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黎公社

2022-05-11 09:38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一.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三共和国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

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进攻巴黎,民族矛盾尖锐。

⑵临时政府采取投降政策,阶级矛盾激化。

二.措施:

⑴政权: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性质,是核心措施);

⑵经济:组成工人合作社,改善劳动条件,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⑶文化:推行世俗教育,实行义务教育。

三.性质: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四.失败的原因:

⑴客观原因: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⑵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⑶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⑷根本原因:19世纪资本主义处于黄金时期,工人阶级力量薄弱。

五.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六.经验:

⑴最主要的经验:打碎资产阶级的军事、官僚国家机器,以无产阶级专政取代。

⑵对国家实行民主改造(委员会的成员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是无产阶级的民主。

⑶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创举改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⑷巴黎无产阶级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的典范。⑸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补充:第二国际

1、背景

⑴工人运动的新高涨。⑵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⑶各国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政党。⑷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泛滥

2、成立:1889年 7月14日巴黎大会。

3、特点:⑴组织比较松散。⑵各国工人政党是独立的。

4、发展:⑴左派与修正主义的斗争。⑵一战爆发,第二国际解散。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

⑴各国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政党,有组织斗争增强。

⑵以经济斗争为主,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

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分歧:一方面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修正主义泛滥,另一方面产生了列宁主义。19世纪早期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为主,自发性强。


巴黎公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