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创4/中国选手群像】寻光者(第四章)

2021-04-23 11:23 作者:长出兔耳朵  | 我要投稿

设定背景灵感以及参考文献:

民国背景

影视剧:《觉醒年代》《我的法兰西岁月》

书籍:《掩不住的阳光》《废都》《红岩》《生命的品质》《晚清二十年》

主要设定地点:上海、北京


预防针:

所有的六十七位中国学员都会包含(小太子和熊哥也算进来),身份性格设定会根据时代发生变化,OOC,也会有个别外国学员客串。

会有人物下线。

本文为同人作品,与现实无关,别来跟我上纲上线,不喜欢就划走,谢谢。


最后:

与现实无关

与现实无关

与现实无关

重要的话说三遍



新出场人物:

于洋:北京大学助教

李泰龙: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范臻尔:北京大学新闻学教授

怿涵:北大预科班学生

任胤蓬:北大预科班学生

代少东:北大预科班学生

张腾:北大预科班教师

陈瑞丰:芭蕾舞演员

李家豪:教育部副部长

钱政宇:思源书店店员

——————————————————————————————

01 离岸


   上海港的风比其他的地方都要大一些,狂风掀起了上层的海水,毫不留情地打在岸边的水泥码头上,溅起混浊而巨大的水花。码头上的工人们不停搬运着货物,用力栓住每一艘进港船只的锚绳。海浪冲击激起的泡沫和水花就这么无情地打在他们身上。混浊的汗水混着灰尘将他们的脸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分不出颜色的棉衣和马甲裹在他们身上,远看就像一团团沾灰的柳絮,亦像是一颗一颗普通多见的石子。

   

   何屹繁紧紧压住自己的帽子,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风吹了去,他的大衣被刮得“唰唰”作响,抬手看了一眼表,离发船还有四十分钟,刘宇应该快到了。


   没等多久,俞更寅那辆棕褐色的轿车就驶入了何屹繁的视野,何屹繁快步走上去拉开了车门。“谢谢先生。”刘宇从后座走下来,像是有些晕车一样,踉跄了几步才站稳。伯远随后走下车,替刘宇拿着一个包裹:“小祖宗,这几步车你都做成这样,到时候船上那么久时间,你岂不是要把何先生吓死。”说完冲着何屹繁行了一个礼:“这路上麻烦何先生了。”

   何屹繁摆摆手:“没有的事,刘宇是我的爱徒,此次前往北京也是对他的一次考验,他需要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若是一直圈在我的书院,大材小用,反而是我的不是了。”说完,何屹繁朝车里瞧了一眼,问道:“吴先生没有来送送刘宇吗?”


   伯远将最后一个箱子从车里拿出来,说道:“他呀,今早死活也不来,说是舍不得。也是,他要是来了,临时变卦把小宇拉走都有可能,所以还是让他在家里待着吧。”伯远掏了掏口袋,拿出一张照片递给刘宇:“喏,这是你远哥我之前帮你和小海拍的照,带好了啊。”


   刘宇接过照片,照片上两位少年笑容灿烂,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刘宇感叹,一直叫吴海哥哥,其实他也是和自己差不了几岁的青年人啊。刘宇将照片小心地放到上衣口袋里,向伯远道了谢。


   轮渡的烟囱冒着白烟,汽笛声急促地鸣了两下,惊起一群觅食的水鸟。何屹繁拍了拍刘宇的肩膀,冲驾驶室里的俞更寅点了点头,“老俞,我们先走了哈。”俞更寅挥了挥手:“一路平安,到了之后替我向刘彰他们问个好!”


   两声长鸣过后,荣华号客轮逐渐驶离上海港,何屹繁带着刘宇在甲板上向下面挥手,刘宇的眼睛被海风吹得有些睁不开,隐约看见伯远身上的相机镜头反射着初晨的太阳,一闪一闪的,像白天的星星一样。刘宇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再抬头时,茫茫的海水已然取代了上海码头的烟火喧嚣。

————————————————————————————————————————

02 靠岸


   “洛尔,刚刚收到老何的电报,他们已经到达天津港,明天上午就能到北京!”刘彰挥着电文快步走进办公室,和刚要出门上课的李泰龙撞了个满怀。李泰龙望着被撞了一地的教案,无奈地掏了掏耳朵,嫌弃地说道:“刘兄,之前和你共处一室办公,只觉得耳朵遭罪,现在看来,简直是全身上下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呀!”


