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3 (2)

2021-03-17 07:15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豆粉蝶属 Colias sp.

    当你查了一个小时都没搞明白一只幼虫是个什么蛾子的时候,它可能就不是个蛾子。

    为什么它不能是菜粉蝶?因为这个寄主植物是豆科的百脉根。

方裙褐蚬蝶 Abisara freda

    体型较大的蚬蝶,我还以为是个什么眼蝶。

    本种在当地较为常见,与很多其他蚬蝶科物种一样,它不太警觉,因此可以靠近拍摄。

大紫琉璃灰蝶 Celastrina oreas

    只靠背面图片很难将其与琉璃灰蝶区分开来,但实物比琉璃灰蝶大得多,所以我对这个鉴定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常见,聚集在小路边的水洼上喝盐水。鳞翅目的鳞片是长在翅膀上,而非简单附着的,除非用外力破坏,其实不容易脱落。

纯灰蝶 Una usta

    体型很小的灰蝶,图中的叶子是白车轴草,不难看出比例。

    从拉丁名的长度就能知道,这是一个描述比较早的种类,分布较广,但因为长得太不明显,记录不太多。

直纹蜘蛱蝶 Araschnia prorsoides

    比较常见的种类,与曲纹蜘蛱蝶的差别很明显。

    四五年前我曾经记录过,不再重复。

黄点黑斑蛾属 Soritia sp.

    存疑,幼虫真的一头雾水,不过定到科还是问题不大的,不会有人觉得它是刺蛾吧。

    我对它的了解不多,没有太多可以介绍的东西。

绿刺蛾属 Parasa sp.

    存疑,刺蛾科邪门东西太多了,各种奇葩层出不穷,真的顶不住。

    颜色比其他绿刺蛾深得多,体表的毒刺也比较少,除了特定突起处之外,其余部分几乎没有刺。

大袋蛾 Eumeta variegata

    种类不确定,但袋蛾科是没问题的。生活在不同生境的袋蛾会利用不同的材料筑巢,因此,我认为巢穴材料不是一个可靠的辨别标准。

    特殊的生活习性使得袋蛾无法用腹足行走,虽然强化了伪装和防御,但降低了运动能力,碰到开罐高手就只能坐以待毙。

西藏草蛾 Ethmia ermineella

    草蛾属的配色基本都是白底黑斑,不同种类黑斑的大小、形状都有所差异,本种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水滴形黑斑。

    幼虫取食紫草科植物,紫草科一般是野草,所以它不算害虫。

谷蛾科 Monopis longella

    比较常见的谷蛾,拟态鸟粪。

    谷蛾科的一些种类是仓储害虫,偷吃粮食,但本种似乎没有危害仓库的记录。

    分布较为广泛,我似乎在北方见过类似的种。

日本黄谷蛾 Opogona nipponica

    前黄后褐,与桃举肢蛾相似,但后者后足特化,不难区分。

    这个种相当常见,国内大多数地方都有分布。

榆花翅小卷蛾 Lobesia aeolopa

    形态正常的小卷蛾,前翅中部有一个明显的银灰色斑块。

    以榆树等植物的树叶为食,但不钻蛀木材,问题不大。

绢蛾科 Landryia sp.

    存疑,按照我的直觉,谷蛾科或麦蛾科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但是美国人记录的这个属在下唇须和前翅斑纹方面与图中的物种过于相似。考虑到美国那边负责鉴定的是专业的分类学研究人员,我觉得还是应该参考一下。

丽细蛾属 Caloptilia sp.

    令人迷惑的类群,前翅斑纹的变化非常诡异,有些种类只能用生殖器或DNA鉴定。国内记录最多的茶树丽细蛾可能是几个相似种的缝合怪。

红草斑细蛾 Calybites phasianipennella


    斑纹独特的细蛾,分布广泛,西至欧洲,东至日本。

    无害的野生生物,虽然体型很小,注意观察的话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3 (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