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反复咳嗽喘息?警惕婴幼儿哮喘!
很多家长对过敏性鼻炎、尘螨过敏、哮喘等等这些问题困扰。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群疾病谱中过敏性疾病也逐渐的增多了。
在20年以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翻了一倍,在2010年,我国哮喘患病率达到3.02%,相当于每100个孩子当中就有3个可能患过哮喘。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来谈一谈什么是哮喘?得了哮喘可能有哪些表现?哮喘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2019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提到:哮喘是一种多种病因和多种诱发因素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也有多样性。也就是说,同样是哮喘,不同的孩子,其诱因和表现可能不一样。
但是从本质上讲,哮喘就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喘息、咳嗽、气短、胸闷等,同时可能伴有呼气时限的延长和呼吸困难。
会有家长问,“我们家里没有哮喘病人,孩子也不是过敏体质,怎么就患哮喘了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哮喘有“过敏性哮喘”也有“非过敏性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只是在其中占比较大的比例而已。它的原因很多,即使家族中没有哮喘的病人,孩子还是有可能患上哮喘的。
那么有些家长也会问,“孩子都没有发生过喘息,只是经常咳嗽,怎么会是哮喘呢?”
实际上,哮喘并不是都会有“喘”的症状,有一部分哮喘的孩子是没有喘息或者很少发生喘息症状的,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少量的痰、或者伴随有发作性胸闷等。
比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就是非典型哮喘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的表现,没有喘息或呼吸困难,由于这种哮喘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知道了哮喘的这些知识,那么孩子出现了哪些症状就需要警惕可能患有哮喘呢?
概括来说,如果孩子反复的出现喘息、咳嗽、气短、胸闷这些症状的某些表现,如有时候是喘息,有时候是咳嗽、气短、胸闷。这些表现不是每一次都是一样的症状,但不外乎是这四个主要表现的其中之一或几个表现,并且反复出现,就需要考虑孩子是不是患有哮喘了。
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反复或持续性咳嗽、喘息,可能在夜间加重;所以家长们需要多观察孩子在夜间的呼吸情况。
第二,在没有明显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运动、大笑、哭闹或接触烟草烟雾等这些诱发因素的时候所引发的咳嗽或喘息。
第三,当喘息症状持续至3岁以后;
第四,抗哮喘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又复发。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时,就要到呼吸专科门诊就诊了。在诊断了哮喘以后,就必须要给予专业和规范的治疗。
有些孩子在门诊确诊患有哮喘之后,家长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孩子患了哮喘无非就是每年有几次喘息,等发作的时候到医院做几天雾化,吃点药就好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我们从哮喘的病程上,把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和发作间歇期。
首先来说说哮喘的急性发展期的表现:
一般哮喘发作时会有比较剧烈的咳嗽、喘息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会造成孩子整夜不能安睡,烦躁,活动时气短、胸闷、以及运动耐受力下降,影响正常的生活状态。重度的发作会因为缺氧而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而发作的间歇期,虽然急性发作的症状被控制住了,但哮喘持续的慢性炎症还持续存在。
如果没有给予规范的治疗,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使孩子不能承受一些耐力性的运动或者活动,甚至走路都会显得吃力。并随时可能在诱发的因素下出现再一次的急性发作。
举个例子,哮喘发作的时候就像一个活火山出现了喷发,而哮喘的间歇期就像火山喷发停止了。但火山底部不安分的能量涌动始终存在,并且在孕育下一次的喷发。
所以哮喘的本质是慢性炎症,一旦诊断哮喘,就一定要给予规范的治疗,虽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部分的孩子经过规范的治疗都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运动。
所以,当孩子确诊为哮喘,家长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抓住治疗黄金期,才能更加有效的减少孩子的痛苦。
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且反复出现,需要给予专业的规范的治疗。
所以,当孩子确诊为哮喘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及时给予规范的治疗才能更加有效的减少孩子的痛苦,避免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