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伯益的儿子

2023-02-17 10:39 作者:feiboll  | 我要投稿


伯益画像-引用

我是益的子嗣,关于禅让制,我觉得是一个很合理的传统,尧舜禹都是大贤,推选为部落首领,天下臣服;大禹之后,把天下的重任传给了我的父辈,益,但是为什么没有四代之说呢?因为夏朝人认可了家天下。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梁山,建立梁国。夏禹对舜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对伯益说:“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因而被禹选为继承人。但是部落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被私有制所取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那些在治水大业中取得地位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觉得跟着启一起玩家天下的游戏,比起天下大同要容易得多。于是四方诸侯比较属意禹之子启,于是益禅让予启后隐居到箕山南麓。更有传言禹生前即暗中要求启厚植实力以取代益,《竹书纪年》记载,禹死后由禹之子启继位,益则因与启发生争执,帝启六年,被启杀死。伯益也是技术能手,他发明凿井技术,后来被奉为井神。人们掌握这种技术,懂得了利用井水解决生活用水和灌溉农田。虽然夏朝也给予了伯益很高的待遇和声望,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是以人的德行和传统为转移的,对于华夏家天下的传统,也不敢有所可否的微词,冥冥自有天意。

参考文源: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伯益的儿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