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周 易 筮 仪

2023-03-21 14:52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筮室之设置及占筮之礼仪

 

1 . 选择环境整洁、门户南向之处所为筮室,室之中央放置一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之几案。

2 . 将占筮用蓍策五十根,先用浅红色丝巾包妥,再以黑色之囊袋收存,放置于竹制或木制之圆形蓍筒中。圆筒之直径约三寸,长度与蓍草相当,下半为底,上半为盖,固定放置于几案北边另设之圆筒台上。

3 . 于几案中间之北,与圆形蓍筒南面之间,安置一木格子,以为蓍策演绎分类放置之用,其规格为纵高一尺,横长三尺五寸,中间以木板纵向格成五格,其中两大格为一尺见方,置于几案中间,以便四十九策分而为二放置之用;其西至几案边尚有三小格,各宽约五寸,以便蓍筮三变归策之用。

4 . 于木格子之南置一香炉,香炉之南置一香盒,每日烧一炷香致敬。香炉之东上方置笔、墨、砚台及黄漆板各一,以便纪录之用。

5 . 将有占筮之时,则洒扫筮室,拂拭几案及用品,砚台注水磨墨。主筮者,斋戒沐浴,整洁衣冠,面向北方,清洗双手,焚香致敬。

6 . 若请人代为占筮,则主人焚香致敬之后,稍退两步,面向北方站立,而主筮者进而立于几案之前,位稍偏西,面向南方,接受请命。主人直接明述所占筮之事,而主筮者允诺所请。主人退还右方旁位,面向西方而立,主筮者则右移正位,面向北方而立。

7 . 筮仪之始,主筮者以双手捧起蓍筒盖,置于香炉西侧,再从蓍筒中取出蓍策袋,将解去之囊袋及丝巾,置于蓍筒东侧,以双手持五十根蓍策,于香炉上行熏香之礼。口中祷告曰:祈求您伟大之筮神有所指示,祈求您伟大之筮神有所指示,兹有某职衔(或住所),某人(姓名),今以某事(详述占筮事由),未知可否,疑问难解,因此请示于伟大之神灵,期盼将此事之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明白告知。

8 . 占筮礼毕,仍将蓍策以丝巾包妥,再以囊袋收存,放回圆形蓍筒中,取蓍筒盖盖好,并收拾笔、墨、砚台及黄漆盘,再度焚香致敬而退。若请人代为占筮者,则由主人焚香致敬,并向主筮者拱手行礼而退。

 

成爻设卦之步骤

 

1 . 占筮时成爻设卦之步骤,系辞有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歳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兹依其步骤,详述如下:

2 .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从五十根蓍策中取出一根放回蓍筒中,而实际用以占筮者四十九根。  ◎大衍,无穷演绎也。

3 . 一变四营:

(1)第一营:分而为二以象两:以双手将四十九根蓍策,随意分而为二,置于木格中之两大格内。  ◎象两者,所谓太极生两仪,即如分开天地、阴阳也。

(2)第二营:挂一以象三:以左手取左大格之全部蓍策,持于手中,另以右手取右大格之蓍策一根,夹挂于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  ◎象三者,即象征天、地、人三才也。

(3)第三营前半: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将左手之蓍策,以右手每四根一组分而数之,将数过之蓍策,归回于左大格,最后所剩余之蓍策,则是或一根、或二根、或三根、或四根。  ◎揲,音蛇,分而数之也。  ◎象四时,即每四根一组,象春夏秋冬四季合一年也。

(4)第四营前半:归奇于扐以象闰:将左手所剩余之蓍策,夹挂于于左手无名指与中指之间。  ◎奇,零头,余数。  ◎扐,音勒,手指间。  ◎闰,指闰月。

(5)第三营后半:五歳再闰:如前半营,以右手取右大格之蓍策,以左手分而数之,并将数过之蓍策,归回于右大格,而所余之蓍策,左一右必三,左二右必二,左三右必一,左四右必四。  ◎五歳再闰,谓五年之间有两个闰月。

(6)第四营后半:故再扐而后挂:将右手所剩余之蓍策,夹挂于于左手中指与食指之间。合左手一挂二扐之蓍策,不是五就是九,置于木格子之第一小格,是为一变。五因其含有一个四,故为奇数;九则含有两个四,故为偶数。产生奇数之情况有三种;而产生偶数则仅有一种。

(7)一变四营之后,合两大格之蓍策数有两种情况,一为四十四,一为四十。

4 . 二变四营:

(1)再以双手取左右两大格之蓍策而合并之,其数或为四十四,或为四十。

(2)复经四营如第一变之过程,其左右手分别数过所余之蓍策,左一右必二,左二右必一,左三右必四,左四右必三。

(3)合其左手一挂二扐之蓍策,不是四就是八,置于木格上之第二小格,是为二变。而其产生奇数、偶数之情况各有两种。二变四营之后,再合两大格之蓍策数有三种情形,或为四十,或为三十六,或为三十二。

5 . 三变四营:

(1)再以双手取左右两大格之蓍策而合并之,其数或为四十,或为三十六,或为三十二。

(2)复经四营如第二变之过程,其情况与第二营完全相同。合其左手一挂二扐之蓍策,不是四就是八,置于木格上之第三小格,是为三变。

6 . 三变完成,可得一爻,将其爻之性质纪录于黄漆板上。十八变完成,则一卦于是设立。

 

本卦与之卦之设立

 

1 . 三变而成一爻,其爻之阴阳性质,应视三变后所挂扐及已数过(即木格子中三小格及两大格所存)之蓍策数而定。所挂扐之蓍策数,五、四为奇数,八、九为偶数,其爻之纪录情况有四种,分述如下:

(1)所挂扐之蓍策数为三奇数时,其和为十三根,则已数过者为三十六根(数过九次),是为老阳,其画象为□,读为重。

(2)所挂扐之蓍策数为两奇一偶时,其和为十七根,则已数过者为三十二根(数过八次),是为少阴,其画象为 --,读为拆。

(3)所挂扐之蓍策数为两偶一奇时,其和为二十一根,则已数过者为二十八根(数过七次),是为少阳,其画象为-,读为单。

(4)所挂扐之蓍策数为三偶数时,其和为二十五根,则已数过者为二十四根(数过六次),是为老阴,其画象为 ×,读为交。

2 . 十八变而成一卦,可就一卦中六爻之变动情况,而占断事情之吉凶。

(1)原十八变所得卦形,称为本卦。又凡遇老阳、老阴者,无论几爻,均使阳变阴、阴变阳;而少阳、少阴不变,则所变之卦形,称为之卦。占断时,依据本卦与之卦产生变动之情形,取用指定之卦辞或爻辞,辨明其义理,以明吉凶祸福之情形。

(2)兹将占断取用卦爻辞之方法,列表说明之:

 

卦爻变动情形

占断取用卦爻辞之方法

1

六爻皆静而不变

以本卦之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2

其中仅一爻变动

以之卦动爻之爻辞为占。

3

其中有二爻变动

同阴同阳时,以之卦居上位之动爻爻辞为占。

一阴一阳时,以之卦阴爻之动爻之爻辞为占。

4

其中有三爻变动

不论阴爻阳爻,以之卦中间动爻之爻辞为占。

5

四爻变动两爻静

以之卦居下位不变之静爻之爻辞为占。

6

五爻变动一爻静

以之卦不变之静爻之爻辞为占。

7

六爻皆变动

干卦以用九爻为占,坤卦以用六爻为占。其余六十二卦,以之卦之卦辞为占,并参考彖辞。


古代周 易 筮 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