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说舰艇交战等细节统计

此前闲时无聊统计的银河英雄传说小说里一点和舰队交战相关的和些许其它方面的数字,看看就好不必在意,无兴趣可直接略过。
外传——击碎星辰的人:
1.在到达提亚马特星系外缘的宙点后,停止了前进,面对在前方展开的敌军布阵。此处距离伊谢尔伦要塞有6.2光年。
2.和帝国军隔着80光秒的距离,自由行星同盟军展开了3,3900艘的阵容……但总司令官罗伯斯则声称为了纵观战场全体大局,而在150光秒的后方坐镇不动。
3.同日16点钟,两军接近到10.8光秒的距离。在彼此默认之下,到了“战争游戏”开始的距离了。
4.在16时40分到19时30分之间,战况推移至同盟军有利的局势……同盟军的指挥官在这4小时钟与战场上奔驰,支配着战局,对敌方施以无数的炮击。
5.男爵对美术几乎毫不关心,但在听了送画的画商说明后满足了,直接转卖给该画商而收取了五万帝国马克的现金。
6.双方都展开为横列阵型……彼此间隔3.4光秒至3.6光秒的距离布阵。
7.而突生急变,是在13日13时40分时候。至今一直朝同盟军中央部队前进的帝国军左翼部队,突然向右转向。
9.9月15日8点35分。绕到同盟侧背,不断蚕食阵型的莱因哈特舰队,开始采取中央突破敌军的战法。
10.因此,对于帝国军中央部队加以苛烈攻击的同盟军主力……阵型一直溃散,被迫后退了400,000公里。
11.渥佛根·米达麦亚少将此时指挥的战力只有,1500艘……
11.同盟军受到右前方两点钟方向的莱因哈特舰队主力的炮火,一举损失了500艘以上的舰艇。
外传——尤里安的伊谢尔伦日记:
1.现在我正式的身份是“同兵长待遇军属”,所以也就能领到兵长级的薪水。每个月有1,440元。
2.其中一半以上,是从海尼森带来的。这些书往返旅行了8,000光年。
外传——千亿星辰,千亿光芒:
1.参与这次会战的兵力,帝国军为舰艇32,700艘,将兵4,068,200名。同盟军为舰艇28,900艘,将兵3,367,500名。
2.……不过北极的冰冠部分半径八十五公里的范围,地上配置了舰艇,周围则配备了对空迎击系统。……造成八百平方公里以上的人造湖,让一千艘左右的舰艇在此着水。
3.帝国军驻留地与同盟军临时基地之间的距离,直线为2,420公里,以装甲地上车得花上30小时或40小时才能到达的距离。若是用王尔古雷或者斯巴达尼恩的话,则用不到30分钟,被称为迟钝的登陆用舟艇也在大约2小时内就能到达。
4.一直坐在驾驶座的迪亚·迪肯中尉,注意了显像幕,略动一下嘴巴:“有敌踪,10公里前,11点钟方向。”
5.而相对的,帝国军则是以一个舰队兵力中的陆战部队为主轴,可以轻易动员100,000以上的兵员是可以确认的。
6.依莱因哈特所判断,将全舰队前进6光秒,向两点钟方向旋绕并集中炮火,就能给予敌方右翼沉重的打击。但是在现实上,莱因哈特指挥下的兵力只有巡航舰40艘、驱逐舰130艘、炮舰25艘、飞弹舰10艘而已……
7.那是在“雷神之锤”射程外6.4光秒的距离。
8.11月6日,同盟军的拉姆杰·华兹少将率领的2,500艘的分舰队,与近乎同数的敌人交战,败阵而死。
9.“我的舰队,不过只有2,200艘。这在战术上实在很少,但在战略上的意义是极端大的。”
外传——黄金之翼:
1.这次“讨伐叛逆”的行动,居然动员了4,408,000位士兵,以及具有时空跳跃能力的大小舰艇供52,600艘。
2.宇宙历640年,帝国历331年7月14日,帝国军与同盟军在达贡星域开战。……双方的先遣部队在像个30,000,000公里的距离搜索到敌人的踪迹。在尚未确认对方的兵力前,彼此在惊吓之余紧急开炮……
3.喜出望外的艾尔斯泰德见机不可失,于是让敌舰先行半分,再从斜后方展开攻击。第一波攻势就击毁了300艘以上的舰艇……
