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字的故事】上个账号被封——现在,我得奖了

序章:这段故事,是一部三流小说里的闪光桥段
怎么说呢?我是个三流的小说作者,但有的时候觉得人生才更像一部又臭又长,狗屁不通的低俗小说。
可是在那些散发着腐臭的篇章里,却总有些金子般的桥段和剧情熠熠生辉,让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又臭又长的人生中,为数不多闪着光的一些事。
我和文字有关的事;
我和专栏有关的事;
我和读者们,和所有支持我的人们有关的事。
我,得救了的事。

起:天下风云出我辈
我在专栏算是挺早的一批“老人”了。记得那时候写专栏的人还不算太多,但有本事的人真不少。可惜我是个不善社交的“网络自闭人”,也就写写故事而已。
不巴结别人,不奉承潮流,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被淹没在文字之海里,挣扎着下沉。
好在18年年底,专栏编辑们搞了个“文豪试炼场”的活动,我在支线三拿了个提名奖。

(这是当时的作品)
奖品是马克杯一个,那个马克杯现在还用着,这个提名也算是我正式踏入“写作圈子”边缘的开始。
19年五月份,第二届文豪试炼场中我拿了个支线冠军,是《天皇的御厨》这部剧的剧评。

还上了一回当时挺难上的首页(坏笑歪嘴),不过写的文章蛮有争议,很快又被撤下来了。
也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同时vtuber(虚拟主播)文化兴起,我为自己喜欢的vtuber写了几篇同人,没想到都被官方号青睐,那段时间算是名声小噪了一把。

(天狗文学创始人)

(月之美兔和樋口枫的百合同人)

(苍月eli的送别故事)

(这篇修女克蕾雅的同人被字幕组的大佬翻译成了日语并发到了推上,也算是走出国门了)
那时候笔下就像一眼活泉,什么都往外冒。散文随笔,小说诗歌,甚至还有几个剧本,一年间留下了差不多二百来篇文章。过年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喝了点酒,看着积累下来的文章,写了《一年心血供香案》:


不得不说从前写长篇小说失败之后的那种“怀才不遇”的心情在那一年里多少有些消减了。
渐渐地,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粉丝读者,被不是学生的人以“老师”称呼,也有了一点点名气,甚至还拿到了编辑送的“黄闪电”(个人认证),可以说是比较光荣的时期。
当时我想着只要继续写出好作品,不断积累人气,最后说不定可以靠写作吃上一碗饭——

今年年初,@三风子 这个用了七年,留下许多作品和视频的账号,永封了。
而陪葬它的,是我靠着手里这支笔在专栏区打拼许久,所得到的全部。
以及我对写作曾经抱有的希望……

承:一入江湖岁月催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会看到活生生的地狱?
很容易,把他最珍惜的事物在他眼前打碎就好了。
封号这件事之前也经历过几次,无非是一时失言,被关进黑屋反省数日。但这次比较严重,是永封。
起因……说来惭愧,今年因为疫情开学延后,只得改成线上授课。课讲完了把那边的钉钉直播一关,这边就和观众(大部分都是读者和群友)开始继续扯淡,不知怎么地竟然被怂恿玩起了黄油,结局嘛……
大家都知道的,那边留了证据,我再怎么申诉也没办法了。

所以那个账号的一切都和你不再有关系了。原本积累下的名声,人气,作品,对未来的希望和打算,全都成了一句话:
该账号已封禁。
我想杨志丢了生辰纲,林冲望见草料场失火,94年世界杯点球大战里罗伯特巴乔踢丢了决定胜负的那一球,其心境感怀,仿佛近之。

不,不止是失去希望,现实也许更加可怕。
原本写作生涯要有一点起色却被打入地狱的绝望,
某些小人得意的臭脸,
奔三之年的危机感,
从此或许一蹶不振,黯淡封笔,在人生的尽头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地成为自己厌恶的油腻中年人……
想到这些比死更难以接受的事情,此中感受早已不是绝望可以形容的了。
说来惭愧,当时我真的想过什么都不写了,乖乖认输,承认自己不如那些“大佬”,在单位混日子混个一级教师,找个并不喜欢的丑女人结婚繁衍后代,最后因为各种疾病的折磨在病床上死掉。
比起失去一切,我更害怕看到就此无法振作,然后狼狈逃跑的那个自己。
这个视频,就是当时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没有文字,没有表演,没有自己,只有哭声:


起初那几天真是“但愿长醉不愿醒”,每天除了给学生上课就是睡觉,就盼着这是一场梦,快快醒来。
直到某天半夜惘醒。
夜气方回,很容易唤起自己的本心。
当时难以入眠的我正在看一部叫做《鲲吞天下》的作品。作者默哥的《春哥传》是我大学时期最喜欢的一部漫画,《鲲吞》也是一直追的漫画。

因为感觉自己和樊凌霄有类似的地方,比如都是在成功路上失足跌落,失去一切重新开始。
共情之处甚至还哭了起来(害羞),后来也是《鲲吞》和默哥给了我鼓励,唤起了心里想要在文字这片广漠的天地继续征战的勇气。
记得汪曾祺先生西南联大毕业后去大上海闯荡,但他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几经碰壁无可奈何,穷困潦倒之际甚至想过去死。但老师沈从文在来信中却骂醒了他:
“你手里有支笔,怕什么?”
我手里还有一支笔,我又怕什么?

