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学习

2023-08-12 05:13 作者:照夜菌  | 我要投稿

    

   


    触龙当年在劝诫赵太后时曾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放至今日,亦同样于此

    于是在国家法定教育之外,什么早教班、学前班,补习班、辅导班。什么象棋、围棋、五子棋,舞蹈、游泳、打篮球,文艺一点的学习书法、绘画、各种琴,不差钱的更是击剑、马术、高尔夫等等。

    种类之复杂,花样之繁多。足以见当代父母之焦虑。

    但望子成龙、成凤之心有之,放养懈怠之意却也不少。如今,在学校教育之外,培养孩子兴趣爱好基本已是社会共识,但细枝末节之点还是有可探讨之处。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目的,是为了激发、寻找,其属于他自己的天赋,或者某种独特的禀性。

    寻找这些天赋、禀性,它的根本意义在于,是为了能够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可以快速的帮助他定位到属于他自己的某种人生方向。

    从本质来说,就是为了缩短他,在这个未知世界的摸索过程,让事半而功倍。

    但最现实的意义,其实却是为了让它成为在孩子成长阶段的这个学习期里面,一种对世界认知,对性格塑造的一种补充。



    因为学校教授的知识,都是非常具体且非常基础的,所以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枯燥加扁平,它,不够‘立体’。

    它具体到的教育方式就只能是,让你去记,让你去背。因为它不够立体,就不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而感受不到,就不容易理解。最后只能剩下死记硬背,而已!

    所以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遇到好老师,那好在哪里呢?

    就是好的老师,他可以把自己的知识拆分,拆分成孩子可以感受到的东西,感受到了,自然便理解了,理解了,那就是懂了!

    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是如此。



    而且学校里所能教授的知识,相对于人生来说,其实都是非常基础的。

    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亦或是读研、读博。领域专精的再深,这些知识也都有着共同的特性。

    就是这些知识,都是偏向于方式、方法、偏向于规律的总结。它们很纯粹,但它们只是知识,它们只能构成你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相对于人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扁平的,抽象的。

    它们像是一块块的砖头,而人生想要变成一栋大厦。它还需要大厦的建筑设计,需要水泥砂石,需要装修装潢。而这些都不是学校里的知识所能够传授,所能够做到的。

    所以如果指望把孩子扔给学校,然后就能出来一个德智体美劳的小朋友。

    那就像你在春天里随手撒下种子,然后就干等着,等着自己秋天里的丰收一样。

    倒不能说,绝对不可能。

    但最终和你想象的,绝对不一样。



    既然是补充,那应该就是对于学校知识传授之外,所不能触及之处的补充。其实,并非是一定要以一种技能,或者以某种特长的形式去发展。

    因为目前的教育方式,相对于学生本身而言,是足够的,甚至还是比较繁重的。

    所以在如何选择时,父母应该慎之又慎。要根据个人、家庭的不同情况,找到真正缺少的,不足的地方。



    它选择的方向,应该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为主,目的是提高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最终是让孩子能够获得对于世界对于未知探索时的真实的感受。

    而选择的标准,则是应该不能与学校的主教育冲突,不能让它最后逐渐演变成孩子的负担,继而造成心理上的抗拒和抵触。那反而是得不偿失。

    能够适宜的和学校的主教育,起到相辅相成效果者为最佳,略有补充者为次之。其余皆罢,不如不选。



    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去注重,一些好的习惯的养成,好的个性、性格方面的培养,帮助他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帮他塑造正确的道德、品德。

    真实的世界,是细微且具体的,相对于刻意培养孩子什么弹琴、绘画之类的特长,带他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其实才更真实,也最重要。

    洗碗、扫地,铺床、叠被,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亲朋好友的往来之间,街坊四邻的相处之间,家庭生活里的尊老时、爱幼时,这些为人之本的道。

    这些,才是学校知识所难以触及,或者根本不足的地方。

    这些,都应该让他去参与,要让他去体验。让他感受,感受到了,才能理解。理解最后,才能懂了。

    所以兴趣爱好的培养,各种活动、形式的体验,父母的教导、榜样,都是他的感受。体验世界,感受世界,最后才能拥有世界。



    相对于学校的教育而言,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这种学习,是属于父母可以掌控的范围。掌控意味着权力,权力要运用才能拥有,所以权力的本质是冲动的。这也是老子说的‘有为’!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选择的兴趣爱好,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并感兴趣的。又或是,只是你自己认为它有价值,或者是将来有前途的。

    我们培养兴趣爱好的意义,是为了激发、寻找,孩子真正的天赋,但孩子可能不敢说,又或是无所谓,这都需要你仔细的甄别。

    培养兴趣爱好,说白了,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尝试的过程。尝试次数多了,其实也是一种不断的否定。这时,就千万要注意孩子的信心和自尊,他们内心稚嫩而敏感,若是损伤,亦是得不偿失。

    若尝试少了,碰见那种一次就灵,两次就玩的飞起的,反过来,也应该要注意孩子的膨胀和骄傲。过则有害,亦不能算健康。



    最后,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因为我们想帮助孩子发现他自己的真心喜欢,只有喜欢了才会感兴趣,而感兴趣才会想要去了解,然后才能在了解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不断的收获。

    或许这种兴趣,还能成为他们所为之奋斗一生的,前进的方向。所以兴趣才是人生中最好的老师。

    但,实现兴趣意义的却是学习。

    现如今,学生的学习压力是越来越大,在正常教育之外,各种额外的学习任务也是越来越多。

    还有各种网络、娱乐、游戏亦在不断的抢占他们的时间。

    学习逐渐变成了学生身上痛苦的烙印。

    伤痕累积的最后,不是熄灭便是爆发。

    或许,你能够帮他找到,他自己的真心喜欢。

    但他最终,已经不喜欢学习了。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很重要。

    其实,如果孩子的学习,已经压力过大。那么,培养兴趣爱好或许根本并不重要,帮助他减小压力,或许才是为之计深远!


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学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