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广东省二模语文答案

2023-04-26 11:00 作者:随便写五三  | 我要投稿

★启用前注意保密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1.【参考答案】B (3 分)

【试题分析】毛泽东撰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的目的并非纪念鲁迅。

2.【参考答案】C (3 分)

【试题分析】A项,“诚理”反对任何形式的理念化、观念化;B项,“自觉接续”没有依据;D项,“极不科学地”有误。

3.【参考答案】A (3分)

【试题分析】B项,“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以物的有限喻指人的局限性;C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指宇宙之道和自然之道的无形但却真实存在, 千差万别且变动不居;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 为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发奋图强,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者均与“文”无关,故 选A

4.【参考答案】①鲁迅接续了古代文艺“载道”和言说方式的传统。②鲁迅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推动了现代主流文艺批评的发展。③对鲁迅的学习和推崇, 实现了文艺批评的“载道”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整合。

[4分。分点赋分,满分为止。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

5.【参考答案】毛泽东的《讲话》指明了文艺批评的方向,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工作者 应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将文以载道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相结合,朝着《讲话》 指明的方向努力前进;(2分)②习近平的《讲话》进一步发掘了本土资源的重要价 值,正本清源,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应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继承创新中国古 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进一步养成文化白觉。(2分)

[4分。分点赋分,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于文有据、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二) 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8分)

6.【参考答案】B (3分)

【试题分析】“我”对秦似十分敬重,并不“主要是亲热和熟络”,也没有“戏弄他”。

7.【参考答案】D (3分)

【试题分析】秦似“在《野草》中引用古诗和倍•柯根的话”是为了战斗和讽刺, 文辞风格犀利。

8.【参考答案】①“秋”既是时节,又喻指收获,标题“一年容易又秋风”由此而 来,是理解文本情感的重要线索;(2分)②围绕“一年容易乂秋风”,文章叙述“我” 与家槐兄、秦似的相聚,并插叙《野草》创办的历程,这些都发生在秋天;(2分) ③贯穿着人到中年需勤勉奋进的深沉感叹,文末再次呼应题目,升华主题。(2分)

[6分。分点赋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参考答案】①文本一以“野草”写人物,侧重写“野草”的顽强和葱茏,表现 《野草》的创办者秦似的坚韧与辛勤,表达对其的赞美及对自身的勉励;(3分)②文 本二以“野草”喻刊物,侧重写“野草”的卑小和作用,表达创办《野草》的期许和 目的。 (3分)

[6分。分点赋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参考答案】C (3分)

【试题分析】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 有作役,宜即停之。

11.【参考答案】C (3分)

【试题分析】“幸承恩”的“幸”为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12.【参考答案】B (3分)

【试题分析】文中并没有明确太宗是否“没有照他的话去做”。

13.【参考答案】

(1)陛下身处高位,要以救济天下百姓为己任,应该让自己的欲望顺从于天下百 姓的需要,而不能要求天下人都来顺从你一个人的需要。

[4分。大意2分,“济” “从”各1分。意思对即可。]

(2)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将会看不起中原地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 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也会自动送上门。

[4分。大意2分,“中国” “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参考答案】①高宗作为皇太子从小跟着太宗,知道太宗赞赏敢于进谏者,自己也 养成敢于进谏的习惯;(2分)②太宗善于接受别人的劝谏。(1分)

