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识形态批判】如来?若至?就这!

2023-07-25 09:16 作者:黑暗中的灯1  | 我要投稿

就是最近就是比较火的那个就是关于如来,那么巴利文其实是Tatha ga ,那么这个词Tatha gata和这个若至不是对应的,因为这个如翻译成英文的话,是前面这个gata应该翻译成sutchness, sutchness 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就是说不对这个词进行改动是不能翻译成原来那个样子,因为翻译成原来就是好像事物好像背后还有个什么呢。这个词就是事事物本来的意思就是有点现象学的回到事物本身那个意义上的。所以这个如不是 like 的意思,它顶多是suchness,但这个词不能翻译成若至。如果你要用至来翻译的话,我觉得有一个很好的翻译,可以翻译成至于,这个于是悬空的。其实至于什么对不对,至于这件事我们再聊一聊。至于你喜欢这个男孩子,那我们再聊一聊。至于你今天饭多吃了一碗,我们再聊聊。至于它后面总要加一个事态本身对不对?这个于就意味着它要连结于某个事态本身,而这个至里就有个双关系。如来这个词的翻译其实在古代而言,就是包括那位姓郭的学术界的公众形象变得如此的平易近人的,也让很多年轻人从此对于学术界的去魅,对于这个如来的那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如并不是like,你知道吗?就是说如来的这个来没来是纯粹是个翻译错误,懂了吗?为什么纯粹是个翻译错误?因为这个词这个法号的双关不是在这个如上,这位教授说:如来,然后来没来。你们把这个词理解成是什么?就是像来了,好像来了,但是像来了到底来还是没来?他就一直在玩这个游戏玩撩拨挑逗,你如来来了吗?其实这完全是个翻译错误,因为这个如是本身的意思。

但是如来这个词gata为什么有这种不持端见的这么一个灵活灵巧的意思?是在于它后面这个词根gata,它前面是这个Tatha,前面这个东西按照这个是可以跟在后面的,你知道吗?这个可以就是说这个gata,我来看一下,我不是很确定,我也不是专家,这个 gata 就是 go 的意思,就是已经离开了的。但是你如果加上这个 a否定前缀,或者说这个反向前缀,这个agata就变成要来的, to come 要来的,所以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严重的翻译失败。这个词的精华之处在于这个反向前缀跟在了这个sutch。这个反向前缀就是说运动的方向由事物本身来给出。事物本身如果说要让它离开,那就离开了,消失了。事物本身要让这个事态来临,那么它就是尚未降临,它介于已离开和尚未降临之间,那么这个到底是已离开还是尚未降临,这由事物本身来决定。如来的法号是这个意思,我已经离开还是我没有来临?我已经离开,就是说我已经死了,我曾经应当是个救世主,就是说我已经涅槃了,不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了。我是绝对的亲近的,没有任何的这个姻缘业力的纠葛了,我已经离开了,但是也可以说是我还没有来临,我从来没有来过,那我到底是离开了还是从来没有来过?是由事物本身是由这个 Tatha最后的这个 a 来决定的,最后可以作为后面的这个 gata的反向前缀来决定的,可以逆转它的一个方向,那么这个词的翻译成如来就是缺乏了这个意味,懂了吗?中汉语佛教把这个词的这种灵动的意味弄到这个如上面去。

如这个字有虚指的意味,有一种可能的意味,如来好像来了,好像没来,但是实际上是把Tatha gata的这个佛教的意味给错过了。佛教忠于这个世界的真相的这种实证主义精神给辜负了,你知道吗?苦我无常,还有道就终究是要解脱的,但是苦的是无常的,是无我的。那么在这样懂了吗?你不去强调这个世界的这种真相,而去强调这个被崇拜的对象。如来他很屌,他来了又好像没来,他来了又可以承认他没来,一直悬滞在那边。这是两种佛教立场的伦理观的一个重大差异,从一个忠于世界本身的真相变成一个高级牛逼的一个偶像。那我要讲的这是个巨大的翻译问题失败,还有庸俗流传的佛教对于这个法号的这种崇拜,如来来没来,他总是不承认他来或者怎么样,好像这个如就代表了某种上位者的牛逼,可以随时撤回赖皮的那种嘴脸,肮脏的权力掌握在手上,永远对事态具有定义权的那种嘴脸,那这是可耻的。

