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素问·至真要

2023-05-11 18:08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的形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作用都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人的衰老,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或阴阳俱虚。阴虚则阳亢,阳盛则阴虚,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故防治衰老,贵在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动静结合的恒动观。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周易》中就提出“动静有常”,《吕氏春秋》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只有运动,才发生变化,只有运动才产生万物。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全部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人。《内经》提出“高下相占,升降相因,而变化矣。”运动是自然规律,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如果人体的升降出人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所以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指导防病治病。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的特征,人体的每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天人合一的中医文化特点: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素问·至真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