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交的养老金,你真的知道以后怎么用吗?

声明:本⽂介绍的相关计算⽅式,仅限于养老金的基本科普,不涉及任何税务建议。

一、国家退休年龄规定
1、男性职工一般按照 60 周岁退休,女工人按照 50 周岁退休,女管理(技术)按照 55 周岁退休。(国营企业的员工需连续工龄满十年,民营企业的员工需累计缴费年限满 15 年)2、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按照男年满 60 周岁、女年满 55 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 15 年的退休。

二、如果在多地参保,退休后要在哪里领养老金?
退休地不能自己随便选择,不是你想在哪里退休,就能在哪里退休的,要看我们在每个参保地的缴费年限,然后按照“户籍优先、从长从后计算”的原则来确定最终领取地。

案例说明:
案例1:小徐之前在北京缴了12年养老保险,后来回户籍所在地深圳工作并缴了4年。由于小徐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深圳,所以深圳为待遇领取地。
案例2:阿信的户籍所在地是湖南,来深圳工作并缴了16年养老保险。由于阿信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且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深圳累计缴费满10年,所以深圳为待遇领取地。
案例3:阿方的户籍所在地在上海,但他先在北京缴了11年养老保险,后来又在深圳缴了5年社保。由于阿方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不满10年,则上一个(即最后一个)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北京为待遇领取地。
案例4:阿卓情况比较复杂,他在北京、上海、南京三个地方都缴过养老保险,分别缴了5年、6年、7年,但是在户籍所在地深圳却从未缴过。由于阿卓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都不满10年,虽然他没有在户籍所在地深圳缴费过,养老待遇领取地也应为深圳。

三、退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费每年交一次,参保人所交的社保费、以及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等全部计入个人账户里,等到退休时参与养老金的计算。城乡居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各地标准有差异。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 ÷ 139个月举例说明:假如每年按1000元标准缴费,政府补贴60元,累计缴费20年,假设退休时当地的基础养老金为200元。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 = (1000 + 60) × 20 = 21200(元)(未计算利息)个人账户养老金 = 21200 ÷ 139 ≈ 153(元)那么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就是:200 + 153 = 353 (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职职工:上班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分为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两部分,单位一般按照缴费基数的16%划入到统筹账户中,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8%计入到个人账户里;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社保也属于职工社保,但是养老保险费由自己全额承担,按照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20%缴费,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中,8%计入个人账户里,也就是说,自己交的养老钱有60%其实到了统筹账户中。

从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来,退休人员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主要也是两部分(不考虑过渡性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养老金,从个人账户领,还有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从统筹账户领。举例说明:老罗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800元,个人账户累计余额140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时。基础养老金 = 4800 x (1 + 1) ÷ 2 × 15 × 1% = 72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140000 ÷ 139 = 1007(元)那么,他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就是1727元。

四、退休后养老金能领取多久?
有部分参保人提出疑问:养老保险按照15年去缴纳,等到退休后是不是也最多只能领取15年?回答:养老金是终身发放制,退休人员只要活着,就能一直享受养老金待遇。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参保人员交的养老保险费,一部分会进入统筹账户里,另一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中,等到退休后,再根据参保人的实际缴费情况核算退休待遇。
个人养老金根据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来确定,如果60岁退休,个人账户里的钱分139个月领完,所以很多人就会误认为,那个时候就无法再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了。
其实,计发月数主要是用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并不是说计发月数是多少个月,就只能领取多少个月的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领完后也不用担心,基础养老金会继续发放,并且统筹账户基金也会将个人养老金的这部分钱补上,确保退休待遇不降低,这里也侧面体现了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个人养老金越多,将来社保基金补贴给你的就越多。
最后提醒一下,退休人员千万别忘了完成每年一次的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因为养老金是终身发放制度,为了避免养老金被人冒领的情况,社保部门会安排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而各地认证时间并不统一,如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认证,那么社保机构将会暂停养老金待遇的发放,非常影响正常生活。

五、如果人在退休前或刚退休人就离世了,养老金还有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对养老保险的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也就是说,社保缴纳人去世的,自己交的这一部分(即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的本金和利息是可以被继承人或者指定受遗人全额取出的,但是统筹账户的养老金,是不可能得到的。除此之外,参加了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因公死亡的,其遗属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六、关于延迟退休
2022 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两个重要会议均明确提出要求,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 2023 年公布,并于 2025 年正式实施,到 2055 年前后实现 65 岁男女同龄退休。所谓渐进式,就是给一个时段,比如2025 年 -2055 年这个时段,按计划逐步推后退休年龄。渐进式跨度的时段越长,过渡变化就越平缓,对涉及到延迟退休的人员的影响相对就小一些,民众接受度就高一些,这样有利于推进政策的落地实施。一张表看明白男女延迟退休年龄是怎么来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男 1965 年前(含 1965 年)、女干部 1970 年前(含 1970 年)、女普通职工 1975 年前(含 1975 年)出生的人员,不受此次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他们还是按此前的退休年龄正常退休。1990 年之后(含 1990 年)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 岁退休。那么在这两个时段之内的人退休时间怎么查看?举例说明:男,1972 年 3 月出生,他的退休年份月份怎么查看?对应上表,找到 " 当年退休的出生年份 + 推后几个月 " 这一栏下面的 " 男 " 这一列,先确定年份,找到 "1972+4 月 ",找到对应的退休当年年份为 2033 年;再确定月份,3 月出生,推后 4 个月,即 7 月。这样退休年份、月份就都出来了:2033 年 7 月办理退休。如果这个男同志是 1972 年 12 月出生的呢?推后 4 个月,不就跨年了吗。此时年份往后推一年,即对应退休当年年份为 2034 年,对应月份是 4 月,即2034年4月办理退休。

以上就是退休政策和退休福利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我是韭盾,如果觉得有用,给个三连哦!您的肯定是韭盾成员坚持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