   “啊呀,泰龙兄真是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刘彰赶忙蹲下帮忙捡起散落的教案,“泰龙兄,你要是有什么不舒服就来找我,医药费我出!”

   “算了,”李泰龙接过刘彰手里的教案,“要是真这样,你早就陪破产了。”李泰龙朝刘彰挥挥手,一只脚刚跨出门又被刘彰叫住了。

   “那个,李洛尔去哪里了?我记得他下午没课呀?”刘彰在办公室里环顾了一圈。“他最近经常去红楼图书室找那个新来的图书助理员聊天,你去那里找找看吧,我先上课去了。”李泰龙说完就快步离开了。


    当刘彰走进图书室的时候,李洛尔正在给甘望星看一个小册子,似乎没有注意到新进来的人。刘彰玩心大起,蹑手蹑脚走到书架后面,刚想跳出来吓唬他们,只见李洛尔扶额说道:“刘教授,您今年贵庚?别玩了。”


   “真没意思。”刘彰从书架后面走出来,“喏,老何发来的电文,明天他们就到。”李洛尔接过电文看了一眼,说道:“可以,我安排于洋明天去车站接他们,刘宇直接去东教学楼的北大预科班报道,我们俩请老何晚上去听涛吃个饭。”


   “行,不过我下午有课,蒋敦豪那边你去约一下,让他准备几个老何喜欢的菜。”刘彰点了点头。李洛尔挥挥手表示同意,随即站了起来,对甘望星说道:“我给你的那版《共产党宣言》是日本翻译版的,其实最好的是找原版直接翻译,但是咱们目前条件和信息都有限,你有空的时候可以自己找找信息”李洛尔随着刘彰朝外走了几步,突然又回头说道:“马上小礼堂有范臻尔先生的新闻学讲座,题目是《新闻工作者之真谛》,你可以去听一听。”


   长相清秀的湖南小伙乖巧地点了点头,朝着刘彰和李洛尔行了一礼:“我知道了,谢谢先生,先生们再见。”


   刘宇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进行过这么长途的旅行,当他走出船舱,走下台阶,真切地接触到大地的那一刻,他才觉得自己回了一口气。何先生摸了摸他的脑袋,带着他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天津捞面。


   刘宇小口小口地嗦着碗里的面,听着对面楼上的快板声和吆喝声,面馆里氤氲的烟雾被在个个桌前穿梭的店小二带出了不一样的形状。“怎么样刘宇,离家这么远害怕吗?”何屹繁笑着问刘宇。“不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若是连路都不敢行,那万卷书读来也只是在自己的世界罢了。”刘宇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我果然没看错人,刘宇,进了北大预科班一定要多听多看多学,有什么问题随时提问,你们这代的青年会大有作为的。”何屹繁笑着给自己碗里加了一勺酸菜,“小二,再给我们加两个荷包蛋!”


  何屹繁和刘宇到达北京的时候是上午九点,此时的北京城早已苏醒多时。喧闹的街道上人来人往,贩夫走卒虽少了上海南京的烟火气息,但是却能让人品出一股深沉朴实的味道。


  二人一出站,迎面走来了一位穿着藏青长衫的青年,他笑着问道:“请问是何屹繁先生和刘宇同学吗?”何屹繁将帽子摘下,说道,“是的,请问你是......”