4.“帝国军展开行动了!?”18日早上同盟军接到这项情报时,正要把土司放进嘴里的林·帕欧突然停了下来。
5.7月22日4时30分,银河帝国远征军全军覆没。侥幸躲过敌人追击,平安逃回帝都奥丁的只有368,200名,生还率仅仅8.3%。在同盟军方面,2,500,000大军中生还的有2,340,000人。
6.手持子弹式步枪的士兵带领莱因哈特来到司令官室。警备兵之所以使用子弹式步枪的原因,倒不是因为对古董有兴趣,而是必须藉枪声恫吓敌人。
7.转为寒冷地带改造的机动装甲车“豹式-W”,这两年来一直是帝国军路上部队的主力。装甲车配备有氢电池发电的950匹马力的引擎,120mm口径的电磁炮、泛用型的巴尔干(怀疑原文为vulcan火神)光束炮。另外,时速可达120公里的车体是由有机强化陶瓷和氧化钛所制作而成……
8.自称是“自由行星同盟”的叛军的陆上基地,据推测是位于西北方向,约600-700公里远的一处山谷里。
9.曾经有一段时间,重机动装甲服是宇宙时代最先进的兵器之一,不过风光了短暂的时间之后便遭到淘汰的命运。
黎明篇:
1.40万名男女乘着这艘船,逃离牛郎星系……他们曾隐身于一无名行星的地下,在这里建造了80艘星际间太空船……
2.银河联邦的总人口在全盛时期曾达3,000亿,经过了长期的战乱和分崩离析,现在只剩下400亿了。人口分布是:帝国250亿,同盟130亿,费沙20亿。
3.根据判断,第四舰队的兵力有12,000艘,距离是2,200光秒,按照目前的方向和速度推算,大约6小时后接触……左方是敌军的第二舰队,兵力约舰艇15,000艘,距离2,400光秒,右方是敌军第六舰队,兵力约舰艇13,000艘,距离2,050光秒。
4.……舰内恒温保持在摄氏16.5℃,应该还不致令人热的发汗……
5.战斗展开一小时之后,在帝国军法伦海特部队的猛烈攻击下,第四舰队几乎凭空蒸发了!
6.……一转眼间,这艘巨舰即成为660名士兵的坟墓。
7.“……从此地赶到那里大约需要几个小时?”“不到四个小时!”“好家伙!原来你已经计算过了!”……“替我把这项命令传达至全舰队,变更顺时针行进方向,继续推进,从敌军第六舰队的右侧背后开始攻击。”
8.“全体舰队!全速前进!按顺时针方向攻打逆进反击中的敌人的尾部!快!”三十分钟后,双方的阵型连成环状。
9.伊谢尔伦要塞——银河帝国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位于距离帝国首都奥丁6,200光年之处……除了要塞本身之外,同时还拥有成为“伊谢尔伦驻留舰队”的15,000艘舰队。
10.因此先以50倍光速的帕尔斯光速跳跃航法,由同盟首都向着伊谢尔伦的反方向而去,如此持续三日之后,再算定修正航路,重复了8次的长距离光速跳跃和11次的短距离光速跳跃,好不容易才到达了伊谢尔伦回廊。“24日航行了4000光年,还算不错。”
11.帝国军总数,包括战斗、通信、补给、医疗、整备、管制、技术等要员共有50万人之多。另外如巨大的粮食工厂等,支持者包括驻留舰队在内的1,000,000以上人口的环境和设备一应俱全……
12.总动员人数30,227,400名。这等于是动员了全自由行星同盟的六成兵力。
13.同盟军以伍兰夫提督的第十舰队为前锋,侵入帝国领域内有500光年之遥。超过200个以上的恒星系落入了同盟军手中,其中有三十个是低度开发但有人类居住的星系。合计有50,000,000人口的老百姓。
14.即使是当初的预计,经费也要多达2,000亿元,这是今年度国家预算的5.4%,相当于军事预算的一成以上。
15.占领地扩大了,占领地住民的人口超过了一亿。
16.标准历10月10日16时……伍兰夫提督察觉了敌人来袭。现象是在周围部署的20,000个侦察卫星之中,在2点钟方向的100个卫星在映出无数光点之后,即中断了传送映像。
17.五分钟后,第十三舰队和坎普所率的帝国军交战。“十一点方向,敌飞弹群接近!”……“斯巴达尼恩,准备出击!”
