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幻景】巴格达声音漫步|EP1:和平之城(翻译)

巴格达:声音漫步
第一集:和平之城
主讲人:Deana Hassanein、Ali A. Olomi | 翻译:Bactriana
DH:大家好,我是狄安娜·哈桑宁(Deana Hassanein),欢迎来到本季历史回声(Echoes of History),本季内容受育碧游戏《刺客信条:幻景》启发。在这季的声音漫步中,我们将带您走进九世纪巴格达。在十集的内容中,我们将跨越曲折的时间线,走进这个伟大文明的心脏,并探索使这个文明如此重要的原因。参与我们节目的嘉宾是阿里·A·奥鲁米(Ali A. Olomi)教授。阿里教授,可以请您介绍一下自己吗?
AO:哈喽大家好,我是阿里。我是一名历史学者,从事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相关研究,也是幻景游戏开发的顾问之一,顺便这个“哈喽”很明显体现了我是个美国人。
DH:那我没啥好说的了,我主持播客这么久从来没听人说过,非常新鲜(Deana是个英国人)。所以,当游戏的历史顾问是什么感觉,有什么感想给我们分享一下?
AO:确实有,对于一个历史学者而言可能是我干过的最一颗赛艇的事,历史学作为专业而言可能不总是那么有意思,但这次绝对是顶尖水平。
DH:而且还没结束哦,我们还要带领听众浏览九世纪巴格达的历史呢。这段时期是幻景的背景舞台,本身非常有意思,但是经常被人忽视。对中世纪巴格达有所了解的人并不多,都不太知道它当时的繁华富裕,也不太能感到它的魅力和神秘感——
AO:太真实了,我总说这段时期比《权力的游戏》更权游,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BGM]
DH:所以我们今天要进行中世纪巴格达一日游,跟我说说我会看见啥?
AO:确实,我们今天要探索的正是巴格达,这座中世纪的大都会、阿拔斯帝国的首都、伊斯兰文明的腹心之地,也是诸多建筑奇观和重要学术成就的诞生之土。
[BGM]
AO:先问你个问题,假设你现在刚刚征服了一大片土地,推翻了敌对王朝的统治,现在你是这个新王朝的统治者了,能说说你这周末打算干啥吗,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啥?
DH:可能坐下深呼吸一会儿?
AO:确实该坐下歇会儿了
DH:我可能会这么干,但我猜你想让我回答的是找个地方建首都对吧,还要确保这座城市的商业活动繁荣对吧。
AO:完全正确的,你需要商路畅通,你会希望这个你刚创立的帝国能有钱,但就像你说的,你,需要,一个首都。
[BGM]
AO:哈里发曼苏尔在任时,也就是公元762年,他们决定应该为这个新创的帝国建一座新都。按历史学家塔巴里(Al-Tabari,AD839-923,阿拔斯朝著名史学家,著有《历代先知与帝王史》,是研究此段历史的重要文献)的记载,曼苏尔曾听闻一则预言,这则古老的基督教预言声称,一个名叫米克拉斯的人将在此地建城,这座城就是以后的巴格达;曼苏尔听后大喜,他表示米克拉斯正是自己年轻时的称呼。这事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了,但至少给哈里发曼苏尔提供了一个在此建城的理由。总之,他召集手下顶尖的学者和建筑师,以及占星术士,比如瑙巴赫特(Naubakht,波斯占星家,前琐罗亚斯德教徒)、马沙拉哈·伊本·阿萨里(Mashallah ibn Athari,犹太占星家)、奥马尔·塔巴里(Omar al-Tabari,波斯占星家),并跟这些人讲,来,给我建座城。这些人既是城市的规划者,也是占星家,他们决定选一个特定的时间破土动工,以给这座城市的建立加入天象上的内涵。于是,公元762年7月30日,当太阳落在狮子座这一象征王权的星宫,而木星正升上地平线落于射手座内——这是智者的迹象——的时候,他们为巴格达打下了第一块基石。巴格达将会是高贵之城、富裕之城、求学之城;在千万名工匠和建筑师的努力下,他们将建起一座繁荣的城市,在接下来的五百年间,这里将一直是旧大陆的思想文化枢纽,并永远地改写历史进程。曼苏尔将这座城市命名为“和平之城”,非常自信非常有野心的名字。
DH:预言、梦境、占星术,对这时候的人而言是件大事。
AO:是这样的,这是他们表示自己的权力授自天国的方式。
DH:我喜欢。但巴格达并不是他们的第一座首都吧
AO:对的,之前的首都是古城库法,还有安巴尔,这事总是比较复杂因为朝代变化了,但最终他们还是给自己建立了巴格达,以此来宣称“这片土地现在是我们的了”。
DH:定都,最好的标定领土的方式。
AO:是这样,这样可以很好地向后人展示,啊,我们在这里,并将一直在这里。你看我们现在还是在干这事,比如用人名命名建筑或者各种名义捐款,建城也可以出于这样的原因。
DH:有道理。事实上,他们在建巴格达的时候还考虑了其他因素,比如气候条件。
AO:气候的实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有的人在地中海南岸或者加州南部生活过的都懂得——(笑)
DH:你真要跟英国土著说这个?我当然知道气候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AO:[模仿英国佬辱骂天气][模仿英国佬辱骂天气][模仿英国佬辱骂天气]
DH:你不用强调了我们现在没有[英国佬辱骂天气],说起来你在哪来着,加州是吧?
