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而不宣终酿“苦果”,流窜作案的戴姆勒阳性配件

2021-01-05 17:42 作者:青橙汽车  | 我要投稿

近期,全国多地集中爆发的零配件内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事件背后,其源头均指向位于北京顺义金马工业区的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公司。但至今日,该公司仍未公布关于已配送零部件的处理方式。

根据戴姆勒信息,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有限公司位于北京顺义区的零配件中心,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北方地区售后业务配件的仓储及配送。

如果在顺义金马工业区疫情爆发初期,戴姆勒的反应可以更迅速,手段更彻底一些,现今全国各地的4S店疫情或有望被掐灭在物流状态之中。现在来看这番话或有些“事后诸葛亮”,但在此事件中,戴姆勒相关公司作为疫情二次爆发的源头,其在12月30日公布的《关于北京零配件中心相关情况的说明》及相关处理方式尽管看起来尽善尽美,但仍存在明显的隐瞒行为。

更为糟糕的是,奔驰4S店工作人员曾在12月28日回应“网传在北京顺义奔驰进口车间检测出一批阳性汽车配件及原料”事件中称,涉疫的这批配件及原料都没有流出。但这明显与元旦期间各地集中爆发的奔驰零部件核酸检测阳性事件不符,尽管并未有更多信息指出正在外界“流窜作案”的零部件为这批配件,但也由此将舆论的矛头指向戴姆勒及其相关公司。

青橙汽车就相关问题分别致电戴姆勒大中华区战略执行副总裁官少卿与北京奔驰销售公司公关总监周娟。官少卿回复称“请联系公关部门”,但截至发稿,青橙汽车并未收到周娟以及奔驰方面的公关答复。

在戴姆勒涉疫零部件的系列事件中,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戴姆勒作为官方从未公开发布过关于已配送零部件的处理方式,也未在第一时间“掐灭”涉疫零部件的流通渠道。从全国各地发布的疫情通告之中,可以看到戴姆勒及相关部门已通过“私下”方式联系到与北京零配件中心存在业务往来的各地方部门,并采取了相关防疫措施。但从时间来看,各地接到通知的时间均指向2020年12月31日之后。在疫情爆发期,每一点时间的延误或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更多人员接触。

根据安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2020年12月31日18时,陕西安康接到《关于紧急追踪涉事货品的通知》,经调查确认,涉事货品发往安康市一4S店货品3件(其中1件外包装已在市域外其他4S店拆件、分装后重新包装)。尽管相关通报中并未指明涉事货品为本次报道相关的奔驰零部件,但根据公开资料,其源头同样出自北京顺义。

另据微博“大理发布”1月2日消息,对戴姆勒北京零部件中心涉疫货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涉疫货品共两批次,第一批次货品于2020年12月14日从北京物流发出,由成都中转昆明到达大理,现封存于企业小仓库;第二批次货品于2020年12月25日从北京直发快递到大理,现安装在送修车辆上,未出场。”

从上述通报中可以看出,在涉疫零部件事件中影响涉疫零部件扩散的关键因素,其一在于戴姆勒发布追踪涉疫零部件通告的时间,其二在于零部件的流通时间。更需要注意的是,涉疫零部件防控的时间点指向了更早的12月14日。这意味着,12月14日之后从戴姆勒北京零部件中心发出的零部件或都存在着核酸阳性可能。这也是戴姆勒未曾公开的信息。

时至今日,山西、江苏、内蒙古、云南、陕西等全国多地发布通报称该市发现汽车零配件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涉事的相关4S店也相继暂停营业。值得庆幸的是,在全国多地报道的阳性零配件接触者中并未有人感染新冠疫情。

回顾戴姆勒东北亚零部件贸易服务公司零部件疫情事件始末,12月2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3例来自戴姆勒东北亚公司,所在地为顺义区金马工业区。12月26日当晚,顺义区立即对该园区进行全面封控,所有人员、车辆、货品全部禁止进出,园区内食品企业也全部立即停工、停产。

12月30日,疫情流调信息公布,此次疫情源头为1例印度尼西亚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与金马区库房工作人员存在间接接触。12月30日晚,戴姆勒官方发布通告称,根据有关部门调查,仅在工作场所部分环境样本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并确定为确诊病例造成的环境污染,排除了通过进口货物传染病毒的可能。

同时戴姆勒提到暂时关闭北京的部分零售网点,并对所有在京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并进一步扩大到检测全国各地配件中心的工作人员。青橙汽车致电北京各区奔驰经销店了解点,目前除房山、大兴等距顺义较远区域的4S店正常营业外,包括海淀、丰台及朝阳区姚家园等地的4S店均已闭店、消杀,预计开业时间在1月14日。

与此同时,戴姆勒在上述通告中表示,“为了消除潜在风险隐患,我司重申,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彻底排查,最大程度阻断疫情传播。”

但在通报中戴姆勒只字未提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零部件携带病毒风险隐患,这意味着,在12月26日疫情出现之后,戴姆勒或也未对流通中的零部件进行任何管控。青橙汽车为此致电某接近疫情防控相关人士,其表示,“在外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物的传染判定并不会像人一样进行历史溯源,只会说对于事发后存在病毒样本的空间进行管控,但不会要求对可能存在病毒的已流通物进行追溯。”上述相关人士认为,”对于相关企业而言,横跨在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桥梁只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就像此次事件中,在确认的全国各地疫情爆发之前,戴姆勒或并不希望因未雨绸缪而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也许在这一时刻,对于戴姆勒而言疫情防控犹如亡羊补牢,在第一只羊消失的时候,才值得修补栅栏。


隐而不宣终酿“苦果”,流窜作案的戴姆勒阳性配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