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领国一元化”究竟是什么呢?

2023-10-01 16:04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本鬼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都提到,日本战国时代的时代主题和历史趋势是“领国一元化”。日本战国时代的几乎所有事件都是围绕“领国一元化”发生演变的,“领国一元化”最彻底的战国大名最终统一日本。那么所谓“领国一元化”究竟是什么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由于生产力水平、地理环境等等原因,日本虽然全面向中国学习,但没有建立真正的中央集权,也没有发展出庞大的小农阶层,土地逐渐被贵族们控制。到了平安时代,日本的土地基本上被众多的封建庄园控制,而控制封建庄园的武士阶层也以此成为日本社会的主导阶层。

正因如此,以庄园经济为主的日本武士豪族在地方拥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点在室町时代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就连室町幕府将军不过是武士豪族的“盟主”而已,就更不要说幕府在各令制国任命的守护了。当幕府衰败之后,幕府任命的很多守护立刻就被治下的豪族“下克上”了。

除了武士豪族之外,宗教(如寺庙神社)、商人(如座)也都拥有很强的独立性,控制着大量资源。室町时代后期,日本还出现了名为“惣村”的自治村落(如忍者、海贼、工匠村)。可以说战国时代之前的日本可谓到处都是“国家”,很多地方大名都做不到在领内实行集权。

然而日本战国时代出现了两个重大变化:第一,这种遍地都是“国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座严重阻碍了商贸流通、庄园严重阻碍了土地的开发和使用效率;第二,随着“下克上”和战乱的大规模爆发,武士大名既要加强权力应对内部威胁,又要集中资源以应对战乱。

于是一些有眼光的大名在日本战国时代初期就开始削弱乃至消灭领内各方势力的独立性,比如将领内主要资源(如土地)的控制权集中于大名一家,将独立性较强的豪族改造为独立性较弱的封建官僚,将之前不受控制的势力(如宗教、商人)纳入大名主导的统治体系等等。

后世将这种削弱乃至消灭领内各方势力的独立性,将控制权集中于统治大名一家的改革称为“领国一元化(也称一元知行、一元支配)”。“领国一元化”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主题,而推动“领国一元化”的大名就被称为“战国大名”。

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大趋势“领国一元化”究竟是什么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