AO:南加州,嗯。
DH:没有故意说反话的意思但是但愿明天我们能给你们下点雨。
DH:除了选址的现实考虑之外,气候条件是会影响当地文化的对吧
AO:完全没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创造特定类型的工作,文化很重要,房地产很重要
[BGM]
DH:感觉这些人什么都考虑过了,我之前觉着这些人就是到了地方开始建设然后随它发展,但好像工序不是这样的吧。
AO:他们确实什么都想了。比如选址的位置就很重要,他们希望可以紧挨着曾经的伟大王朝的旧址(这里应该指萨珊朝旧都泰西封,遗址在今巴格达东南35公里),还有气候条件——这样吧,假设,你是一个旅行者,或者一个刺客;数周以来,你都在干燥酷热的沙漠中穿行,伴随周身的只有酷热与狂风,这时你登上山丘,所见此景:巨大的圆城在视野尽头微微泛光,将大河之水一分为二,城中宣礼塔高耸入云,傲然直刺天穹之顶——这城宛如沙海之中一颗明珠,你向它靠近,第一声入耳的欢迎便是那声音,那是人间烟火的声音,笑声、叫卖声、砍价声、歌声灌入耳中,盖过了你一路行来时沿途风声的空响。你离城更近的时候,气温也随着下降,耕田、流水,这些要素都影响了巴格达的气候条件,也造就了它的文化氛围。清爽的微风取代严酷的热浪,植树和高墙下的阴影都可为行人提供遮阳的荫蔽,你走进城门,浮现于眼前的便是这座“和平之城”。他们建城时确实都考虑到了。
DH:非常生动的描述,我现在觉得自己沉浸其中了。初次来到巴格达,那种旅行者会有的如释重负和兴奋感,可能还有点应接不暇?
AO:应接不暇,很准确的形容词。
[BGM]
AO:我今天其实带了张地图,因为今天要涵盖的地方比较多,我们会看一下巴格达的各个分区,这些分区有一定的规则,这座城市就是以特定的方式划分明确又彼此关联,可能可以类比成中世纪威尼斯?虽然威尼斯我没去过。
DH:我也没,没事的
AO:所以类比得有点抽象
DH:会去的会有机会的
[BGM]
DH:你说的这个“划分”是指人们去每个区域的目的不同,还是指阶级划分?
AO:都是。每个区域的功能不同,住在每个区里的人群也不同。你可以通过建城的种类和城市中居住的人群中看出一个文明的很多特点。
DH:我懂你意思,每座城市都有它的设计和特征,就比如我看一个图肯定能一眼认出这是巴黎还是伦敦还是华盛顿,就是这个道理。但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巴格达,它是圆的。
AO:你这个问题很好,为什么要把城建成圆的呢?感觉是个很怪的设计,但我这么说吧,阿拔斯人觉着自己是哲学王,属于是一种warrior nerd(太灵性了不知道咋翻),晚上打仗白天研习哲学,他们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比如欧几里得,还非常青睐萨珊帝国的城市,比如古尔(Gor,萨珊朝旧都,位于伊朗南部,现靠近南部城市法拉什班德,距设拉子约110公里),再加上我之前提过的星象的象征含义,也就是他们依仗特定天象时间的原因,他们以此来获取政治上的合法性。圆城的城市设计旨在做出天国的镜像,天堂共有七层,真主位于天堂之上,所以在这座圆形城市中也一样,哈里发位于城市的中央,也就是位于世界的中央。
DH:所以每件事都是有意为之的。
AO:是的。
DH:以防路人不知道,哈里发是什么?
AO:哈里发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领袖,直译是“(先知的)继承者”或者“(真主在尘世间的)代表”,是穆斯林帝国的政治和社会领袖。
DH:好的,所以把城建成圆的是出于象征目的,也有实际层面的原因吗?
AO:是有的,方便导航,便于人口流动。每次讲关于巴格达的课的时候我都会问,你们有没有看过《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这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
DH:嗯对
AO:这里面有一座城市叫永固城(霸新塞,Ba Sing Se),非常像巴格达。城市是圆的,同心圆结构,在土之国境内。
DH:这动画片里有句经典台词
AO:“永固城内无战事”
DH:嗯嗯
DH:所以不带我们游览一下和平之城吗,游客进城会看见什么?你刚刚提过了,圆城有至少两层环形城墙,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有巨大的砖砌城墙——还是来看一下地图吧!
[BGM]
DH:我看见了沙姆(Sham)、库法(Kufah)、巴士拉(Basra)、呼罗珊(Khurasan),这些都是地点吗?