因为在这个法号的原文当中,到底是已离开还是要到来,是由事物的本来状况来决定的,归根是没有我的,你知道吗?归根这个是乔达摩悉达多用来自称,如果非要给他用个大白话的来翻译的话,这个我们可以直译为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前面这个 Tata 就是这样,比如说我要吃东西,他不说我要吃东西,他不用我来进行自称。他用这样的话,这样想,这样说,这样来,这样子,这样子要吃饭了。他不说我要吃饭,他说这样子要吃饭了,这么来就可以翻译成这么来要吃饭了。就好像有个吃饭的欲望出现了,但是和他本身没有关系,他用这个术语是代替他的第一人称自称的,他自称就是这么来的,这么来肚子饿了,他就不用这个我,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实体,有个真正的一个我。所以这个东西你把它翻译成若至,实际上就是说不要攀缘在这种劣等的、庸俗的对于佛教哲学的庸俗理解当中去给它取个对应物,它在玩那个如来的梗,你在玩儿一个若至的梗,那你实际上是因为说的难听点,就因为一台兰博基尼上面拉了一坨鸟屎,然后你就只看到这个鸟屎,看不到这个兰博基尼。当然我没有说佛教的智慧就多怎么高深,多怎么牛逼,多怎么厉害啊。但是说你不能因为这么一个丑态毕露的一种文化现象,然后你也去炮制一个东西去嘲讽他,而是要看到它里面有深重的一个立场的一个差异,就是这种汉传佛教有这么个问题。当然这也是逐步转化的,这是把对于如来理解成仿佛他来了,仿佛他没来,把这个如理解成好像,这是一个知性的堕落,这是个宗教姿态的降低,你知道吗?这是其实是一种堕落,是一种很低劣的庸俗的理解,但是这个低劣的庸俗的理解在庸俗文化里面是非常普遍的,明白吗?那我们要说的就是说这个术语,它的这个反向前缀就a-taga推回去,这个我不会什么巴利文,就是说按照我的这个taga就是取其一个双关,我们可以理解成这么讲、这么说、这么看、这么去。

对,我记得了,要用就“这样“就这个词语,因为就有去也有来的意思,就马上就要了。所以我当时是想是这样这个双关,中文的就有此双关。就在中文里面有一个老去的意思,已经时机不对了,就是说已经完成。所以我记得我有一期视频就是讲的这个gata 的这个就要翻译成就这样的意思,就这样其实是最好的翻译,是这个翻译有到达去的意思,有个完成的那个意思,准备就绪的意味。另外一方面有就要的意思,然后这就是gata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摩西大多的这个法号用中文翻译应该叫成就这,所以我是认为这个东西这个意识形态是具有某种拯救性的力量,就这看不上眼、它有这个拯救性的意味在里面。它到底是已经老了还是不够?是觉得你已经烂了,已经老了,已经特马的蛇皮了?还是说还不够,还有点期待?所以就兼具一个嘲讽的意味,又有一个期待的意味?看人家杂耍翻了两个跟头,你说就这又有嘲讽他,又有期待他的意味在里面, 其实这个是我结合了汉语俗语,因为应该是翻译成这样,如是我闻就代表他忠诚于某种真相,就是他表达那个内在欲望的时候,他不会说我饿了,我要吃饭。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来代替自我支撑,这样来或者这样去,这样子来,这样子来要吃饭了,这样子该去拉屎了。它要表达意向性的去人称化,可以看到梅洛庞帝主义的身体意向性,就是某种去人称化的一个非主体。就是说哲学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那么困难,这里就表明他的那个内在意愿并不承认有个内在性,他的心理状态并不认为他忽然想要去打谁,忽然就是说两句脏话,忽然想要去拉屎或者想要吃饭。他不觉得这些东西是有一个自我是作为一个受体,或者作为一个主体,作为一个发出者在那边稳固的存在,他就觉得这个世界本身的发生的种种事件的一部分,而这些事件通通都是无常的,所以这代表一种去人称化的意向性。如果我们用现象学的这个话来说就这样子,所以当这个佛陀在说教的时候,他那个话代表这样有一种婉转性,他就相当于众人进行一个说教,他会把事情的本来状况拿出来,他先描述一些这个世界怎么样。这个到底是来还是去,其实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代表一个念头,代表一种想法,或者代表一个状态自己显现出来了。所以无论如何这个法号的一个精神其实是去人称化、去主体化。