18.一秒间可发射出140发攻击敌人的铀238弹。
19.在同盟军的想法中,即使帝国军从背后包抄过来,这4,000万核融合机雷也会阻挡其去路。
20.不过用了短短的时间,机雷群的正中央形成了三条直径200公里,长30,000公里,呈隧道状的安全通道。
野望篇:
1.敌我距离33光秒……“停船!否则将受到攻击!”
2.帝国建造了这个人工行星,却被同盟夺占。其直径60公里,内部若加以细分可以分隔成数千层……宇宙港口可停泊20,000艘军舰,装备工厂可以同时修复400艘战舰;医院共可容纳200,000张床位;兵工厂一个小时可以生产7,500枚镭射核合成飞弹。要塞和驻留舰队的军人数目,共计2,000,000人;住在这里的百姓更多达3,000,000人……
3.距离海尼森1,880光年,位于第四边境星区的重心,是宇宙港和物资集散中心,恒星间的通讯基地。
4.第二起攻击基地是卡佛行星……距离海尼森2,092光年,地点在第九边境星区……
5.第四起攻击基地是尚普尔行星……从星图上看来,四处发难地点均在以首都为中心的假想球体表面附近……从伊谢尔伦到尚普尔,以最大的速度……脉冲跳跃航行方法,也要五天的时间……从这里传送……的报告到那里,再从那里全速赶至首都,至少也要25天……
6.参加的贵族有3,740名,正规军及私人专属士兵,兵力共计达2,560万。
7.斯特汀所率领的16,000艘舰队和米达麦亚所指挥的14,500艘舰队,正逐渐向对方的所在地接近中……不过,米达麦亚却始终按兵不动,只是在自己舰队的最前方设置了6,000,000个核融合宇宙机雷以防御敌人的攻击……
8.……同盟军输送舰队,是由一千万吨级运输舰五百艘,护卫舰26艘所组成 。关于护卫舰的数量,后方主任参谋卡介伦认为“数量太少了,至少要有100艘才够。”
9.这种战斧的标准型全长85公分,重6公斤……可是奥夫雷沙的战斧全长150公分,重9.5公斤……
10.“敌方距离6.4光秒,1,930,000公里……”监控人员低声地说着。“敌人正以垂直的方向自右边向我军移动,速度是0.0012光速,速度相当快!”
8.不久,突出的鲁兹左翼舰队于距离6,000,000公里处开始了准确而猛烈的炮击……不久,鲁兹舰队随即与敌方战线接触,展开了一场王尔古雷战斗艇的近距离格斗战。
9.“是陆军上士啊?那么应该是2840帝国马克了。”
10.这个决定使得他们十万火急地快马加鞭马不停蹄从秃鹰之城赶到奥丁去,原本二十天的行程,他们只花了十四天就抵达了。……从秃鹰之城出发时多达20,000艘的高速巡航舰队……在到达奥丁所属的瓦尔哈拉星系时,只剩下3,000只而已。缪拉以800艘战舰控制住卫星轨道……
雌伏篇:
1.由达斯提·亚典波罗少将所管辖的大小共2,200艘的分舰队离开了军事要塞……
2.“敌军兵力推定:战舰200到250艘、巡航舰400到500艘、驱逐舰约1,000艘,宇宙母舰30到40艘。”“敌人规模也不大嘛。”……话虽如此,但粗略算起来将领士兵加起来也有二十万之众……
2.从伊谢尔伦到首都的时间距离,视航路的状况而定,约需三至四个星期。
3.“你知道培养出一位单座式战斗艇驾驶员要花多少钱吗?一个人相当于三百万啊!”……杨心中盘算,自己一整年的薪水也不过相当于这边的二十分之一而已。
4.“有不明物体在做空间跃出!距离300光秒,质量……”……“质量约40兆吨!不可能是战舰!”①
5.“由质量和形状判断,至今有40至45公里,有可能是人工天体!”
6.“四周!只要熬过四周,杨就回来了!”
