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成人的外表,孩子的内心。怎么办?纯干货!

几乎全中是怎么回事?!!
永恒少年是集体潜意识中的一大原型,被这一原型主导的人格会表现出以下特质中的某几项。
1.哲学家气质与艺术家气质并存,有一种年轻的脱俗的感觉。
(我自己初中就被说像【哲学家】,于是我怀着大家的期盼,终于成了【哲♂学♂家】)
2.创造力强,天赋异禀,但往往做事兴趣导向明显,对不喜欢的事情摆大烂。
(写文写轻小说算创造力强吗?天赋就算了,学个机械都学不懂)
3.不喜欢功利化的社交活动,会在行动上拒绝这种类型的社交。
4.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5.可能有同性恋倾向,或者喜欢各种各样的女生,看起来【花心】。
6.工作单位很难混好,做事全凭心意,无法预测行为。
7.有恋母倾向。
8.过于理想化。
9.跨服聊天,沟通上可能存在障碍。
10.很难给女生安全感。
成长方案:
脚踏实地去工作,对于工作中不符合自己兴趣的部分,要积极调动责任心去驱动。
感觉我之前就是这样子,到了高中好了一些,现在又更离谱了。
除了【花心】和【恋母】以外几乎全中,自己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培养责任心了。
也是受后现代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吧,把我原本能够小小制约永恒少年的中式思维给冲没了。
不过这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不一定要完全通过责任心去驱动自己做讨厌的事,可以去更多地想一想这件事的价值感和可爱之处,类似【催眠】自己喜欢这件事本身吧。
不过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是很蓝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