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走于梦想与荣誉之上—未登山峰奥太美登山日记

2023-07-14 16:41 作者:川藏队  | 我要投稿

这是一篇十九年前的登山日记,作者作为2004年首登奥太美队伍中的一员,在此文中描写了奥太美的地貌、气候,并对大量攀登细节作了详细记录。
在当时中国未登峰一座座被外国登山者征服的国际潮流下,登顶奥太美的这支中国队伍,无疑是国人骄傲。
十九年后再拿出此篇略显斑驳的登山日记供大家品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奥太美、了解奥太美的首登历程,为了忘却地纪念!


人的一生,终归要做件有意义的事情,至少是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今年5月,我参加了三奥雪山协作队攀登未登峰—奥太美的活动,接下来的文字,是记录了当时的行程,感受和户外活动的点滴。奥太美位于阿坝州黑水县,是三奥雪山中的群山之母,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山体秀美,长长的山脊终年覆盖着冰雪,犹如奥太美飘逸的长发。被隐蔽的东西使人着迷……在遮蔽和不均称之中,有一种奇特的力量,这种力量使精神转向不可接近的东西……”,从未有过攀登记录的奥太美犹如披佩的面纱,对热爱登山的人实在有初恋般的诱惑,在这巨大的魔力的驱使下,我开始踏上征程靠近我心中的圣地……
2004.5.1 成都—黑水—八家寨
5.2 八家寨—大本营(高山木屋)
5.3 大本营—奥太娜垭口训练、返回
5.4 大本营—C1营地
5.5 冲顶—C1营地
5.6 营地—八家寨
5.7 八家寨—成都

去奥太美是30号才决定的,准备得十分仓促,东拼西凑的总算凑齐了装备,可以上路了。可是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因为奥太美是一座有相当难度和强度的技术型山峰。平心而论,我的体力应该是没有问题,之前也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经历,可是从来没有攀登过有什么技术的山峰,坚持还是放弃,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虑的问题,问得我自己久久不能入睡……可是雪山—一个给人无数惊喜又不知疲倦的地方,有着让人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的巨大的诱惑,正如奥修所说:只要有一丝力气和生活的勇气,我将继续上路,因为那是我的第三度空间……