7.秃鹰之城要塞的主炮——“秃鹰之喙”是X射线光束炮,光束波长100埃,输出达740兆瓦……①在短短两秒内,征服60万公里的距离,刺在同盟军要塞的壁面上。
8.伊谢尔伦要塞外壁的表面积达11,300平方公里……
9.在某种情况下,镭射枪未必是有效的武器,装甲服若经过镜面处理,即使中枪,光束只会反射弹开,因此,原始的18mm口径至24mm口径无后座力式自动步枪,此时到出乎意外地成为强力武器。
10.镭射氢弹已将伊谢尔伦要塞外壁的一部分炸成一个巨大的破洞,直径长达2公里……奈特哈尔·缪拉下令出动2000架王尔古雷,他们掌握了伊谢尔伦重力圈内的制空权后,运载50000名装甲掷弹兵的登陆舰连忙出动……
11.授予杨的兵力,事实上根本就是一支混合舰队,并且分别由不同的将官所带领,其中2,200艘是有亚拉肯少将,2,040艘是莫顿少将,650艘是马里涅汀准将,而其余的610艘则是为沙尼亚准将所带领……
注①:日语语境中的“兆”所指代的单位为10^12,与中文中的10^6不同,请读者留意此间区分,为避免破坏原文,在以下文本中无特殊注明处,“兆”均以10^12计算。
策谋篇:
1.总计这次的军事行动所动员的兵力为1,200万人,舰艇87,500只。其中单是负责费沙和同盟等占领地警备工作的陆战人员就占了4,000,000人。
2.一旦被火力居全宇宙之冠的伊谢尔伦要塞主炮“雷神之锤”轰中,500只舰艇一定无法承受924兆瓦的热能,在一瞬间即会被蒸发掉……
风云篇:
1.比克古把不属于第一舰队的20,000艘混合舰队分成两股,编成第14、15两支舰队……
2.持续战斗和进击的银河帝国军米达麦亚舰队,从费沙到波列多星域,前进里程达2,400光年。
3.包括50,000个战斗要员,300艘小型战斗用舰艇前往支援,单是,基地司令官代理人布列查理上校.……拒绝了增援。……他们便会给予致命一击,让整个基地毁于一瞬间……“……可是,如果敌人攻来,不要说2,000人,就是5,000人也一样难逃厄运。”
4.……集结于同盟领域内的兵力已达到了战斗用舰艇112,700艘,负责补给、运送、医疗等的支援用舰艇41,900艘,将兵16,600,000这个庞大的数字,莱因哈特本人也是第一次统率这么大的兵力投入实战中。
5.2月8日13时,帝国军和同盟军的距离接近到只有5.9光秒……比克古是在13时40分时这样重新评估的。而两军接近到5.1光秒开始炮战则是在此5分钟之后。战端开始之后30分钟,战斗形态始终以炮战为主。
6.这一天,从16时到19时,两军的战斗极尽苛烈之能事。由840艘战舰所组成的同盟军迪德涅分舰队在短短的三个小时之内被击灭至130艘。
7.这个运输船队是吧乌尔瓦希永久基地化的第一步,800艘的巡航舰及护卫舰护送着满载20,000,000人一年份的粮食及燃料、液态氢等的240个巨大球形货柜。
8.“确认该处有黑洞的存在,这个黑森林的半径有九公里,质量为六京吨的100亿倍,危险区域的半径推算最大的限度为3,200光秒,9.6亿公里。”
9.……同盟军把巴米利恩星域宽达1,250亿立方光秒的宇宙空间细分成10,000个宇宙区域,以2000组的先遣侦查队覆盖这些区域……
10.“……发现敌人主力部队。位置在00846宇宙区域朝1227宇宙区域方向的地方,距离我方40.6光秒……非常接近!”
11.“和敌人的距离,8.4光秒。”
12.更具实质意义的“巴米利恩星域会战”开始了,时间是宇宙历799年,帝国历390年4月24日14时20分。
13.最初,参加“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的兵力,帝国军有舰艇18,860艘,将兵有2,295,400人;同盟军则由舰艇16,420艘,将兵1,907,600人,在数字上是不相上下……
14.4月29日,杨威利的快攻已经突破了帝国军第八层的迎击舰队。
15.“波布兰、哥尼夫两战队迎击!”……于是,160架的斯巴达尼恩和180架的王尔古雷,以高速在巨舰之间来回穿梭演出一场空中肉搏格斗战。
16.在这之前,这个战法完美地发挥了机能,但是到了4月30日,发生了让莱因哈特姣好的眉毛蹙在一起的事情。同盟军停止前进了,不仅如此,还后退了有800,000公里远……
17.那真是猛烈至极的攻击。战斗开始时尚有3,690艘的库顿舰队,在一个小时后被击落至只剩1,560艘……
18.5月5日,战况发生了第五次剧变,这次剧变的原因出在距离战场3.6光年之外的同盟首都海尼森。这一天22时40分,一道超光速通讯抵达杨的所在处……同盟军的炮列正把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旗舰伯伦希尔纳入射程之内!