AO:其实是城门,朝向这些地点。所以沙姆门朝向叙利亚(沙姆是阿拉伯语里对大叙利亚地区的叫法),库法门朝向库法,以此类推,如此方便来自这些地区的人流进入城区。然后还有不同城区。比如哈尔比耶区(Harbiyah),是一大片近郊区域,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波斯人;还有卡尔赫区(Karkh),是城市的商业区,商人和市场都在这里;然后是阿巴西耶区(Abbasiyah),是城市的文化中心,智慧宫(Bayt al-Hikma,House of Wisdom)耸立在这里。实际上这些在游戏里都能看到,我们后续肯定也会更深入地游览这些要素。你指出的很对,这些区域之间有所区别
DH:是的,我猜卡尔赫区应该比哈尔比耶区富有得多,哈尔比耶区应该更像贫民区?
AO:你说得对,这些区域不仅具有不同的功能,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实有个很好笑的故事,是中世纪编年史家写的,讲的是一对新婚夫妇住在哈尔比耶,但他们不喜欢住在这个区,所以想搬去卡尔赫区,因为这个位置更好,实际上他们表示卡尔赫区更好更适合养娃。对于每个考虑过买房养娃的人来说,这话都应该非常亲切。
DH:是啊,没啥变化。而且当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之后,我想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这对新人不想住在哈尔比耶。
AO:我提一句,卡尔赫区靠近巴格达南门,这些区域的位置可以让我们一窥这片区域的功能。卡尔赫区靠近南门,毗邻河道,紧挨着环绕全城的运河。这些运河让人可以乘驳船或小舟通行。直到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国际贸易主要还是通过航运进行的。你记得几年前,有一艘大船,我叫它“小船麦克船脸”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了吗?
DH:它是叫长赐轮(Ever Given,长荣海运堵在苏伊士运河的船),我确实记得,因为埃及媒体天天刷屏,说得好像会一直堵着,讲我们损失了多少贸易额,我想不记得都不行
AO:感觉要把全球经济拖下水了。我不知道你经历了没但是我们当时因为这事买不到厕纸,加州是这样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仍然需要用船运输货物。在中世纪巴格达也是这样,我们正在讨论的是一个跨越几个世纪的观点:用水路船运货物。
DH:哇哦。
[BGM]
DH:所以其他地点呢?
AO:还有沙尔基耶区(Sharqiyah),是行政和军事部门所在地,处理政务会去这里,官僚都在这,所谓办文书工作的地方。这里最开始应该是王子住的地方,有一些宫殿房舍,哈里发的继承人会住在这里,但是后来成了行政机关在的地方。然后还有,在巴格达我们会见到三个主体建筑,之后会细说,分别是宫殿(应该指金门宫)、清真寺和智慧宫(音频口胡了)。宫殿我们之前提过了,位于城中心,周围花园环绕。这些花园很重要,因为在伊斯兰信仰中,天堂就是一座大花园。宫殿区域在设计上很开放,以方便所有人接近。
DH: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靠近宫殿吗?
AO:没错,这点跟中世纪欧洲的城堡非常不同,城堡是私人区域,这里说的宫殿是对外开放的。然后是清真寺,在城市正中有一座大寺,用作礼拜的中心和社群活动,而各区都有自己的清真寺,这点跟当代许多中东城市一样。如果你去过伊斯坦布尔,见过那里有很多清真寺,你可能会有这个体验,就是从远处听到唤礼,慢慢地声音会越来越近,每座清真寺的唤礼声相接在一起。我们在中世纪巴格达所见差不多就是这种景象。
DH:我觉得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提到了很多清真寺,但伊斯兰并不是中世纪巴格达城中的唯一信仰。我们也会见到基督教和犹太教,如果你看一下人口构成,这里的两百万人中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北非裔、希腊人、犹太人——之前提过了,甚至还有中国人。
AO:非常多元的一座城市,民族和信仰上都是。
DH:能给我们讲讲你说的第三个主体建筑吗,智慧宫
AO:非常感谢你没有跳过这段,智慧宫是我最喜欢的一处地点。这就是warrior nerds聚集地,我老幻想自己是这玩意
DH:好好好
AO:让我保留一下美好幻想吧
AO:他们就是聚在这里翻译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文典籍,这里所指是古代数学、自然科学、哲学、诗歌,这一切造就了当时的文化和科学繁荣,对世界历史进程有深远影响。我们会在之后的内容里谈到这里的文化。
DH:等不及了!我开始对这座城市有感觉了——
DH:有关城市的权力、市场、文化和工业的分区,象征意义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所用的心思——
AO:我们才刚开始呢,坦白的讲我可以一直讲啊讲啊讲但我们还要给下期留点内容
AO:下一期,我们将介绍在这里生活工作并为城市文化增添一笔的人们
DH:你让我们对这季内容都一颗赛艇了
DH:我是狄安娜
AO:我是阿里
AO:这是Paradiso Media出品的育碧播客,记得点赞关注不要错过下集《巴格达声音漫步》,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