部分旨在说明为什么将绑带置于前掌位置,大概有以下三点原因:①为前掌提供锁定,提升包裹感;②作为除开外底防侧翻设计的第二个防侧翻模块存在;③绑带的特殊造型(线条纹路)能在脚掌弯折时不妨碍灵活程度


实物中PG 1绑带可是“大有来头”,Tony Hardman通过绑带设计展现了Flywire的另一种可能,实物PG 1鞋面绑带的末端由Flywire和鞋面相连,于是鞋面绑带就有了兼有了Flywire的功能与自身的绑带功能。


这部分手稿是关于PG 1外底纹路设计的,手稿中鞋底密密麻麻的菱形方块的灵感同样来自于鱼,只不过这次不再是鱼鳍,而是鱼鳞;手稿最左侧有一张鞋底纹路的示意图:外底是凸起菱形纹路。最终,虽然PG 1的外底纹路保留了菱形纹路这一设计理念,但纹路样式变得更复杂,横的条纹纹路与竖的条纹纹路都呈三角形,两者拼在一起刚好是一个菱形


03

有时候气垫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张手稿展现出的PG 1已经与实物相差不大了,其中PG 1外底的前掌部分有一块与外底颜色不一致的黄色区域,也就象征着前掌的Zoom Air气垫,在看不见的部分(鞋底)也要凸显气垫的存在,符合Nike的一贯宣传理念。实物PG 1的外底前掌部分也采用了外底颜色不一致的设计。


巅峰出道不是好事


在我心目中Tony Hardman是一名厉害的篮球鞋设计师,因为在他的作品里我看到的不是一味追求配置而是用特殊的设计达成特定的功能。现在的篮球鞋总是给我一种“过分强调气垫在篮球鞋上的存在”之感,又或是Boost、䨻、态极甚至是碳板和抗扭片,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把篮球鞋的配置与篮球鞋的设计割裂开来看待了。但是,从Tony Hardman离开篮球设计岗位之前为Paul George设计的PG 4来看,他似乎变了,全掌气垫(Air Stroble)的存在似乎取代了巧妙的设计在PG 4上的主导地位。


盛极而衰,站在今天的角度来说,巅峰出道的PG系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了它曾经的“荣光”。


在看了PG 1手稿后,你有什么与我不同的观点吗,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的看法与思考,或是分享穿着PG 1实战感受,评论区里最靓的测评就就是你哦!


这是第二十三期「铭眼看手稿」,在这个暑期里别让酷热代替了你真正的热爱,加油!这里是KICKSVISION,这里是我看手稿的视角


文末彩蛋:小铭的卑微道歉


📷 //  Nike& Tony Hardman

大家的点赞、投币和收藏对我来说真很重要!

「铭眼看手稿」Nike PG 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