19.不久,一艘帝国军舰瞄准了6,000公里以外的行星上的一点发射飞弹。
飞翔篇:
1.2480年,人类的生活圈仿佛是一个以地球为重心,半径为60光年的球体,到了2530年半径扩展到84光年,2580年,半径为91光年,2650年,半径则只达到94光年,明显地呈现停顿的状态。
怒涛篇:
1.……正统派的用兵家在这个时候却在800,000公里外的距离,从旗舰的荧幕上凝视着迫近要塞的杨舰队的行动。
2.同盟军就潜藏在这长9.2万公里,直径4万公里的隧道状的空间中等待帝国军的来袭。
3.和位于回廊正面的同盟军对峙,开炮互击是在10时30分的时候……10时50分,克纳普斯坦成功地进入回廊。然而,11时20分,帝国军的左侧被一股恒星风暴袭击而造成混乱……重新整编残存的兵力,再次于回廊的出口布阵。这是12时10分的事。……13时0分,克纳普斯坦取代格利鲁帕尔兹开始侵入回廊。……15时40分,成功绕到同盟军背后的法伦海特舰队开始了炮击。……但是在16时15分,他制止了企图攻入回廊入口的部下……到了16时20分,分散潜伏在小行星一带各处的同盟军……射向法伦海特舰队的左翼。……20时30分,战局陷入更猛烈的状态。……打算一举攻入莱因哈特的大本营。……21时18分,艾森纳哈一级上将的庞大兵力绕了一个大圈,出现在比克古的背后……22时0分,恒星风又起了急遽的变化……比克古以强力的圆锥阵……直冲莱因哈特的大本营。……22时50分……黑色枪骑兵舰队刚刚抵达战场。……23时10分,比克古接到了卡尔先提督战死的消息。这个时候,同盟军已经损失了八成的兵力。
4.如此,他将拥有舰艇35,800艘,士兵5,226,400名。
乱离篇:
1.截至4月20日的现在,聚集于杨威利麾下的反帝国阵营兵力,舰艇共有28,840艘,官兵共计2,547,400名。
2.这里的战力为战舰15,900艘指挥官是担任后方总司令的耶尔涅斯特·梅克林格一级上将。
3.5月2日,战败残存的士兵们与莱因哈特皇帝本军会合。毕典菲尔德的黑色枪骑兵,舰艇15,900艘之中损失6,220艘,兵员1,908,000名,695,700名丧生;法伦海特舰队方面,舰艇共15,200艘,损失8,490艘,兵员1,857,600名,1,095,400名丧生。
4.虽然在首战当中,损失了1,000,000以上的将兵,不过现在仍拥有舰艇95,600艘、兵员16,200,000人的战力……奥古斯·沙姆艾尔·瓦列所率领的舰队……高达15,200艘。
5.5月3日21点0分,布劳斯契首先开始把炮火对准杨舰队齐射。准确地在5秒钟以后,反击的炮火撕开黑暗的虚空杀了过来。……布劳斯契接获皇帝的知识,立即将他麾下舰队的6,400艘舰艇分散成以100艘为单位的小集团……5月4日2点20分,帝国军统帅本部总长罗严塔尔下达展开第二作战阶段的指示。……经过2小时的激战之后,帝国军好不容易确住回廊内作为桥头堡的要冲。5月4日12点0分,皇帝莱因哈特的旗舰伯伦希尔一出现在回廊内……他于是请求皇帝,由总旗舰伯伦希尔换乘到自己的旗舰“人狼”上去……当时是在5月4日20点15分。……5月6日,杨采用梅尔卡兹的策略,对帝国军展开攻击……史坦梅兹的舰队顿时化成连绵数万公里的火球和爆炸的闪光。……5月7日23点,杨正打算发动全面的攻势。……到了5月8日,两军的混战仍然持续着。……就这样,“回廊战役”的第二幕在5月10日揭开。……5月11日6时15分,遭受帝国军波状攻击的杨,感觉到一股恶寒从心中窜起。……经过30小时连续攻击后,缪拉的舰队终于后退了。……更甚于此的是,他于5月14日,一改防御战法,转而采取主动出击,率部队前往冲击帝国军。因此,原本应该于第四次攻击中出动的黑色枪骑兵……一时产生混乱。毕典菲尔德的旗舰“王虎”,展现出名副其实的威容与猛气,在15日的4点40分,锐不可当超敌人途径。……5月15日19点20分,黑色枪骑兵终于后退了。……自从即位以来,就经常侵袭莱因哈特的发烧,在5月16日这一天又发生了……无论如何,在新帝国历2年5月17日,帝国军在损失2,000,000名将兵与24,400艘舰艇之后,终于不得不脱离伊谢尔伦回廊。
