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一生勤政为民,总共有四个儿子,为何把皇位传给弘历?
说雍正有四个儿子并不准确,雍正实际上有十个儿子。但是,活到成年的的确只有四个,即弘时、弘曆、弘昼、弘曕。那么,为什么雍正最终把皇位传给了非嫡非长的乾隆呢?

在皇位的争夺中,后妃的作用非常大。老三弘时虽然是名义上的长子,占据了皇长子的身份,但其母亲的地位更不高。与老三弘时相比,老四弘历的母亲就强悍多了,弘历的母亲是清朝著名的钮祜禄氏,也就是影视剧中赫赫有名的甄嬛。虽然甄嬛属于杜撰,但钮祜禄氏这个女人确实厉害。
乾隆本身非常优秀。虽然,乾隆被称为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君,清朝衰落由他开始。但是,不可否认,他还是曾经“盛”过的。平心而论,乾隆总体上还算得上是中国封建时代一位颇有建树的优秀君主。而这种优秀,从小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康熙六十年,初见祖父康熙的乾隆就在兄弟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祖父的青睐,并被祖父养在身边。在康熙的孙辈中,除了乾隆,只有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有过这样的待遇。

有种说法是胤禛之所以被康熙帝选中就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弘历这个皇孙。或许弘历被胤禛选中为储君,的确离不开康熙帝的影响,但也与弘历本身的条件得天独厚有关。
雍正所以能在兄弟夺嫡中胜出并登上皇位,与康熙想让弘历将来接班上位有一定关系,可以说是康熙对清朝未来走向的设计,虽然康熙没明确表示,但康熙用行为告诉了家人和朝臣们,这些人也应该多少明白康熙的用意。

弘历十三岁即被父皇密定为皇储,无须为此耗费精神,他的父亲鉴于康熙晚年诸子卷入政治的殷鉴,也绝不允许他过早地与外界社会接触。雍正在处心积虑地维护皇四子弘历皇储地位的同时,也贯注精神于其教育,期望他在登基之前,具备作为一个帝王的足够资格。弘历秘密立储后三个月,雍正降旨命皇四子弘历往祭景陵。他让一个年仅十三岁岁的弘历前往主祭,此举确是耐人寻味。

按照嫡庶尊卑,弘历年长而且生母钮钴禄氏出身满洲,为熹贵妃;弘昼稍微年幼,其母耿佳氏乃是汉军旗出身,为裕妃。无论生母的出身、位分上都是弘历更有优势;更何况,从两位皇子的个人素质方面来看,弘历也的确要比弘昼更加出色,精于骑射诗书,综合考虑之下雍正帝选中弘历也很正常。
正所谓母凭子贵,出身不高的钮钴禄氏凭弘历这个儿子,成为了清朝最尊贵的皇太后,乾隆更是“以天下养”让其成为了最长寿的太后。而没能当上皇帝的弘昼,也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