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是什么,子衡哲学研究的问题

2023-06-25 23:05 作者:子衡-未来的哲学家  | 我要投稿

在子衡哲学这里,哲学就是研究道的学问

在哲学诞生之初,不同地区的初代哲学家们都感知到了一种世间混沌中的绝对性,而且很有可能这种混沌也是因为这个绝对性产生的。对这个绝对性本原进行构拟,有不同的阐述,中国称为道偶尔为天,印度称作梵天,西哲较分散,逻各斯、数、水、上帝皆是所称

万物的本原,和一切有虚无实的规律规则,在这里交汇合一,既是体又是用。它可知还是不可知,人作为主体,应该站在绝对自我的唯心主义角度去认识,还是以和同万物置“我”于外的唯物主义角度去认识。人在运动中与物和道产生不同的联系,又催生了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现象学,分析哲学等等。哲学的大部分核心问题与此相关

子衡哲学首先确定了哲学最形而上的三个基本元素:有主体意识的人、无主体意识且客观存在的物、玄虚至极难以构拟的道。研究道本体是最为核心的,但现在主要是数学和物理在研究,哲学衰微。现代哲学有两个特征,其一主义盛行,子衡认为他们都只不过是自己划了个圈,站在圈里用着圈给的方向,提供一种便捷的片面的解决方案。其二重用轻体,就算是分析哲学这么主流的圈,也是重视用而忽视体所以给数学物理等学科当工具。有着这样的限制,不管他们研究的有多深,离哲学的核心是越来越远了


子衡哲学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对道的定义定性。“吾不知其名强称为道”,作为第一个构拟道的人,老子自觉难以对其进行定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子衡似乎有一点思路。子衡哲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完成对道的定义和定性。《子衡哲学初》已有成果,确定了道的性质:道具有因蕴性,道具有生化性

因蕴性:所有的事物都属于道,道既是原因又是结果,既是整体又是局部。子衡哲学的视角,道是人、物、道三位一体,各自扮演不固定位置的某个角色,缺一失三

生化性:道的运动性随处可见轻易可见,但应该是怎样的运动构成了这个世界,运动着这个世界,这个远动性本身怎样的性质。子衡哲学认为,道有且仅有两种截然不同而在时间代表的运动必然性上彼此互化的运动方式,生和化

子衡哲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突出贡献,就是这两个性质,因蕴性是本原的性质,生化性是运动的性质,这两个性质复杂媾和,体现着道本体的性质。《子衡哲学初》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性质,发散出巨量内容,并且结合众类知识,推演到哲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每个角落


这里是子衡,未来的哲学家,开始写书了。看懂讲懂哲学的有很多人,但是目前有原创且富有深度的内容,获得成功,并足以记入哲学史的,只有我一个,不吹牛。看不懂没关系,开章只是讲子衡哲学的一个方向和一些重要名词,简短的开章之后,将会由浅入深、条分缕析,结合大量能大家能看懂的其他内容和各种比喻,缓缓道来

后续将会保持高频率更新,真的是写书,只讲原创也能更新个小两年。子衡的计划是现在写《子衡哲学初》,晚年七老八十了写《子衡哲学上》,中间的时间投入到任何与哲学核心相近的工作和生活中

如此勤劳又有内容的博主,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吧


哲学是什么,子衡哲学研究的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