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9/3 关于玩游戏

2023-09-03 18:31 作者:苦莫_快活jpg  | 我要投稿

我是那种玩游戏很杂的人,玩不同的游戏,获取不同的快乐,很是简单;快乐对我来说,获取起来很简单,因此也比较廉价;

不过,我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虚无之中,正巧是这廉价的快乐能够让我舒服不少,那些精致又奢华的快乐,我反而享受不来吧。

我玩游戏,不挑类型,不挑风格,有时候也不挑品质,感兴趣就会玩,有意思就会玩通关,如果能总是给我带来一些小惊喜,我就能一直玩。

不过呢,要是真给我封个“XX游戏爱好者”的话,那我会选择解谜游戏吧。

这就不得不提这么一个系列了——

Big fish发行的《黑暗寓言(Dark Parables)》系列。

很经典,被描述为“老套”都不为过的点击式解谜,甚至都不能说是解谜,大多数时间都在玩“找你妹”,这游戏的剧情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但都是及格线水平。

可无论我玩过怎样的游戏,玩过被吹成什么样的大作,在我心中,我永远都会对这游戏保持最高评价,在我心里这就是最好的游戏,我乐意一直玩,这系列只要它敢出一辈子,我就玩一辈子。

这系列的游戏好玩吗?我得说,不好玩,而且相当无聊。

可它就是有种魔力似的,我说不清。

同样是Big fish发行的《表象(surface)》系列更是让我爱不释手,就是剧情质量更参差不齐了……

大概是,这系列游戏是我接触电脑游戏的启蒙作吧,多少有些雏鸟情绪;同时,它们因为是我解谜游戏的启蒙作。

没有《黑暗寓言》和《表面》我就不会接触《未上锁的房间》《达芬奇密室》还有《传送门》。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鄙视这些游戏,它们很简单,它们不自由,它们没有很好的画面,也肯定会被说没有什么“游戏性”,但我就是喜欢,喜欢的不得了。

这些游戏能让我保持专注,能让我享受到真实的持久的快乐,只要解开一个谜题,进入了下一个关卡我便可以保持一天的好心情。

这很难懂,即便是解谜游戏爱好者可能也理解不了我这种状态。

没有这些游戏,我也一定会对《见证者》嗤之以鼻。

说点主观的,完全没有理性客观的,魔怔一样的看法。

如果说《传送门》是我玩过的最好玩的游戏,那《见证者》是我玩过最接近游戏本质的游戏,最接近“艺术”这个门槛的游戏。

“最接近游戏本质的游戏”,“最接近艺术门槛的游戏”,做到一个的比比皆是,同时做到的仅此一家。

没有剧情,你只是在一个房间中睁开了眼睛

没有音乐,只有走路的声音和环境的嘈杂

没有目标,不会有人告诉玩家该怎么做

没有教程,它不会告诉你该怎么解决遇到的难题

没有时间,一切都是静止的

没有NPC,岛上唯一的人,是玩家自己

它有什么?

一座岛,和岛上的谜题,以及让人难以适应的3D眩晕。

它就只是把谜题放在那,就是放在那,不解没有影响,解开了没有奖励。

没有奖励,解谜的动力是什么?

是“哦,看我找到了什么,一道谜题,让我把它解开”

还有“嘿,这有一道题,解开了它我就能解更多的题了”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但我希望真的能有人懂。

懂这种解谜时的快感,这种纯粹的快感,这种最简单的,克服了一个摆在眼前的困难的快乐,就是这种快乐才会让我觉得,这游戏是最接近游戏本质的游戏。

至于艺术性,我正是在玩过这游戏后,才坚定了如今的游戏绝不属于“艺术”范畴的想法。

也就是我不认同游戏是什么“第九艺术”,放在我玩过见证者以前,我也会赞同游戏是第九艺术,因为这样能增长我玩游戏的正当性,可以给我玩游戏一个略显正当的理由,我可以说我是在体验艺术,而不是在不务正业。

但我玩过之后,我便意识到游戏还太年轻,它作为一个孩子甚至没跑起来,刚刚会走,青春期都离得远,给它太多的荣耀会把它惯坏。

而游戏迎来青春期的时刻,便是变革的开始,待到游戏成年时,游戏中必有一款游戏会被作为艺术而存在,它将被后世的人们进行剖析,进行鉴赏,就像人们剖析鉴赏其它的艺术一样。

我真的爱这个游戏,很想推荐所有玩家,所有人来玩这个游戏!但它终究不是个适合绝大部分人的游戏;

对大多数玩游戏的人来说,这游戏都是一个孤独的,虚无的,无聊的游戏,但我还是想让人试试,真的很想!

2023/9/3 关于玩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