  但是那个郭某在揶揄这个法号的时候,他玩来玩去,如来来没来,一直在玩弄你,反而他在进行一个主体化的操作,要把听众玩弄于鼓掌的一个主体,一个非常狡黠的一个主人的一个操作玩弄。你懂了,这里面的精神是绝对是相反的。虽然我不是个佛教徒,虽然我是以现象学的方式切入去研究佛教哲学的,但是说对于这样的用庸俗的、很庸俗的东西,就是里面这种狡黠的主体化实际上是很自私的,你知道非常任性的由自己说了算的,而并不是真忠实于事情本身,更不是说要去主体化、去除自我。那么这样一种精神,不仅是佛道和佛教的精神,这些佛教老前辈。你说我叫他老前辈,是不是?我不想当教主,我想当解放者,我不想当教主,这位老前辈的宗教进程是绝对的是冲突的,相反的。当然后面演化出来的一些宗教,打着这个老前辈的这个意向、这个幌子,披着这个佛皮的实际上是奴役世人的,实际上是这个愚弄世人的,那可能是和这个玩弄,这个很狡黠的这种主人化的这种手段,这个精神反而是跟他合拍的。那另外一方面,他不仅仅和佛教的,至少是原始佛教的这种解放性的精神,忠实于现世界的本来面目的精神是相违背的,他也和我们后来的所有的追求解放,追求忠诚于世界真相,追求忠诚于要去克服一个自我、一个主体的内在约束,克服偏狭自私,克服这样一种武断专断的精神。

无论是这个自由主义的,还是这个后面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解放性的这些精神,哪怕是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所有人都是有原罪的,这种平等的精神都是相违背的,明白吗?所以我不是说给这个法号来证明Tatha gata,我的建议你们就是把Tatha gata翻译成就这样,就把理解成是一个佛教的一个专门的一种这样子,就这样就怎么地?它代表的是其实是一种说教过程当中他要普度众生,要传达这个真相,所以它是一个引导性,而且是非常谦恭的一个姿态。那么在佛教经典里面摩西大多用这个东西来代替他的自称,就是要避免他的手下小弟把他给神圣化走了。一个圣人在他的这个经典当中不以我来自居,不装逼,而是用这种方式来表明他只是一个事情真相的一个中介,一个可以消失的中介,一个单纯的一个传递者,甚至他都认为这个传递不存在。那么这个姿态实际上是一个谦恭的姿态,实际上是一个无我的姿态,它归根于你代表了一个无我。那我们之前讲的讲得复杂一点,它是个什么?两种时态的状况,这个主体的那个时态性主体不能够以这个当下这个时态,或者说可以来回溯或者向前投射的这种时态上的自由,就自居有一个主体,而是说这种到底是这个世界的这个时间性的方向,是由世界本身决定的,也是个去主体化。这个说的复杂,这样去理解,那么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代表着无我的精神、谦卑的精神,去主体化的精神。或者说那我们就实际来讲,那就是他讨论问题时候,他在描述这个世界真相的时候的一种引导性的一种话头就相当于一个君主带着他大臣去攻略天下的时候,他就不会说朕以为怎么样,他不会这样说。所以说我希望你们,我不想在这里拿个什么巴利文的那个佛教的,我不是佛教徒,我不负责来给佛教徒传经。我对于佛教,归根结底我对它的伦理姿态是有一定的认同,但是对于它的整个教法体系我是嗤之以鼻的,因为很明显它不够现代化,现象学和符号学足够把佛教拆解掉了。不需要跪下来像什么东西跪拜做奴仆,那是违背他的解放性的精神的。那这种反而是做狗诶,反而是自暴自弃,反正是偶像崇拜习俗,崇拜堕落到前现代习俗的那种堕落。

