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遭受痛苦与创伤后的四种本真姿态——其中两种目前尤为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齐泽克《性与失败的绝对》中他提到的四种面对创伤与痛苦的本真姿态,对应于性化公式的四个公式(即人类被爱欲系统/四条爱欲的底层代码所宰治而成为女/男性)
●第一种是:伦理化/拒绝道德化(拒绝他人把这个创伤性的事件伦理化,拒绝共同体的那种妥协的认同,并把它作为一个绝对化的至高的事实承载下来,这是安提戈涅式的姿态)
齐泽克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
两个女合伙人开了一家女子学校,然后一个小女孩撞见了她们在做什么(其实并没有在做任何事)并告诉了她的祖母,他的祖母便以为她们是同性恋而举报了她们。结果经由这一举报,一个女合伙人反而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深深爱着另一个人,然后她就受不了(因为她以为她们只是合伙关系,两个人一起办女子学校是为了女性的独立自尊)接着去找那一个合伙人及她的男朋友协商,最后在这种道德化的创伤下那个合伙人的男朋友跑了而她自己也选择了自杀以逃避这个创伤性的现实。存活下来的那个女孩子就坚持不把这个事件伦理化并以一种忍辱含垢的方式活下来。后面一切误会澄清了,在那个合伙人的葬礼上那个祖母就向存活下来的女孩子道歉,但被她以坚决的姿态拒绝了(因为一个人出于无法容忍这种错误所造成的伦理化的激烈的痛苦而道歉,本身是一种得道德化非常虚伪的姿态。)在这里这个女孩以一个十分坚强的姿态拒绝了所有对这个事件的道德化而实现了本真的行动。
●第二种是:世界化/进入到绝对地沉浸与准备当中(与天地独往来)
齐泽克又举了个例子:
有一个走钢索的大师为了实现走双子塔的壮举,花了多年的时间作了长期的谋划(在这个期间他全身心的沉浸在这个准备当中,为了研究怎样把钢丝走好,把东西运上去...几乎成为了一个建筑学家,气动力学家,气候学家....即完全地沉浸在一整个自己构造的目的论体系中)在最后走钢丝的那几分中,他的内心极为平静,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自己,他就是世界本身。在这里这个大师完全地把自己世界化,完全地克服了自我中心性而实现了本真的行动。
●第三种是:完全地形式主义/仪式化
齐泽克又举了个例子:
两个失独父亲为了摆脱失去孩子的创伤,而进行一种自知无意义的纯粹的形式化的仪式,最后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了。在这里这种形式越是为你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无意义,越有作用,因为在辩证法这里,创伤它的最本质性的内部是仪式性的/一个回溯性建构它的内容的纯形式。当意识精确的切中到形式本身的荒谬性时,我们可以从生存论的创伤当中解脱出来,可以使得受到创伤性应激障碍的符号学结构得到重新地整饬。越无用,越有意义。
●第四种是:把共同体本身编入一个罪疚链条中,“没有人是无罪的!”/共罪化
齐泽克又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剧作家编了一个剧,一方面这个剧情本身写的是一个正义的间谍/无辜的人被不正义的纳粹所鞭打。另一方面这个剧在表演形式上演员要被导演所折磨,在这个情况下,那些观众看客就会过来欣赏别人的受虐/一个无辜者被邪恶者伤害,然后这些观众看客就可以来同情受虐者宽恕邪恶者,榨取道德价值从而得到满足。最后这个导演让演员直愣愣地盯着观众,令这些自以为清白的看客也认识到自己的虚伪。在这里这个导演通过一种(爱欲辩证法的方式)拒绝道德化丶绝不低头的姿态将那些置于道德高低的代表中立客观的看客拖下水,从而实现一种平等。
回顾一下拉康性化公式→男性性:①一切都服从符号学规则(菲勒斯)②但是有一个例外 女性性:①没有例外 ②没有东西不服从符号学规则(菲勒斯)。所以女性性的①对应伦理化姿态丶②对应共罪化姿态,而男性性的①对应世界化的姿态丶②对应仪式化的姿态
世界化意味着学习
仪式化意味着技巧(能通过一种技巧降服自己,从致命的创伤中缓和过来)
共罪化意味着平等/勇敢(不要装成自己是什么好货,你的位置也是从这个世界中涌现出来的)
伦理化意味着忠诚。在现在这个环境下,世界化与仪式化的姿态非常重要,一切在于要努力地去构造一个世界化本体论的理论体系,并最后能克服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