转:皇图霸业谈笑中
一味眷恋过去的荣誉是武人的自负,因为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什么比当下更值得在意;
一味逃避始终是无济于事的,反正发生了就发生了,要想的是之后该怎么做才对。
想到这里我打开电脑,找出以前没写完的文稿,继续写下去。同时用母亲的手机号注册了现在的这个账号。

看着粉丝数,关注数,点赞数,播放数,这些都重新归零,忽然有种爱迪生站在废墟上的感慨了。
首先重新把读者们叫回来吧。
因为我知道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身为作者最应该重视的始终都是读者。重视读者和作品、作者之间的羁绊,这种想法是我一开始就有的信念了。但看着旧账号的一千五百多粉丝,心里也有些犯嘀咕,真正能以心相交的读者又有多少呢?
要知道我被封号以后几乎没多少人发现,也许我从始至终都是孤身一人?
但我还是不想放弃这些积累下来的缘分和羁绊,只能一个个发私信通知了,也许大家看来挺傻的,你换号了,人家都不过来,说明你就是个渣,还死气白咧舔过去干什么?
过了不久,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这时有几位老读者要帮我通知其他读者。
人其实挺容易被感动的,不一定非得是舍身相救,散尽家财,只需雪中送炭就好。
他们也许不知道,屏幕的那一端,正有一个快三十的男人在放声大哭。

对了,还有一件事要说。记得被封两个月左右,偶然得知一位编辑朋友在我被封之初的那段时间替我奔走求情,尽管后来还是没能改变永封的“判刑”,但我也很是感激他为我这个罪人所做的一切。
后来为了感谢这些帮助我的人们,甚至还写了个折射现实的小说,叫《打不死的风三》
这篇小说一共有三篇,被封的账号有一篇,那是质疑“文豪试炼场”却被一些“大佬”嘲讽的时候,写的讽刺小说。
故事里的“风三”大杀四方,对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对那些你不出名就不平等相待的东西,对那些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徒,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后来的两篇,只有对粉丝(焚丝)和读者(赎者)的感谢,对帮助过我的人的感激。


谢谢你们让我不会就此沉寂。我知道还有人期待着我的下一篇作品,知道心里还想写下去。
把故事讲给你们听。
风,是不会停下的。
有人弃我,亦当有人泣我;
有人傍我,亦当有人帮我;
有人吠我,亦当有人随我。
承蒙各方关照帮扶,承蒙诸君不离不弃,让我渐渐找回了自己,找回了心中空缺的部分。

文章的江湖,虽无刀剑搏杀的惨烈,但也是一步走错满盘输的江湖。
原本的我还不曾看到这江湖的全貌,
现在想来,因为封号而经历的种种,也算是一种成长了。
有的人也许是鹤,也许是孔雀,没什么挫折可以经历,一生顺利通达乘风遨游,或锦衣玉食生活优渥,但也有注定要闯过很多难关的人。
尽管一时困厄,但度过那些磨难的岁月,则会变得更强。
他们,是鹰隼,是凤凰。
以前我就不算是个运气太好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倒霉事,或疾病或恋爱或学业事业,每次都以为自己要挺不过去了,但总是能硬着头皮闯出一条无路之路。
渐渐地,自己的羽翼(文笔),也因此丰满起来。

合:不胜人间一场醉
人活一世,树成百年。
谁也别瞧不起谁,谁也别看不上谁,因为人总有走背字儿的时候,但人也不能总走背字儿。
毕竟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还挂过崇祯皇帝呐,您说是吧。
新号创建以后也开始恢复了从前的生气,一众老读者跟来相扶相携,算是蛮热闹蛮开心的。中间又写了几篇vtuber同人,原创短篇,还有坚持了一年多的【岁时风俗纪】系列,偶尔写几篇“大太监故事”“地道文学”取乐,算是维持半哭半笑的“正常”状态。
巧的是那些“地道故事”似乎很有读者缘,特别是前些日子写的《皇城遗臭·割肛案》,更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风靡。