[3分。答对第①点,2分;答对第②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贞观四年,太宗下令征集差役来修建位于洛阳的乾元殿,以供天子巡游四方的时候下榻居住。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谏。太宗对张玄素说:“你认为我连隋炀帝都不如,那跟桀、纣相比呢?”玄素回答说:“如果这座宫殿修好了,可以说与他们殊途同归,没什么两样。“太宗叹息着说:“我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件事,所以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说罢,他又转过头来对房玄龄说道:“看看玄素的奏表,洛阳的宫殿实在不应该修建,以后做事必须按事理行事,即使露天休息又如何呢?凡是因此产生的赋役,都应该马上停止。然而要地位低的人冒犯地位高的人,历来都不容易做到,如果不是他忠诚正直,怎么可能这样做呢?一般人唯唯诺诺,哪里抵得上一个人惊世骇俗的言论对人的启发大呢?我要赏赐玄素绢五百匹。”贞观七年,太宗要巡幸九成宫,散骑常侍姚思廉进谏道:“陛下身处高位,要以救济天下百姓为己任,应该让自己的欲望顺从于天下百姓的需要,而不能要求天下人都来顺从你一个人的需要。然而,整日想远离皇宫到处游玩,这是秦始皇、汉武帝他们经常做的事,不是尧、舜、禹、汤这些明君所为。”话语间,言辞诚恳激切。太宗开导他说:“我患有与气候相关的毛病,天气热了,病痛就要加剧。所以并不是我的本性喜欢到处巡游,但是,我还是十分感谢你的好意。”因此赏赐给姚思廉五十匹丝帛。贞观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太宗又令人携带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征劝谏说:“现 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为名义的,可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国去买马。他们一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买马,而不是专程去封立可汗。这样,可汗虽然被封立了,他也不会对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话,就会产生很深的怨恨。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将会看不起中原地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于是,太宗立即下令停止买马。大宗对苑西监穆裕大为恼火,下令将他在朝堂上斩首。当时高宗为皇太子,不惜冒犯太宗,前去求情,太宗的怒气才消退。司徒长孙 无忌说:“自古以来,太子进谏总是找适当的机会说,今天陛下大发天威,太子却能犯 颜进谏,这是古今没有的。”大宗说:“人在一起相处,自然会相互染上一种习气。自 从我统治天下以来,虚心接纳正直的意见,就有魏征不分早晚随时进谏。自从就征死后,又有刘洎、岑文本、马周、褚遂良等继续进谏。皇太子小时候在我面前,常见我 听到进谏心情很愉悦,因此养成喜欢纳谏、进谏的习性,所以才有今天的进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参考答案】A (3分)

【试题分析】B项,“从早到晚”于诗无据;C项,“新生的‘芳草'”没有依据, “春天的生机扑面而来”不妥;D项,“飞鸟的啼鸣”于诗无据,“寄情于自然的人生 态度”有误。

16.【参考答案】

示例一:同意。(1分)“水云”与“山色”相对,同为自然之物;

“石台”与“楼殿”相对,同为人造之物;(2分)“水云依旧石台空”与“山色不移 楼殿尽”在语意上对仗更加工整;(2分)表达了自然永恒,人世短暂的对比。(1分)

示例二:不同意。(1分)“水云”与“山色”同为自然之物,“石台”与“楼殿” 同为人造之物;(2分)交错描写有双关之意;(2分)且“石台依旧水云空”一句在 不变的白然与“依旧”的人造之物的反衬下,写出人世的短暂和人事的倥偬,更能凸显世事苍凉之感。(1分)

[6分。分点赋分,满分为止。同意/不同意1分。第一个理由2分,第二个理由2 分,总结1分。若有其他说法,只要于文有据、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二)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参考答案】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苟子《劝学》)/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 以为车(屈原《离骚》)/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 川(李白《蜀道难》)/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

[6分,每句1分。句中有多字、少字、错别字,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18.【参考答案】C (3分)

【试题分析】“辉焕”即灿烂,含辉煌、鲜明之意,此处是形容词用作动词。A项, “辉映”为照耀或映射之意;B项,“辉光”原指低压气体中的气体放电现象,引申为光辉华采或某方面的修养造诣,多为名词;D项,“焕发”意为光彩外现的样子,也可 做动闻,为“振作”之意。

19.【参考答案】D (3分)

【试题分析】此处需加入对未来进行判断的语意。A项,“可以发现”指向当下; B项,“可以推测”偏重猜想;C项,“可以想象”多指向具体、形象的内容。

20.【参考答案】①这些优秀字迹有方正甲骨文、柳公权楷书、颜真卿楷书、苏轼行书 等,②它们原本镌在龟甲上、铸在青铜上、写在竹帛上、刻在碑版上。

[5分。分点赋分,满分为止。“这些优秀字迹”,“有”或“包括”,“它们”各1 分,抄写一处1分。若有其他表达,只要语意正确,文从字顺,可酌情赋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21.【参考答案】B (3分)

【试题分析】“苔葬幽蓝若海水之色”是用“海水之色”和“苔藓”的颜色作比较。

22.【参考答案】句式运用上的主要特点是长短句变化,如“苔藓柔软如襁褓,如纯棉,如质地细密的云朵,如释迦牟尼传法讲道的圆融语言,如想象中圣母的慈爱怀 抱。” 一句,短句只有3个字,长句却有14字,这种变化使得表达错落有致,文句文 采斐然。

[共6分。句式运用特点2分,举例2分,分析2分。若有其他说法,只要于文有 据、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

四、 写作(60分)

23.【参答案】略, (60分)


2023年广东省二模语文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