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古要吃苦,地理不讲理。学问不是坐出来的

2023-09-07 11:45 作者:万古书店  | 我要投稿

刘建国:《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六章 考古GIS研究 P104 缓冲区分析

发源于万安山的小型河流众多,聚落基本上都分布于这些小型河流两岸600米的缓冲区内。邙山南坡的一些小聚落也是严格地遵循着这样的规律。邙山南麓与洛河之间平坦地带上的自然河流现在已经无法确定,但这里的聚落基本上都是位于邙山南坡冲沟的下游,应该分布于连接这些冲泡的小型河流两侧600米范围之内。洛阳盆地中二里头都城遗址应该位于当时的洛河(或伊洛河)北岸,这可能是国家形成之后,人类生存能力提高的一种标志。人们可以从山坡上走下来,在较大的河流岸边修筑城池,使自身的生存有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具备了较强的应变环境变化的能力。于是,人们可以长期地生活在这里,使二里头文化繁荣昌盛。
--------------------
万安山,又称大石山、玉泉山、石林山等,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与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交界处,海拔937.3米。山在层峦叠嶂中巍然耸起,东接嵩岳,西达伊阙,共同构成洛阳南面的屏障。相传唐僧取经东归,回缑氏老家探亲,途经此处歇息,因这里安静无忧,因此得名“万安山”。

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又名北邙、芒山、郏山等,海拔300米左右,为黄土丘陵地,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邙山是历代帝王贵胄、显赫人物都趋之若鹜的葬地,汇集古代墓葬数十万座,素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

二里头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考古要吃苦,地理不讲理。学问不是坐出来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