上路—风雨兼程迷蒙的睁开双眼,瓢泼大雨,不是一个好的开始,我和包子约定的可是骑摩托车到黑水,这将是这次旅途对我第一个严峻的考验。包子问:6:00准时来接我,有没有问题?要不要改成坐车去”?我这个人做什么事一旦决定了,就是8头牛也拉不回来。我说:还是按原计划吧”.包子说:你这成都女生还真牛”.后来的12个小时,我充分的体验到我为这个“牛”子所付出的代价。我乘坐的是越野摩托,速度不快,加之一路上雷鸣闪电,让我的旅途有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开始。雨点砸得我们的视线一片模糊,丝丝寒意开始噬食着我们的体温,最重要的是我肩上肩负着我的全部行李,可是我仍然兴致高昂。到了都江堰,我和包子稍作休息后继续上路。雨停了,我的衣服湿了、风干,两个仍然是狼狈至极。到了映秀,更是一路风“尘”了,灰大得让人睁不开眼,路上看到很多自驾车旅行的人浩浩荡荡,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一路的颠簸使我的屁股倍受折磨,全身僵硬。更要命的是到了汶川,刚风干的衣服又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了个透。一路欣赏美景的心情全无,终于经历了12个小时的“磨练”后我和包子到达了黑水县城。我们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德石窝村奔去,路经哈姆湖,所有疲劳顿时被兴奋所替代,哈姆湖的美是震撼人心的,仿佛看见一位圣人,她那么凄婉而又气定不闲地静睡在那里,等待我投入她宽阔的怀抱。雨又开始下了,我们继续上路。包子坚持要把摩托开到八家寨,可是连连大雨,车子无法继续为我们服务,于是包子留在河坝迎接他们的大部队。我在一名藏族小朋友陪同下,一路披荆斩刺地来到八家寨。
此时已是华灯初上了,在阿嬷热情的接待中,我终于结束了第一天的旅途,经受住了考验。大部队到来时我已经香甜地睡醒了一觉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一堂,好不热闹。高山木屋—快乐的起点清早的阳光总是叫人神清气爽,天气出奇的好,三座神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简单的早饭后,所有的人到一个大坝集合,咋一看,还真够热闹的,光是去奥太美、奥太娜的背包客就有30多人,加上背夫和协作队员,我们庞大的队伍足有七八十人。早晨9:40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欢歌笑语,加之美景作伴,好不热闹。我们的俄罗斯朋友吉尼亚更是上蹿下跳,不停地按快门,留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中午十分大家来到一个大坝,在阳光的沐浴下午餐。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海阔天空地交流着自己以往的故事。大家因为三奥相遇在这里,彼此认识,不经意中想起了蔡琴的那首曲子:感谢那些事、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一段段奇妙的缘份,人生原来就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过程,想到这里我按下快门记下这珍贵的瞬间。我们的队伍于下午4点左右到达今天的目的地—高山木屋,基本没有人出现可怕的高原反应。高山木屋座落在茂密的森林中,优雅而宁静,有点欧洲小镇的风情,我们先头部队的到来,打破了高山木屋的宁静。开火做饭、搭建帐篷,炊烟袅袅,整个高山木屋一派繁忙的景象。晚饭打破了登山吃方便面的传统,我们吃的是热腾腾的藏式烩面,佐之以热腾的果珍。这还不算什么,晚餐的高潮是烤全羊,在这么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能吃到这些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福。
晚餐后协作队队长苏拉分别给登奥太娜和奥太美的队员开会。因为奥太美是一座技术含量较高的未登峰,所以,参加奥太美的队员明天到C1后要进行技术训练,然后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形势不容乐观啊!上奥太娜的队员也不轻松啊!明天登顶还要返回,强度可是比今天大多了。大家努力吧,为了靠近各自心目中的圣地!

天气突变—所有的挑战开始了5月3日,今天一大早起来一看惊呆了,昨日的灿烂已不存在,整个大本营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可是我们不是来欣赏雪景的,而是来登山的。天气像个顽皮的孩子给我们开了个严峻的玩笑,而且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天空没有一点阳光,而且还飘着雪花,最重要的是已经开始有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经左右权衡后,苏拉做出决定,登奥太娜的队员按原定计划冲顶,而奥太美的队员滞停大本营,在高山向导顾铭的带领下进行技术性训练。我们参加训练的共有七个人,被顾铭分为3组进行训练:我和唐哥、唐嫂一组,海豚和风风一组,张汉东和吉尼亚一组。漫天风雪,能见度很低,加大了我们的行进难度。唐哥在前、我在中、唐嫂在最后,雪坡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在绝望的努力中艰难的挣扎。脚下的痛没过脚踝,有的甚至到了小腿甚是耗费体力。由于三人的节奏不一致,一段后由唐嫂在前,唐哥在后,我仍然在中间。结组进行,结组讲的是团队协作的精神,要顾全大局,不能按着自己的节奏来。过了一段时间后唐哥实在不能适应我们的节奏,为了不拖累我们退出了结组,我和唐嫂结组。快到垭口时候,唐嫂开始觉得胸闷、想吐,是高原反应来了,于是唐哥陪唐嫂先下撤了。我到那口的时候,顾铭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了。这时俄罗斯小伙子吉尼亚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于是他也在一名协作队员的陪同下下撤。训练的人就只剩下我、张汉东、海豚和风风。刚开始是最基本的滑坠制动训练,接下来由顾铭和张汉东为我们演示七分之一救援,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救援系统,一般用于冰裂缝救援中。
见顾铭熟练的打好抓结,迅速切换保护点,安装上升器和两个滑轮组……系统安装好后开始演示救援。对于这么复杂的技术,我们只要观察,我们今天的重点是熟练的掌握过错点,使用上升器和下降器。在顾教练的指导下我们4人基本算是掌握了要领。回营的路上仍是漫天大雪,回到了营地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脸有灼热的感觉。原来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没有擦防晒霜。由于雪对紫外线的反射是100%,我的脸灼伤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仍然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登奥太娜的队员中只有2名没有上顶,其余队员全部登顶,登顶的队员个个被紫外晒伤的奇形怪状,整个队伍像一个大马戏团。又是一个热闹的夜晚,登顶胜利的喜悦与战胜自我的骄傲,交相辉应,奥太娜队员的登顶给我们队伍注入一剂强心剂,希望他们的胜利给我们带来好运气,能有一个好天气。

