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机构自由度计算_齿轮与齿轮(齿条)中心距固定/不固定(2-60)

2023-07-16 11:01 作者:抬头向前321  | 我要投稿

1、求图1所示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或虚约束,请指出其位置;最后判定该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图1

解:不存在局部自由度,C、E两处存在复合铰链,没有虚约束;

n=6,P_l=7,P_h=3

机构自由度F%3D3n-2P_l-P_h%3D3%5Ctimes%206-2%5Ctimes%207-3%3D1

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原动件数目,因此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2、试计算如图2所示齿轮———连杆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或虚约束,请指出其位置;并分析和说明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图2

解:不存在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和虚约束;

n=6,P_l=6,P_h=5

机构自由度F%3D3n-2P_l-P_h%3D3%5Ctimes%206-2%5Ctimes%206-5%3D1

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原动件数目,因此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总结:①注意区分局部自由度和齿轮,局部自由度一般是滚子推杆,存在于凸轮机构当中,滚子和凸轮直接的接触属于”光滑曲线接触“;而齿轮与齿轮接触是依靠”齿与齿之间的啮合接触“;在图1和图2中,有的同学会将图1中齿轮5、图2中的齿轮2误认为是凸轮,从而将其错误判定为局部自由度。从图1中的齿轮2与齿条7啮合,因此与2啮合的构件5为齿轮,图2中的齿轮F也是这样判定的。

②齿轮与齿轮(或齿条)接触时,有一个知识点需要知道:若齿轮与齿轮(或齿条)的中心距不变,则齿轮与齿轮(或齿条)接触位置产生1个高副;若齿轮与齿轮(或齿条)的中心距可变,则齿轮与齿轮(或齿条)接触位置产生2个高副。因此,在图1中,齿轮3和齿轮5的中心距不变(两齿轮通过连杆4固定了中心距),产生1个高副,齿轮3和齿条7的中心距为C到D的距离,它们的中心距可变(齿条7不动,但是齿轮3可以上下可动),因此有2个高副,故图1中一共有3个高副;在图2中,齿轮A和齿轮B的中心距不变(两齿轮通过铰链固定了中心距),产生1个高副,齿轮F和齿轮D的中心距可变(没有固定),产生2个高副,齿轮D和齿条E它们的中心距可变(齿条D不动,但是齿轮D上下可动),因此有2个高副,故图2中一共有5个高副。


机构自由度计算_齿轮与齿轮(齿条)中心距固定/不固定(2-6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