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花呗和网易严选的双11广告“打架”了
【阿里花呗和网易严选的双11广告“打架”了】
广告是商业的,商业就是买卖。所以,商家广告或多或少都在鼓励消费,就像这句“消费主义终极鸡汤”:“每一次你花的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最近两则双11的广告引发了圈内热议:一个是主张“超前消费”的阿里花呗,一个是鼓励“理性消费”的网易严选,引起了大家对什么是好文案的激烈讨论:
⭐️ 阿里花呗:让人侧目的“超前消费”
· 一家三口的日子再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像模像样
· 用花呗把成人本科的学费给交了,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拿到毕业证了吧
· 有了这张大号双人床,躺在上面做的梦也更大了
花呗这套广告一出,就引发了网友们不约而同的强烈抨击。还有网友单单针对第一则广告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这是资本构筑的消费主义,制造了一个伪平等感,即“伪阶级晋升感”。
也有网友认为花呗的这套广告定位错了,应该把“锦上添花”换成“雪中送炭”,比如文案换成“刚来这个新城市,工资下个月才下来,幸好有花呗。”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意见,祭出了茨威格的名言:“命运赐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后来,据说花呗这套广告之前安排的投放下架了。
⭐️ 网易严选:让人舒适的“理性消费”
这边花呗刚踩了雷,那边网易严选出了一个鼓励“理性消费”的广告,网易《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这条视频,铺设了很多广告梗:
· 缔造传奇的路上,必须要有一个昂贵的行李箱 —— 看箱包的设计大概是指Rimowa
· 坚持敷一款面膜,就能改写命运 —— 说的是SK-II
· 想要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先收藏一双好鞋 —— Cue到Adidas
前面铺垫之后,后面部分是一个大反转,虽然创意有点套路,但在拒绝“消费主义”的主题和优秀文案的加持下,不妨碍它是一个好的双11品牌广告:
· 缔造传奇的不是出发的工具,而是出发的勇气
· 改写命运的不是外在,而是热爱
· 让不可能变可能的不是脚上的鞋,而是脚下的路
· 要我所热爱的生活,不由消费主义定义,由我定义。要消费,不要消费主义,双11 严选好物节。价格虽低,但也请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