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下北泽轨道交通10号线的故事——(2)(未完结)

2023-02-05 23:19 作者:灯在东面_inEast  | 我要投稿

上次我们讲了10号线一期工程的那些故事,尽管10号线目前看起来像是一条完美的线路,但是在2期工程的建设中,却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基本上轨道交通建设中能遇到的问题,她都碰见了,那么我们今天,就讲讲这些故事吧……

       也许你会觉得,这不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地铁线路吗,但并不是这样的。从地图上你会发现,2期工程的很大一部分是在3号线以内的,换句话说,全线都在一环路以内。而根据全世界城市建设的经验来看,城市中心的老建筑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最难拆迁的一部分,但是地铁建设的常识又告诉我们,建设一条地铁,不拆迁是不可能的,这里就我们就以徐家棚站为例。

       徐家棚是10号线和12号线的换乘站, 但是12号线的列车编组是12节A型编组,站台全长达到了276米, 10号线的站台全长达到了230米,但更严重的问题是,徐家棚在是公有住宅的的密集地区,人口密度高,拆迁成本大,如果拆迁的话,不仅建设成本严重的增长,居民的安置也成了一个大问题——市区核心区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安置他们了,但是本身住在市区核心区的市民是不可能搬到郊区去的,但是采用暗挖法可以避免拆迁,但是会导致建设工期的大大延长,结果只能闹一个“本线暂缓开通”的笑话,沦为笑柄……所以建设者们不得已采用了一半暗挖一半明挖的建设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车站的建设……

       由徐家棚站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出, 10号线尽管是一条市区大干线,但是其技术难度还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在下北泽站的建设当中,还遇到了大麻烦……

       下北泽站原计划和6号线同台换乘,(当然最后的建设结果也是这样的)但是由于10号线编组过大,下北泽站的预留完全无法容纳这么大的编组,所以这时如何在保证国铁下北泽站的运营秩序的前提下,给地下的地铁预留扩编,成为了现实的问题。这时,大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直径较小的盾构机盾构出数个并列的孔洞,为站台延长,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下北泽站的站台处车头和车尾与中部站台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的原因了……(但是当时的规划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还会有一条区域快线22号线也在此换乘,不过这是后话了)

      而其他的换乘站呢?尽管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预留,但是这些预留有时候并没有带来建设上的便利,反而却增加了建设难度,这些,等我们以后再讲……

下北泽轨道交通10号线的故事——(2)(未完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