  青年朝着何屹繁行了一礼:“何先生好,我叫于洋,是李洛尔教授的助教,前来迎接二位。”“老李他们又有说什么安排吗?”何屹繁将帽子换了一只手。“李教授的意思,刘宇同学直接去北大预科班报道,先生您呢,则是晚上前往听涛小筑一聚,李教授和刘教授已经安排好了。”于洋回答道。“要不这样,你把刘宇带去就好了,我自己在北京逛逛,见见其他朋友,晚上我回去找李兄和刘兄的。”于洋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可以,先生请自便。”


   于洋将刘宇扶上车,二人冲着何屹繁挥了挥手,黑色的轿车就鸣着喇叭驶离了北京火车站。


   于洋端详着他身边的少年,个子不高,白净的小脸有些婴儿肥,左眼角有一颗泪痣,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股柔弱的易碎感。于洋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副身躯居然写出了那么坚毅潇洒的文章。


   “于洋老师,预科班里会学习一些什么内容啊?”身边的少年开口问道。于洋回过神来,理了理袖口,说道:“你选择的是文科预科,一般是中国文学史,近代诗集,英文诗鉴赏,西方文学史什么的,具体要看老师的安排。”于洋看着眼前的少年微微点了点头:“还有,没有必要叫我老师,我本人也是学生,叫我学长就可以了。”


   于洋将刘宇送到东教学楼办理了入学手续后,嘱咐了刘宇几声就回去了。刘宇在宿舍收拾好东西之后,带着学习用品来到了教室。教室里已经有了三位同学,一位坐在座位上看书,还有两位正拿着一本诗集争辩着什么。刘宇找了一个空座坐了下来,刚刚看书的同学见到他,合上书本走上前来向刘宇伸出手:“同学你好,我叫怿涵。”刘宇冲他笑了笑,伸出手与他相握,“你好,我是刘宇。”


   他话音刚落,刚刚还在争论的两个人立马停止了交锋,纷纷走到刘宇面前,满脸惊讶地问道:“你是刘宇?上一期《新青年》那篇《国内发展模式之思考》是你写的?”刘宇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浅知薄见,让大家见笑了。”那两位听后连连摆手,纷纷表示对那篇文章的喜爱。

   “你好我叫任胤蓬,很高兴认识你!”其中瘦小一点的男生激动地拍了拍刘宇的肩膀。

   “我是代少东,以后大家都是同学,相互照应着,有人欺负你就告诉我,我保护你!”


   代少东刚说完,怿涵和任胤蓬就发出了起哄的声音。“你为什么觉得人家会被欺负,谁要你保护?”怿涵捂着嘴笑出了声。“我看刘宇白白净净瘦瘦小小的,万一被欺负怎么办?”代少东不服气,叉着腰瞪着怿涵。任胤蓬赶紧上去扯开二人,“干什么呀让人看笑话,刘宇看上去小,但是人家文章里那股劲儿,可是方圆三百里杀伤力都很强呀!”刘宇看着眼前三位一唱一和,不禁发出了一声爽朗的笑。


   “张老师,文科预科班就交给你了,辛苦一下。”

   “副局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的期望。”


正当四人聊地开心时,门外的对话声打断了他们,往外望去,一位微胖的男子正和一位高个子的男子说话。“他们是谁啊?”任胤蓬问道。“左边那个壮一点的是教育局的副局长李家豪,之前我爸带我去见过他,我们这次能有北大预科班,就是他批准的。”代少东说道。“旁边那位应该就是我们的老师了,看上去挺好相处的。”“先别太早下结论,好不好相处得看以后。”怿涵把下巴架在窗沿上,一说话就发出“哒哒”的声音。“要不我们先回座位吧,老师好像要进来了。”刘宇建议道。


当所有人都各归各位后,刚刚那位高个子的男子走了进来,将所有人都扫了一遍后,开口道:“各位同学,欢迎各位进入北大文科预科班,我是你们的老师,我叫张腾。以后你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说完,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梦想。“今天咱们先不上课,各位同学先来谈谈你们的梦想,谈谈你们进了我们预科班想要做到什么?”


