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材制·视角】 神箭在弦,逐梦九天——神舟十二号

2021-06-18 21:45 作者:青春材制  | 我要投稿

初原载于 爱学习的 青春材制

2021-6-18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神舟十二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直播截图

  本次载人航天任务,三位航天员将在轨驻留三个月。目前,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三舱组合体在轨运行。后续发射任务中,“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也将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在轨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将成为“三室两厅”的完整体。

  关于航天,【材制·视角】系列科普曾经为大家介绍过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过探测车的灵魂机械臂;也介绍过天问一号这位奔赴火星的“靓仔”

  相信很多同学也都观看了6月17日的直播,今天的文章我们聊一聊直播里的一些细节。

1、“拎包入住”我能理解,可为啥“行李箱”这么小

  本次载人航天任务,三位航天员成为首批入住空间站的住户,可谓是“拎包入住”。

  早上观看出征仪式的小伙伴应该对三位航天员手里的小箱子有印象。

  是航天员的“行李箱”吗?不过好像有哪里不对。

  不卖关子了,这个小箱子是一套通风系统。专家介绍,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准备进入船舱之前,航天服需要通风,航天员手中提的小方箱子就是一个手持的小型便携通风装置,带电源和风扇,为航天服提供一定的通风量,来保证人体的热舒适性。

  航天员在地面以及入轨飞行阶段穿着的是舱内压力服。有关文献指出:舱内压力服需要满足压力调控功能、气密性、强度等一系列参数的要求。其中气密层主要完成压力服的压力维持功能,材料选用具有高度气密能力的丁基涂胶布尼龙织物实现。气密性在标准状态下要满足不大于2L/min的要求。

  简单来说,因为航天服的密闭性,穿戴整齐的航天员在进入返回舱之前,都需要利用外部的通风系统维持航天服内的通风换气,以维持人体的舒适性。当航天员们进入密闭的返回舱后,舱内通风系统便接管了这个“小箱子”的工作。

2、让笔再飞一会

  在今天的直播过程中,第一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宇航员杨洪波上演了一段“名场面”——让笔再飞一会儿。

  有网友打趣,十五年前的神舟六号任务中,那时“玩笔”的飞行员,是这次任务的指令长聂海胜。

  没错,这一部分我们聊一聊太空笔。

  早期的宇航员都是使用铅笔的,这是因为钢笔、圆珠笔在失重条件下都无法使用,铅笔是惟一的选择。但是铅笔笔芯有时候会断,在失重的环境中飘浮,会飘进鼻子、眼睛中,或飘进电器中引起短路,这是非常危险的。此外,铅笔的笔芯和木头在纯氧的环境中还会快速燃烧。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花费一些费用研发太空笔的。

  太空笔是由保罗‧费舍尔这位工程师设计的。太空笔的最大特点是:其笔芯为气压式,全密封结构;其油墨为超粘触变性档案油墨;同时,其笔尖由高精密超硬碳化钨笔珠材料制成。

  由于有了这样特殊的笔芯笔尖,太空笔的用途不仅局限于航天失重的真空条件下书写:它可以在任意角度下书写,也可以在极寒的或者高温的温度下书写……此外,它不漏油,不挥发,书写流畅顺滑,笔芯可回收,顺应环保潮流;它不褪色,只要书面材料不变质,仍然可以阅读。

  因为这些特性,太空笔除了可以应用于航天、航空事业以外,它可以应用于变角度的自动记录设备,如数控绘图机、特殊的记录仪器等,还适用于户外活动、登山、潜水、探险旅游、极地考察和军警、医院、建筑装修、广告业、体育界等诸多行业。

3、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说罢航天员,接下来说说作为见证者的我们。

  在央视新闻发布的【历史时刻!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视频下,有网友这样评论说:“中国航天员入住中国空间站,明明是这么里程碑的超级大事件,但为什么给人民的感觉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就像是家里突然加菜一样,喜悦又自然。我们明白,能让我们有如此自信和底气的,正是我们强大的国家和我们伟大的人民。”(评论节选)

  探索无垠深空,“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追随着前人的脚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何等豪迈,何等浪漫。

  这条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材制学子,都是参与者、都是同行者、都是建设者。

  “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希望各位读者深谙材制学部的愿景:“坚持材料创新和装备革命并行支撑下一代制造业”。用我们的力量,舞动新时代的浪潮!

后记

  神舟十二号的三位航天员将在轨驻扎三个月。他们端午时节出发,中秋佳节回家。本学年的【材制·视角】系列也要告一段落了。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我们金秋时节再见!


参考文献:

[1]李潭秋,陈景山,边晋梅.载人飞行舱内压力服技术研究与实现[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S1):508-513.

[2] 中国科学院在线文章《太空笔》 http://www.cas.cn/kx/kpwz/201509/t20150907_4421149.shtml

[3] 新华网新闻【权威快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权威快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拎包入住!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4] 图片视频素材源自网络


撰  稿  人:  科技协会科创部      马浩然 窦 筝 

责任编辑:  科技协会科创部      马浩然

执行编辑:  融媒体新闻部          祁天予

总  编  辑:           李晓萌

投稿请发送至:fmmsat@163.com




【材制·视角】 神箭在弦,逐梦九天——神舟十二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