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1900~1945年间潜艇发展(O级潜艇)

O级潜艇
排水量:水上为513吨;水下为619吨
全长:52.4米
全宽:5.5米
武器装备:4枚457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8枚鱼雷;一门76毫米口径的甲板炮
推进:656.2千瓦(柴油);551.8千瓦(电池)
速度:水上为14海里/小时;水下为10.5海里/小时
船员数;29人
在小型海港护卫艇之后,O级潜艇也诞生了,该级别潜艇水面的排水量达到了500吨以上,在美国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O级潜艇的生产就已经颇具规模,以作为应对最坏情况发生的手段,但不成想悲剧确实发生了。更为可笑的是,当O级潜艇从生产线上被制造出来时,一同走出的还有更为先进的R级潜艇。政府此举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公众和媒体对新型战舰和潜艇的强烈需求,在战争期间,O级别潜艇很少或几乎没有参加过战斗,至少没有履行潜艇的设计初衷。1918年12月2日,几艘O级潜艇跟随一支由20艘潜艇组成的特遣分队前往欧洲海域与U型潜艇作战,但是停战协议在潜艇分队到达亚速尔群岛前就已经签订了,分队也在没有发射一枚鱼雷的情况下愤怒地返回美国。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早期,一大批潜艇面临拆卸销毁的命运,其中一些潜艇的销毁是为了遵守网际上限制潜艇生产的协议但8艘O级潜艇则被封存了起来。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经历,这些潜艇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时又再次加入了服役,成为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潜艇舰队中最为古老的潜艇。而巨大部分O一艇还在战斗中保存了下来并自始至终地保持服役状态。这些潜艇被用作完成作战和训练的训练艇,直到1946年时还有2艘0级潜艇活跃在商用舞台上。
在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个月里,O级潜艇还遭遇了一起意外事故。O9号潜艇在1941年4月重新服役,并在6月19日连同同级别的其他潜艇一起离开新伦敦港,前往距离新罕布什尔朴茨茅斯港24千米的浅滩群岛进行训练。翌日,在姊妹舰06号和010号都成功完成各自训练后,09号在深度下潜试验中遇到了麻烦,并下滑到了其下潜极限60.9米以下。
潜艇被海水的压力挤碎后沉没。姊妹舰艇迅速发起搜救行动,其中较新的法螺号(Triton)潜艇跟随猎鹰号(Falcon)潜艇救援舰都没能发现09号的踪迹。
两天之后,潜水员终于定位了这艘潜艇的出事地点——位于134米深的水下,而该遇难海域和1939年沉没的角鲨号(Squalus)潜艇同属一片海域。这种失事深度意味着救援人员只能停留极短的时间,打捞行动风险过大。日后将其打捞起的努力也宣告取消,而艇上33名艇员则被宣布为失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