进军C1营地—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5月4日,清晨起来,雪倒是停了,可外面仍然是白雪皑皑,温度没有一点升高的迹象。这时苏拉作出了向C1营地挺进的决定,大家迅速收拾好行李后,我们开始了庄严而神圣的祈福会。祈福会由黑水最德高望重的喇嘛主持,为登山者祈求平安,我们的队员一一走上前接受祝祈福和哈达。祈福会结束后我们的队伍出发了。由于我们大本营海拔较低还处于森林茂密地带,且是阴面山,所以积雪的厚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平均的厚度都没过膝盖,有时候一个不留神,整个人就一大半地陷到了雪地里,真是耗费体力啊。
加之天气仍然不好,整个森林雾气腾腾的,能见度很低,看不清前方的路,只知道走过一个坡又是一个坡在等待,真是叫人绝望啊!当我们一群人马走出森林地带以后,突然爬回路转,眼前一片开阔,蓝天白云,一派灿烂,我们郁闷的心情雀跃起来。雀跃归雀跃,脚下的路却也并不好走。我们来到了大的碎石坡,石头上有不厚的积雪,踩下去很容易滑,加之石缝之间覆盖着积雪,增加了危险性,很容易让人陷进去……此时的风景却连日几天来最好的,晴空万里,我们在群山的怀抱中。变幻的云飞扬在天空,从灿烂到阴暗,从薄雾到深沉,一种让人落泪凄凉渗透着忽明忽暗的情绪。像斯洛夫斯基电影影星明艳而忧郁的女主角,眼神中暗涌的是孤傲、柔情和叛逆。
我按下快门记下这些绝色风景后,我们继续赶路。在穿过一片灌木林地后,来到了我们的C1,在群山之中的一片开阔平地。协作队员忙碌地搭建帐篷,午餐过后稍作休息,我们在顾铭的带领下开始了下午的巩固训练,苏拉则带领其他协作队员先行上山修路。我们今天的训练任务主要是攀岩、上升、下降和过弯点。我们的训练地是一块高约十几米的大岩壁,由顾铭先来给大家做示范,接着开始一个个地练习下降。大家都显得较强硬,这不由得让顾教练十分担心啊。修路的协作队员已化为岩壁上一个个橙黄色的小点,心中不由一颤,明天的冲顶难度不小啊,现在还是好好训练吧。晚饭后,苏拉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来开会,强调了冲顶的安全重要性和一切行动听指挥,以及明天的具体安排、路线概况。在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大家早早地入睡了……