之后又写了一些讽刺小说,像是《雷霆嘎巴战警之中华神童学院》,还有《平安经故事·出关》,大家也挺乐意看。

其实小说这东西没必要讲究什么章法套路,又不是造汽车,炼大药,没那么系统化理论化,全在自己个儿揣摩,心里头装着一篮子好玩的故事,装着读者,就够了。
尽管阅读量还不是太多,尽管比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我依旧是他们不放在眼里的无名小卒。
但我总是有种预感,一切开始渐渐变好,迎来了某种转机。

转机,似乎真的来了?
就在上个月,写了几篇高考作文参加b站专栏官方的活动。
本来就当是一个乐子,毕竟当时忙着写《皇城遗臭·吃鸭案》和后续的《七夜诡谈》,还要监考期末,写工作总结,也没太在意这个事儿。
谁知7月15号,我阳历生日刚过一天,相熟的作者@又雪Yuki 艾特我,这才知道我那篇“歪写历史”的《罪与罚》,居然得奖了。

冥冥之中仿佛有这么一道光指引着我,让我走出身后的茫茫黑暗;
恍惚之间总有那么个声音在耳边说着:已经没事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知道得奖的消息,我首先在活动页面评论区留下感谢,又转发了动态将这个消息告诉一直以来支持我的读者们。
然后我把截图发给了喜欢的女孩子,她回复我了。
也许真的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啊。
其实我知道得一个奖没什么好自满的,这只是我回到从前的第一步。就像JOJO7里的乔尼那样,我是也负数,无论做什么都只是为了归零。
摆在我面前的路还很长,未来还很远,慢慢来吧。

前些天写了首七绝自勉,算是对这段时间的感悟吧,在此发出来与大家共勉:
述怀
留骨高阁束庙堂,
不如曳尾泛千江,
此心莫管他人事,
闲写春秋墨几行,

日后谈:认真的我与苦难的人生
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在负数的领域拼命前行,不顾身上的负担,忘记糖尿病时时刻刻的威胁与折磨,忍受着孤独的侵蚀……
大家也许觉得写个文章,乐呵乐呵就得了呗,哪用得着这样拼命?
抱歉,我没办法不认真。
我没办法不认真对待自己的故事;
我没办法不认真对待读到每个故事的每个读者;
我没办法不认真对待自己的真实心意。
也许生活上可以马马虎虎,工作姑且过得去就行,但写作是无论如何都要用心对待的。
大概说得有点唱高调了,但还请诸君相信我的的确确就是这种迂腐且顽固的人。
因为写作,是爱,是我另一个世界的爱人。
既然是爱,既然是人生只有一度的恋爱,那为什么不扑上去,把全部的热情燃尽呢?
我可能不会太长命,活不到一百就算亏(x,死后几十年里也许有人记得我,但百年过去以后呢?
我希望自己的名字留在几百年后的书本上,留在那些同样热爱文字的人的心中。
不想让人忘记自己,那就拼命在世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纵然所走的路是一条泥泞与荆棘并生的道路。
但我的血,我的脚印,想必也会更加深刻的留在这条路上。
但这些终究还是有些远了啊……说点近的,希望以后让这个号也有单篇过万阅读的文章,也有一个黄闪电,用这些报答曾经在困厄之际向我伸出援手,鼓励我支持我的人们。

我时常觉得自己和文字、和专栏、和读者们的那些事,也许真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搞不好哪天我醒了,发现这一切都是我臆想的产物。
掐了自己一把,确认这一切都是现实之后,我笑了。
还好这些都是真的。
无论是被封号,还是现在能看走出过去,走向未来,看淡应该看淡的,珍惜应当珍惜的。
说句有些自虐的话,我认为没有无价值的苦难,只有不肯正面苦难的人,磨难也许很难度过,说不定什么时候过不了某个坎儿就会彻底废掉,但经历的一切都会令自己变得更加坚强,磨砺独一无二的自己。
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段不堪的过往,才让我格外珍惜眼前的,手中的,心里的一切。
此时键盘上的胖手,也更添了几分力气。因为我写的故事,我写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写,也是为了读者,为了读到这里的你们。

后记:
其实早就想为这事专列一文,正巧赶着b站专栏三周年,就当是我写给专栏,也是写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吧。
祝每一个付出努力,经历痛苦的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路,看到一片蔚蓝的天。

【个人宣传时间】
如果在文章中间插入这种环节不太好,所以在文末稍微提一下吧。
上次高考作文活动得了一千五百块的奖金,我用这笔钱办了一个“百物语大赏”,嘛……说白了就是有奖征文,希望读到这里的大家也能踊跃参与,或者帮忙转发推广。
奖品虽然不是太丰厚,但也请大家多多关照啊。
活动内容参见这篇《证百鬼檄》:

最后,感谢能读到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