“哎呦,终于放学了。”任胤蓬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诶,你们晚上有安排吗?”代少东快速收拾好了书包,走到三人面前。“没有,怎么了嘛?”刘宇扣上书包扣子。“当当当!”代少东从口袋里抽出几张票,“今晚北京剧院有芭蕾王子陈瑞丰的表演,要不要一起去!”怿涵站起来说道:“当然要去,你知道我想看这个很久了!”说完立刻抽走了一张,还有模有样地转了一个圈。“小宇,你呢?”代少东问道。“我......之前没有看过这些。”刘宇有些面露难色,“而且这票很贵吧,我......”“诶别,谈钱伤感情,我们都是同学,再说了,这票是人家给我爸的,不用花钱,就来嘛。”代少东抓着刘宇的袖子恳切地说道。“那好吧。”刘宇思考了一下,“我和你们去。”“耶!太好了!”剩下三人击掌相庆。

——————————————————————————————

03 所谓“战胜”

   

   自从刘宇来到北大预科班已经快半个月了,这半个月,刘宇读到了很多之前没读过的书,也认识到了持着不同思想的同学,也交到了怿涵,代少东,任胤蓬这几个好朋友,日子也是充实。只是,他有点想念上海的弄堂小巷,想念清水书院里罗言、荣耀、韦语节,想念整天很忙但是总是很暖的伯远大哥,想念自己生病的时候照顾自己的薛八一,也想念那个一直把他捧在手心其实大不了几岁的吴海哥哥。

   

   刘宇取出临行前伯远给自己的那张照片,抚摸着上面两人的笑脸,深深叹了一口气。

   

   “怎么啦愁眉苦脸的?”任胤蓬抱着一包糖炒栗子走进宿舍。“吃一个?”

   “没事的蓬蓬,我就是有点想家里人了。”刘宇接过栗子,香甜的味道让他的心情好了一些。

   “要不我们去思源书店逛逛吧,看看有什么新书,对了刘宇,正好书店旁边就是电报局,你给家里拍一份电报呗。”怿涵放下笔,吹了吹自己刚写好的作品。

   “好呀,我记得那附近还有一家很好吃的驴肉火烧,咱今天就在外面吃怎么样!”代少东也来了劲儿。


   一行人陪着刘宇发完电报后,勾肩搭背地走进了思源书店。“钱政宇,你们这里有什么新书吗?”代少东一进门就搂住一个小个子店员说道。“莎士比亚诗集,还有孟德斯鸠,《天演论》的最新版,还有日译版的《社会论》。”小店员掰着手指头认真回答道。


   “钱政宇,一批加急的新报纸,赶快上架!”突然门外一个推着板车的大叔冲里面喊道,板车上是一捆一捆的报纸,应该是刚刚印刷出来的,还有着很浓的碳墨味。“来了来了!”钱政宇从代少东的胳膊底下钻出去,冲着门外喊道。



   刘宇看着他小小的个子摆弄这么多报纸,就走上前搭了一把手,任胤蓬和怿涵见状也加入了进来,代少东则是帮忙把报纸架子推了过来。五个人很快就把报纸放好了,钱政宇一个劲儿地向他们道谢,怿涵则挥挥手表示不需要这样,下次有好书给咱们留几本就行。


   刘宇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取出了一张报纸,他有点好奇,是什么新闻要事需要紧急加印。当他打开报纸的一瞬间,“德国战败”几个大字映入了他的眼帘,而随后的“中国作为战胜国将恢复青岛主权”则是直接撞到了他的视网膜上。“同......同学们,你们来看呀!”刘宇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打赢了,青岛要回来了!”刘宇举着报纸,冲着剩下几个人喊到。

   “真的吗?”任胤蓬冲了过来,当他看到报纸上的字时,也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

   

   刘宇突然间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柔和起来,朋友们的脸都在阳光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柔光。他被抱着欢呼跳跃,耳边是越来越多的人声,越来越响的笑声与呐喊,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看得懂的人们无一不感慨连连,而那些不识字的阿翁们则在听见消息后,一扫之前的疑惑,脸上的皱纹都仿佛在欢乐地起舞。


   刘宇的鼻子有些发酸,他觉得此刻完全可以大哭一场,这是多少年来,中国第一次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世界的面前。他觉得,之前的委屈完全可以在这般的喜悦之下烟消云散,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光荣。


   这份快乐和喜悦如同春光明媚般逐渐溢满了整座北京城,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巴黎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创4/中国选手群像】寻光者(第四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