冲顶-梦想成真5月5日,今天是靠近我心中圣地的日子,清晨4:30就起来了。穿鞋是我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一夜的寒冷,使鞋子具有了金属般的质地,坚硬无比,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进去,之后还呼呼地喘气。早餐很快在协作队员的歌声中结束,苏拉给每个人做完仔细的检查后,我们的队伍出发了。清晨的寒风刺骨,但天也出现了一丝的阳光,看来今天是个好天气啊,想到这里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苏拉却提醒我们不要走快了,要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一段看似简单的碎石坡,可能是高海拔的原因,让人气喘吁吁。1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协作队员修路的地方,昨天他们一共修了500米的路,都是在地势险峻的悬崖峭壁上,我霎时觉得自己没有退路,甚至有点害怕。苏威再一次给大家强调了安全隐患问题后,由顾铭先走、我第二。开始借助上升器行走了,开始了真正意义的登山,我们这一段的攀登属于泥土岩石地带(高差约100米)平均坡度为45°—50°.没有出现我预期的好天气。天空中反而开始飘洒着雪花,能见度也开始降低。臂很松,一不小心就陷下去一大截。开始小段的攀岩的岩壁上结着薄冰,脚一上去冰就裂掉了,让人心惊胆战,终于切身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如履薄冰”.第一段结束后,已经觉得自己比较累了。这时我们滞留在一个雪坡上由协作人员和顾问在前方修路,打保护。在后方,我们已有3名队员因体力不支而下撤了。大约10分钟后,我们继续前进,现在只剩下连我在内的4名队员和三奥雪山协作队的队员开始第二段的攀登。第二段为岩石积雪,坡度为60°左右,垂直高差也到300米。此时为了合理分配我的体力,我开始续着步伐前进,无论如何,也要走到25步休息一次。头脑也要清醒,过弯点的安全一定要注意,这时每翻过一块大的岩壁对我都是一个大的挑战,我是不会放弃的。在海拔4700米以上攀岩是不可想象的,手指强硬,穿着高山硬靴,平时的攀岩技术的正常发挥受到严重的影响。雪也越下越大,队伍的速度逐渐慢下来了。这时我们惊喜地看到一大群野盘羊在奥太美的悬岩上注视着我们,足有七、八十只,场面很为壮观。可是我们已没有多余的时间欣赏盘羊的英姿了,因为此时已是下午2:30分了,第三阶段烟囱的攀登开始了,坡度为70°,30米。可别小看这短短的30米,它可是耗费你大量体力。顾名思义,烟囱路就是像烟囱一样有一个凹槽,里面积雪很深,每一步都是艰难的行走。过一块方岩石休息时,已是3点过了,这时苏拉作出了我和另一名女队员下撤的决定,因为我们继续上的话太危险,而且会影响大家的下撤,我们在接近5200米的高度停止了奥太美的攀登,希望我们的队友在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能顺利登顶。我和海豚分别在两名协作人员的陪同下,返回C1营地。下午4:50,对讲机里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的队伍成功登顶,完成了未登峰奥太美的攀登任务,整个C1营地瞬间沸腾起来,激动、骄傲、自豪……各种情绪混杂于每个人的心中。最先返回营地的是顾铭,此时天已经黑了,协作队员以过硬的技术和超人的胆识,在下撤过程中收回所有的路绳和登山器械。此时连久经沙场的协作队队长苏拉都有激动的想哭的冲动。
后来听顾铭描述,在第四段的横切路面,一边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坡度接近垂直。第五段的攀登路线的80°有70米,攀登难度更是达到5~8.第六段为坡脊,非常艰险,有600米左右,最后才是顶峰。真不容易啊!横切路段——晴空万里5月6日,今天每个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在中国未登峰一座座被外国登山者征服的国际潮流下,我们是国人骄傲。老天也为我们高兴,露出了最灿烂的笑脸。在无限风光中,我们踏上了征途。顶峰离得不远,生死也在一念之间。100米的水平距离,世界短跑名将可以在10秒之内跑完。可是在雪山上,100米的高差,却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只是这个分界线并不清楚,它可能存在于1至100米之间的任何一点。

我终于知道,这就是雪山,它很美,也很残酷。面对雪山,有人匆匆走过,有人久久徘徊舍不得离开。

我为什么来奥太美,这也许就是来自雪山的难以抗拒的魅力吧。尤其是在队友之间,存在着一种浓厚的、很微妙的情感,在雪山、在生命的悬岩上,十几颗滚烫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抱成一团,这样的一个场面,是有关迎难而上,有关挑战自我、有关生命。

也许当艰苦危险不再成为你心理上最大的敌人,这时,雪山才真正成为可以印证浪漫的地方。每每离顶峰就差一步的期待,有狂喜、有梦想、有冲动还有那抑制不住的颤抖的腿。但是真的每次我都一样地激动万分,却从没有放弃过,因为在爱山的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自然的山峰可以登到顶峰,但人生的山峰却永无止境…人生有限、攀登无限”!

"自然的山峰可以登到顶峰,但人生的山峰却永无止境”.
愿每一位热爱生命的人都能到达山的顶峰亦能到达人生的顶峰

行走于梦想与荣誉之上—未登山峰奥太美登山日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