我同意说你们把这个如来就翻译成就这,而且我认为这种嘲讽加期待的姿态实际上是有某种鞭策性的,或者说一方面有某种挑衅性,另外一方面它又有某种期待性,对不对?有某种这个祝愿,就这你还可以更牛逼。你比如说像两个小孩一块踢球比赛那个,或者说比赛跳街舞的时候,跳完一个说就这另外一个要跳得更好,它也有某种这个激励性、鞭策性,对不对?所以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具有某种解放性的。所以说你要这个如来这个法号,你把它翻译成就这没问题。但是说我不希望你们翻译成若至,因为他不是仿佛的意思。那么一个讲述,如来来没来把这种宗教智慧庸俗化、低俗化,但或者说他只是把庸俗的宗教智慧给大众化来传播。但是过程当中他在采举一个很牛逼的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对于他自己的存在状态具有一个最终定义权,一个主人、一个主宰,甚至说他对于自己存在具有最终定义权。然后说玩这个梗的那个郭某人,他就以这个最终定义权就是好像分享了一个最终定权,作为他的一个知识的仆从,智慧的仆从就分享了这个主宰的最终定义权,它的存在样态的最终定义权。

我们就看到一个嘴点,就是以知识自居,但实际上是给权利,这个对于自己的存在来了就可以说自己没来,可以说自己来,对于自己的存在,对于自己所做所回,有一个随时可以撤销、随时可以反悔、随时可有愚弄世人的最终定义权的这么一个主人,这么一个主宰做仆从的这么一个知识分子的这么一个形象。当然你们称之为若至,你们用这种方式去嘲讽、去言语的,是具有历史的正当性的。但是这样你放弃了思考,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放弃了自己去思考,你放弃了去认识到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厚颜无耻的主宰。做仆从的知识分子之外,有另一种知识分子。有乔达摩希达多这样的知识分子,他有他的知性追求,他忠实于现实本身,他不想奴役别人,他不想玩弄别人,他也不想给权威做附庸、做仆人,希望你们能明白,明白了吗?但不仅仅是其他,历史上还有这样的人物,还有的马克思,对不对?明白吗?所以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风俗的问题,一方面当然是我们当然知道这个知识分子的风俗的问题,到底谁有风俗,谁没有风俗,我们当然知道,但是没必要去再去加倍的去玩这么一个游戏,辱骂他,说他是弱智什么的,不要辱骂他。我在这说不要辱骂他是弱智,不要玩这个梗,他荼毒了一种宗教传统传统背后的伦理追求,荼毒的这个原始佛教里面的一些思想精神,所包含一个人类自我解放的那种超越性的追求,他把给弄脏了,把给污染了。或者说是不仅是弄脏污染是在掩盖,他是在用一个次品,用个垃圾在代替掉这种真正的智慧。但是我希望你们作为年轻人,你情愿玩儿这个梗,就这儿,不要玩若至这个梗,狗咬人一口,人没有必要再咬回去。

这是我的观点,我们可以一个更好的方式去继承人类历史上的一些传统,一些智慧,而不必要去陷入那种打着智慧的幌子知识的旗号,在为奴役者做附庸,在为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厚颜无耻地撤回他的现实的抉择,撤回就不负责任性的对于他的状态进行一个虚假的愚弄世人的这种宣称,然后还给他去舔,还给他去舔这个扮演的这种什么啊?如来我来没来,来了没来了来这个说穿的不就是权利吗?这种肆无忌惮的权利,毫无制衡监督的权利,然后他就要去舔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这么一个结构,这不是个若至不若至的问题,他会舔这个东西说明他有他的生存智慧,他表演给世人看,甚至也用这种方式来凌辱世人,要让世人折服于这种他的生存智慧。跪舔权力的生存智慧。你骂他弱智就够了吗?骂他弱智不够?他哪里是弱智吗?他会说我才是大智慧。你们骂弱智没有用,你要告诉他真正智慧是什么?真正的智慧永远不会宣称他自己是智慧的,他没有一个主体,没有个受体说我自己是智慧,我是圣人,我很聪明,我很牛逼,没有的。真正智慧是一种运动,这个运动是由世界本身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原始佛教的这个思想秩序当中是有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追求的,而且这个唯物主义的追求它会是运动的,它是会是动态的。而且我要说人类的一切解放性的、大规模的知性运动,无论是佛教、还是什么各种宗教,还是它在开始之初其实都是底层被压迫者用来进行自己进行一个阶级反抗的一些方式,那么所有这些方式都限于它的历史的局限性。