落日篇:
1.……伊谢尔伦还是得继续作战下去,而且所能动员的数量还不到一万艘舰艇。
2.……一口咬定这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行动的,是在伊谢尔伦回廊帝国本土方面出入口警备的瓦肯塞尔上将……瓦肯塞尔8,500艘的舰队开始行动。
3.2月12日4时20分。帝国军和伊谢尔伦军在靠近伊谢尔伦回廊的帝国一侧出入口附近对峙。帝国的舰艇8,500艘,相对的,伊谢尔伦军只有6,600艘。人造的光点群彼此不断接近着,在彼此相距2.9光秒——约870,000公里的距离之处暂时停了下来。紧张的气氛在两军当中急剧上升,在35分时达到临界点。……5时40分,持续一进一退的攻防战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帝国军的阵型开始溃散,就像被吸引进真空中一样,无秩序地前进,最后就被引进伊谢尔伦回廊的内部。这是开战后两个多小时,约6时30分的事。
4.斯巴达尼恩240架当中只损失了16架。相对的,帝国军的单座式战斗艇王尔古雷则损失了104架。
5.可是,“雷神之锤”已经充填好能源了。20时15分,防御指挥官先寇布中将挥下他高高举起的右手,划破了空气。……第一次的炮击之后,大约过了200秒的时间,“雷神之锤”再度发出了咆哮。无声的怒吼形成了光柱贯穿了黑暗空间,击碎了数千艘的舰艇。……20时45分,瓦列下令撤退。……21时40分,在确认敌人已经完全撤退了之后,尤里安回到了伊谢尔伦要塞。……帝国军死亡的人数大概有四十万之多。
6.“发现敌踪!距离106.4光秒,31,920,000公里。推测进入红色区域最快为1,880秒之后!”
7.5月29日8时50分,希瓦星域的会战开始了。……15分钟的炮战之后,伊谢尔伦革命军的左翼部队开始后退了。而帝国军右翼部队的队伍就像是跟着被吸进去似的往前突进,司令官见状赶忙制止。……在重复地一进一退之后,10时10分,亚典波罗失望至极,他只好放弃把黑色枪骑兵拉近十字炮火的焦点内的战法。
8.参加希瓦星域会战的战力,帝国军方面有舰艇51,700艘,将兵5,842,400人,伊谢尔伦方革命军有舰艇9,800艘,将兵567,200人。
9.在尤里西斯左方6公里处,僚舰受到帝国军的炮火攻击……
10.5月30日23时30分,形成帝国军右翼的黑色枪骑兵开始猛然地行动了。……“……下官想要斩断其退路,将其一举保卫歼灭,恳请陛下裁可!”5月31日2时40分,黑色枪骑兵舰队司令官毕典菲尔德一级上将提出了这样的申请。……5月31日9时20分。希瓦星域的会战场在奇妙的胶着状态中看似呈现出停顿的样子。……那一天,宇宙历801年,新帝国历003年6月1日,刚好是杨威利因意外死亡后整整一年。……过了零时,大本营幕僚总监梅克林格一级上将根据情况判断,把米达麦亚元帅和缪拉一级上将叫到帝国军总旗舰伯伦希尔上来。……黑色枪骑兵在和无人舰队进行了一阵交战之后,因为自爆而陷入混乱当中。这是1时40分的事。……伯伦希尔自建造成为莱因哈特的座舰之后已经有六年了,这是它美丽的肌肤第一次被乱流所伤。时间是1时55分。……黑色枪骑兵插上怒气与憎恶之刀,朝着伊谢尔伦军进袭而来。这是2时10分的事。
11.伊谢尔伦军产生了20几万的死者,可以说参战者的40%都阵亡了,情况极为凄惨。尤其是“蔷薇骑士”生存者只有204名,并且每个人都受了伤……想起五年前当攻略伊谢尔伦要塞时,蔷薇骑士还高达1,960名的景况……
受限于翻译版本和个人能力,统计可能存在错漏之处,若有发现请不吝指出,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