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贝罗女巫(保罗·柯艾略著)

前言:
我在B站搜索了很久也没有看到关于这本书的简介、书评以及读后感等,让我感到些许诧异。既然没有,我就想来宣传一番此书——《波多贝罗女巫》
简介:
主人公雅典娜原是一弃婴生长于富商家庭中,是位平凡的女性,因为对心中爱与自由的解放,由此变得不平凡。她通过对舞蹈以及书法的领悟而进入迷狂之境,在她的导师(黛德丽·奥尼尔,又名埃达)的引导下开始信仰“母亲”——心中的神。在一次次的尝试之下逐渐领悟到真谛(人权的解放,以及爱与自由的追求),最后“身死”的故事。
书评:
老实说,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作品,它虽说是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去描摹雅典娜,却是在各色人物话语中逐渐对其形象清晰起来,不是以记述雅典娜去做什么为主,而是记述他人对她的回忆、评价,让我觉得耳目一新,在经过各色人物的描述后,故事竟然会被完美的承接起来,没有突兀,没有模糊,连雅典娜的形象都未有多大的变化。加之书中又有很多引人深思的语句,其中不乏有对人性的感悟,对世界真实的反馈。
例如在书中的高潮部分(我自己认为)中,雅典娜带着儿子维奥雷尔(那时孩子还在襁褓)去圣殿领取圣体,而遭到拒绝,理由是圣体不能让离过婚的人领取,在原文是这样写的或者说吉安卡洛·方塔纳神甫这样说道:
“但她不肯动。我做了一个手势,让后面的人挪到边上。我接着发放着圣体,直到最后一位教民领了圣体。还没来得及返回祭坛,就在这一刻,我听到了那个声音。
这不再是那个用歌声赞美圣母的女孩的声音。不是那个曾和我谈过她的计划,告诉我在学习圣徒生平时所受到的感动的女孩……”



在这一章中雅典娜彻底地绝望,但也确立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将儿子抚养成人。又借由神甫之口表达对基督教的腥辣讽刺。
这样的语句在文中是屡见不鲜,随意翻开这本书,都可以看到许多这样道理之句。所以我就只提以上一例。
作者是高明的。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飞的世界,他选择了“女巫”的故事,这故事没有奇幻,却颇有引力,吸引着读者一段一段读下去。神的存在,或许连作者都心存未知,但他知道,所谓“神”不过就是释放了束缚的自我。没有谁可以拯救你自己,唯一可以信赖的只有自己,主宰自我命运的,不过就是自我,只是有时,我们的牵挂太多,千丝万缕,如蛛丝搬将自己捆得牢牢,悲剧的诞生,也就不可避免。
摆脱束缚,忘记规则,返璞归真,方可感受到真正的乐趣。
所以雅典娜说:

以下是文中金句:
P51
“我宁愿接受自己的孤独,如果我现在逃避了孤独,那么将来我再也不可能遇上相依相守的人。我发现当我们越与孤独针锋相对之时,孤独的感觉就会越发强烈,但是当我们忽视它的时候,它便虚弱得可以忽略不计。”
P54
“陶醉是一种从自我中跳脱的能力,跳舞却是一种让人上升的方式。让人发现新的维度,并且不失去与身体的联系。通过舞蹈,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和谐地共处。芭蕾舞者总是踮起脚尖,因为她们在接触到地面的同时,也抵达了天空。”
P27
“听人说只有拥有文凭,才能够在生活中得到提升。这样,这个世界便不会有好的花匠、收藏家、面包师、石匠和作家。”
P62
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以及无数的瞬间。我们应该觉察到每一分钟的消逝,我们应该把每一分钟利用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上,或者利用它去思索生活。如果我们放慢速度,那么时间就会拉长。当然,洗盘子的时间也会拉长,户头金额的增长时间也会拉长,还有信用的积累以及本票的计算等等,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用这些时间来想想快乐的事情,让我们的生命得以拉长呢?”
P72
“只有具有优雅的姿态,书写才会变得完美。生活也是如此:在摆脱掉一切冗余之后,人们才会发现简朴与投入:姿势越简单朴素,实际上越美丽优雅,尽管最开始的时候非常难受。”
P99
“在我死后,请将我站立着掩埋,因为我跪着活完了一生。”
P107
“不是我们拥有土地,而是土地拥有我们。”
P117
“我不再寻找幸福,而人们却一直告诉我这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为什么我不能冒险踏上那条其他人不敢走的路呢?”
P118
“总之,什么是幸福呢?人们说,是爱。但是爱从未带来过幸福。恰恰相反,它是痛苦,是战场。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们问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真正的爱来自陶醉与煎熬。”
P137
“不要尝试在任何事情上说服别人。如果你不知道,那么可以去问别人或者自己去研究明白。不过,你这样做的时候,应该像一条河一样,安静地流淌,投入一种更强大的力量的怀抱。要去相信,你要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P138
“洗碗的时候,请祷告吧。毕竟你还有碗可以去洗,所以应该表示感谢。”
P238
“爱不是习惯,不是承诺,也不是负债。不是爱情歌曲教会我们的东西——爱就是爱。这是雅典娜,或莎琳,或哈吉娅·索菲娅的遗嘱:爱就是爱。爱没有定义。去爱而不要问太多。只是去爱。”
本文引用:
豆瓣用户:
喂,是念念啊《女性视角的爱与自由》2017-09-13
小Q《他的故事》2010-04-07
大白的老婆《笔记》20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