那么绝大部分我都讨论过了我在主义里的二字投里面,绝大部分我都讨论过了。 要说所有这些运动汇总到最后在一个现代最激进的形式就是共产主义运动了。共产主义运动不是宗教,而是说所有的历史上的宗教,我说至少是原始宗教,一开始作为一个平民造反运动出现的宗教都是阶级反抗运动,而共产主义运动是对于历史上所有阶级反抗运动的最科学的总结和继承,当然也包括批判,对吧?所以说我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或者我作为一个共产主义的一个意识形态家、理论家,我不能说我是思想家,我不到那个程度,所以我也要去了解,我也要去认识这些东西。所以这个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这些内容,我希望你们要做一个就这,不要做一个若至,因为做一个若至,你真的是被他带成弱智。我觉得他今天把一个东西弄臭了,明天又把另外一个东西弄臭了,那你不是说这个人弄臭东西,你就不去了解了,不去认识了。那它的作用不就是这样吗?他如果说把一个东西庸俗化、流俗化、消费化,然后你们也跟着把他庸俗化、流俗化、消费化,那你们如何才能去思辨,才能去反思呢?他今天可以玩弄这个,明天可以玩弄那个,你也跟着他加倍的玩弄呢?我简单这样讲,你就被这样的这种所谓的知性存在给他塑造了,比如被他像个模子一样刻出来了,这也是个技巧,这是也是个技巧。

实际上在讲台上这种表演其实都是一个技巧,其实是我们把它叫做反向洗脑的技巧,他就要你的逆反,就要你的玩不严肃。逆反玩,他那样玩,那你反过来玩,都是玩,有什么区别?他的目的就是要让你犬儒化,对于这个现象冷嘲热讽,不想去改变它,抛弃自己的真正的伦理热忱停留在游戏上,你做不了他所侍奉的那个大主人,那个大的权力。你可以自己反过来去玩弄它,做一个小主人,反过来去好像在捧他,又好像在骂他,你也玩弄这个啊,灵活的手腕,你好像在吹捧他,又就叫他郭子,实际上在揶揄他,他同时好像在揶揄,他其实又在承认他的那种高明的依附于权力的那种生存智慧,再怎么无耻,还能用一个什么擦脂抹粉的形象,用自己混到一个教职什么这些东西的,又是在羡慕嫉妒他自己,又乖乖的去考公卷编制混教职。所以你们通过这样的反向洗脑犬儒化,你就变成第二个他了而已。或者说你就变成一个想要跃跃欲试的去和他争夺侍奉权力的那个位置,或者说你想跃跃欲试成为他所侍奉的对象,他今天舔那个你不爽,哪天他来舔你,你是不是就爽了?无论如何,这种反向洗脑都使得你们进入了一个游戏的循环当中,这个循环你不占优势,实际上他是聪明人,被这些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你们所有的逆反,所有的这种反向的回击都是在陪他玩游戏,唯一要做的是把他这个游戏桌子给踢翻,告诉他到底这个他说什么?如来到底这个Tatha gata到底是个啥意思?把他桌子踢翻,不是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到底讲的是什么的,不是没有人可以给他一个更好的一个翻译的更好的一个理解的更好,一个甚至更好的一个娱乐化更好的一个戏谑的。人可以不吃屎,人可以吃饭的,不能说那个人吃了屎,你们也含一口屎把屎吐到他身上去,这不叫回击。明白?如果那个在吃,你吃饭就行了,不需要你再吃了屎再吐回去,我希望你们真的要理解,要想清楚,要想明白,这是我一直要说的,就是说不要被这种明显的意识形态操作给反向洗脑了。别人吃你没必要吃了屎再吐回去,你吃饭去了,你端起碗吃饭,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吃饭就可以了,好不好?那这是要我要讲的啊,我今天要讲的就讲到这边啊。

 

【意识形态批判】如来?若至?就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