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孩子年纪小就不会抑郁,是父母对青少年抑郁最大的误解 | 合肥心理医院分析
“现在生活这么好,小小年纪,怎么会抑郁呢?”
面对孩子抑郁,我们的父母会比孩子更难以接受这一事实。甚至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抑郁时存在逃避、不愿意接受等心理。
但其实,青少年抑郁发病率高达2%至8%,且往往比成年人更具有自杀倾向。在青少年心理疏导中心-合肥军海心理医院,我们接诊过很多青少年抑郁的病例,父母往往等孩子病情很严重了才意识到问题送孩子就医诊治。起初他们的心态都是不相信、难以接受,所以也没有足够的重视。青少年患抑郁症不是玻璃心,更不是矫情,它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持续感到悲伤和失去兴趣,影响青少年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会导致严重心理和身体方面问题。

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因何会抑郁?”
01家庭因素
家长对孩子过于苛责,稍有不如意就指责谩骂,甚至体罚,这种苛责会给孩子带来压抑和焦虑情绪。
此外,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除了保障物质生活外没有任何陪伴和沟通,比如常年把孩子放在老人家里、平时工作特别忙或父母离婚后再婚,孩子在心里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对家庭的关爱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导致孤独感、消极情绪产生。
02学校因素
青少年除了在家就是在学校,在学校的时间甚至比在家的时间都长,现在学生的压力很大,青少年要面临中考、高考和就业等重要时刻,而且每天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不断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很容易导致抑郁症。
同时,还有一小部分校园暴力,一些内向的人不敢告诉老师父母,只能受到欺辱,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03性格因素
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交流、不喜欢出头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极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另外,急性抑郁发作的青少年,病前个性多倔强、违拗,或被动一攻击的特点。
慢性抑郁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现出无能、被动、好纠缠、依赖和孤独的特点。
04网络因素
网络总是和现实不一样的,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世界和现实的不相符导致青少年严重的悲观厌世,心境低落等消极情绪,长时间就容易患抑郁症。

其实抑郁症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抑郁症的严重性。家长大多认为孩子的世界是缤纷多姿、充满欢笑的,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小小年纪哪有抑郁的可能?
青少年抑郁症是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因为患儿在临床上具有较多的隐匿症状,同时由于患儿认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郁患者那样体验出诸如罪恶感,自责等情感体验。越小的孩子,他更容易通过躯体的症状表达出来,就是身体不舒服。
有的孩子可能是会更容易跟家长,跟其他人出现一些对抗的情绪,发脾气,易激惹,违抗,攻击等行为问题。
还有就是容易疲劳,上课打瞌睡,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这个孩子偷懒了,对学习态度不端正了。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常的食欲的方面一些变化,比如大多数成年人可能抑郁症更多时候是食欲下降,但在儿童青少年中,有一部分孩子他抑郁了以后反而食欲是增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