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报:专项整治排查 四川迅即开展燃气安全检查

□本组稿件由冯大宇 本报记者 赵蝶 高明山 李鹏飞 杨明 吕婕采写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为深刻吸取“6·21”宁夏银川餐饮场所燃气泄漏爆炸事故教训,按照中央和四川省有关燃气安全工作部署,近日,四川省商务厅督促引导各市(州)商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在各市(州)餐饮系统广泛宣传学习燃气管理规定,按照属地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积极配合应急、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餐饮燃气安全整治工作,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连日来,各市(州)多部门组成专项督导小组,深入辖区街道和乡镇,逐店逐户发放燃气安全告知书、张贴使用明白卡,拉网式开展燃气风险隐患排查并现场督促整改。四川省火锅协会发出《关于加强餐饮企业燃气使用安全倡议书》,督促餐饮商户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守燃气安全操作规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德阳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分局
为深刻汲取宁夏银川“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教训,全面排查整治问题隐患,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连日来,德阳市市场监管局经开区分局迅速部署,立即行动,精准发力,全面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迅速部署。宁夏银川“6·21”事故发生以后,经开区分局立即召开燃气安全工作推进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安排部署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突出问题导向、明确排查重点、落实监管责任。
立即行动。从6月22日晚开始,经开区分局即已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将车用燃气充装单位(辖区内无石油液化气瓶充装单位)、集贸市场等作为重点检查场所,将液化石油气瓶、燃气具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通过监管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燃气使用安全警示提示。
全面排查。执法人员对车用燃气充装单位是否严格落实气瓶充装前后检查、在用特种设备是否办理使用登记、是否进行定期检验、是否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是否充装超期瓶、报废瓶等情况;对集贸市场内在用的液化石油气瓶,查看是否使用报废或超期气瓶、气瓶是否有信息化标签等情况;对经营环节销售的燃气灶具是否有熄火保护装置、是否具有“3C认证”标识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力争排除每一个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按照“三管三必须”的原则,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督促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做好燃气安全相关工作。
据悉,截至目前,经开区分局共派出督导检查组15个、出动检查人员31人次,检查企业或点位162个,发现问题隐患46项,立即整改45项,限期整改1项,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4次。
下一步,经开区分局将持续深化本次排查整治行动,发现问题监督相关单位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发生燃气安全事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绵阳高新区普明街道
近日,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普明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帮建主持召开燃气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对燃气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确保有效预防和遏制人员密集区域燃气安全事故,切实保障普明街道辖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要求,各社区、机关各部门要对餐饮商户、夜市摊贩、烧烤店等场所进行拉网式、地毯式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全覆盖无死角地加强燃气安全宣传,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燃气安全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普明街道辖区燃气使用安全万无一失。二是切实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督促并密切配合辖区两个燃气公司,突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尤其是燃气使用环节的监管。三是全面排查液化气安全隐患。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点”的原则,由街道班子成员带领部门深入社区进行督导,有的放矢、分清重点,对大排档、大型餐饮、火锅店、烧烤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幼儿园、学校、医院等易引起“灯下黑”的地点以及流动小商贩等使用瓶装液化气的情况进行“地毯式”大排查,做到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四是加强液化气安全隐患整治。对未按要求使用瓶装液化气的经营者要求立即整改,对软管开裂、连接气瓶卡箍不严、阀门松懈、气瓶使用超期等违规用气行为要求当即更换,建立问题台账,督促其整改,并明确要求液化气使用者要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隐患不反弹。
下一步,普明街道将持续开展全范围内燃气领域安全隐患检查,形成高压态势,加大对用气场所的隐患排查,形成闭环监管,确保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本组稿件由冯大宇 本报记者 赵蝶 高明山 李鹏飞 杨明 吕婕采写
(来源:西南商报 2023年6月27日 第03版:四川新闻 专项整治排查 四川迅即开展燃气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