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态脸的三个共性以及如何塑造
说到现在流行的幼态脸
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娃娃脸
想要显幼态
除了脸形外
还与五官形状、颅面比、面部轮廓线条以及软组织有关
幼态脸
听名字就是显幼态

那么它是怎么显幼态的?
当两个完全相同大小的圆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分别在它们四周放置不同大小的圆。
其中一个围绕较大的圆,另一个围绕较小的圆,围绕更大的圆看起来会比围绕更小的圆还要小。
如果我们把面部当成中心的圆,头发和耳朵是围绕面部的圆圈,那么耳朵越大,脸越小,当头发包围脸蛋时,脸也是越显小。
幼态脸的3个共性
共性一、恰到好处的饱满,五官圆润
幼态脸的肉感是非常鲜明的标志之一。婴儿随着发育,面部的骨骼感会越来越明显,所以骨骼感是成熟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幼态脸的核心是幼,肉感是明显多于骨骼感的。
幼态脸除了需要五官来降低面部攻击感,强化“幼态”感的同时,塑造萌、可爱的感觉以外,还需要有相搭配的面部轮廓。
共性二、轮廓清晰流畅,软组织丰盈
面部的立体度主要体现在面部线条上面,幼态脸的面部立体度不高,面部线条多以弧线为主,线条之间衔接圆润流畅,折角感比较弱,这样的面部线条会降低面部的锐感,没有攻击性。
脸部轮廓线条流畅,基本看不到明显的凹陷,再加上面部软组织丰富,一般会呈现出萌萌的可爱感。
共性三、颅面比大
我们的头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颅面比,顾名思义就是指脑颅骨和面颅骨的长度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脑颅骨增长速度减慢,面颅骨不断变长,颅面比随之变化。
婴幼儿的颅面比接近1:1,脑颅骨远大于面颅骨,与之相对,成年人的面颅骨大于脑颅骨。因此可以说,脑颅骨发达为幼态特征,颅面比越大越显小。
因此,满足幼态脸需要个三个方面,颅顶高而饱满、耳朵外展立体以及饱满的面颊。
如何塑造幼态脸
想获得幼态感,可以通过注射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来实现。如面颊凹陷,可注射胶原,其能刺激自身组织生长,获得更多的胶原,拥有自然元气的脸蛋,再者头部和耳部改善可注射玻尿酸,来改善低颅顶,耳贴面,营造小脸的视觉感。
幼态脸遵循的是四庭七眼的轮廓美学标准。所谓四庭七眼:是在原来的三庭五眼的基础上,新提出了从发际线到颅顶的第四庭的轮廓线,并突破性将颧骨边缘至耳轮廓尖点为第6、7眼,新构建七眼美学分区。
自然饱满+立体五官+幼态感,这元气满满、有亲和力,可盐可甜的状态谁能不爱,幼态密码,你可以解锁了。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