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是母子之间第一次理想化的破灭
小孩什么时候最可爱?
小孩刚出生头几个月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没有思想不会交流,每天都一脸无辜地躺着嗷嗷待哺,但他们嫩藕似的身体,粉团似的脸蛋,萌萌哒的表情,是可爱的。
小孩长牙齿的时候,哈喇子流的到处都是,看见什么都想啃一口,待小乳牙长出来一两颗,对着你咧嘴一笑,这样子也是极可爱的!
小孩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颤巍巍晃悠悠的,像一个大笨鸭子,偶尔摔个屁股蹲儿,小嘴一咧,哭了,笨拙的样子也是可爱的;音乐放起来的时候,她跟着音乐胡乱地扭着屁股,挥舞着小手,摇晃着脑袋,简直可爱透了。
小孩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口齿不清,说着囫囵吞枣似是而非的话,支离破碎的表达,也是可爱的。等她再大一点,她开始对着说各种甜言蜜语,妈妈,我好爱你呀,妈妈,我好想你呀,时不时钻进你的怀里撒娇,伸着小手求抱抱,你上班的时候她哭得一眼鼻涕一把泪,妈妈不要离开我,我不要你去上班……哎呀妈,这时候可真是可爱的不要不要的!
小孩两三岁的时候,扎着萌萌哒的小羊角辫,小短腿跑的溜溜的,你在后边一边追着她,一边喊跑慢点跑慢点,你看着她的背影,觉得也是可爱极了。
…………

这一点一滴,都让老母亲觉得充满幸福感,你心里想,怪不得都说孩子是天使,真是可爱的不得了啊。于是你盼望着她快点长大,你以为她会的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可爱,且会一直可爱下去……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错了,她有了思想有了个性,也变得越来越气人!她开始学会跟你斗嘴了,学会跟你置气了,学会搞各种破坏了,学会撒泼打滚无理取闹了,你经常头疼不已,气极败坏,血压飙升,忍不住大声对她说话,忍不住想要打她屁股的冲动,你突然惊觉,啊,我也有今天?不是说好了要做一个温柔慈祥的老母亲的吗?可是啊可是,这天使宝宝,什么时候就变成一只小恶魔了吗?
做母亲前,甚至在孩子三岁以前,每当我在路上看到一脸凶神恶煞的母亲在大声呵斥孩子的时候、看到一边快步走一边抱怨着拖行着慢吞吞的孩子的时候、看到母亲把孩子丢在路边假装大踏步往前走的时候、看到母亲对孩子的哭泣一脸冷漠无动于衷的时候,我都生气又心痛,觉得她们可真是糟糕啊,甚至怀疑这孩子不是她们亲生的!我都忍不住冲动想要过去给她们讲讲心理课。
做母亲前,我也常常回想起小时候母亲的暴脾气对自己带来的伤害。
是的,很多人长大后,都会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对自己的伤害,比如哪一次不理解自己,骂了自己甚至打了自己,耿耿于怀到今天,很多人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妈妈都有些难以言说的失望。

可是直到今天,当女儿到四五岁时,我开始明白,妈妈对孩子有时候也会失望的!正如母婴关系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所说的,母亲对孩子也是会有恨的。
比如说她有时候就是毫无理由地任性不听话,比如说你怎么做也无法让她理解你,比如说她有时候会对你说很伤人的话,比如说你工作一天,她半夜醒来要去厕所,你问她需要我陪你吗?她说需要,你撑着疲惫的身体,顶着鸡窝头爬起来陪她去厕所,她却不满意,非要你到楼下给她拿小时候的马桶,你有些生气,给她讲道理,这么晚了我们就在楼上尿,妈妈把着你尿可以吗?然后她开始哭,我不要给你睡了,我要给阿姨睡!那一刻你感觉自己特别像个后娘,不得女儿心的后娘,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故事里那种恶毒的后娘,你叹口气的功夫,她变本加厉地哭嚎:“我明天不要去上学了!”,我的天呐,现在的小孩都是这样吗?动不动拿不上学要挟你!我在工作中,经常接待那些不上学的小孩,让父母焦虑不已,想不到,这么快,我就有今天!
原来我总是想一定是父母哪里做的不够好,让孩子变成这样,而此刻我对那些妈妈产生了深刻的共情,妈妈还是那个妈妈,天使小孩不知道怎么突然就成了这种任性胡闹不讲理的恶魔小孩!
原来我以为别的妈妈不懂教育,而到自己身上,也是无能为力的,曾经教给妈妈们的各种方法都试过。比如增加陪伴时间,带她们去她们喜欢的商场、游乐场、图书馆;比如放学后陪她去小区广场上像个傻子似的疯玩那些幼稚的游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各类角色扮演游戏;又比如在家里陪她们玩幼稚的扑克牌,还假装自己输掉;比如说增加亲密接触,亲亲抱抱举高高,晚上搂住她们温柔地抚摸着身体,说说心里话;比如积极关注,看见她们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肯定和赞美,做的不好的地方淡化处理;比如说尊重和平等,与她们充分地共情,倾听她们的需要……然而各种方法试过来,只不过多了一个无法无天变本加厉的小孩!

你以为孩子再大一点,懂事了就好了,这当然是妄想,孩子越大越叛逆越不服管教,四五岁的小孩叛逆的方式是一哭二闹撒泼打滚,八九岁的小孩是摔桌子砸板凳,搞各种破坏;十二三岁的小孩是打架斗殴,沉迷网络;十五六岁的小孩是拉帮结派,厌学弃学,再大点可能就是自残自伤,离家出走……
时代不一样了,原来的小孩不听话,你打一顿骂一顿就老实了,而现在的小孩,你又不能打她骂她,被吵一句就要跳楼割腕的小孩多了去了,真是吓死个人!这几年心理咨询的同行们,接待的最多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小孩,他们的父母精疲力尽无可奈何揪着头发或流着泪感慨自己的失败。
哪个父母不曾有被孩子气的想要大哭一场的时候呢,但又告诉自己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脆弱,否则会加重她的心理压力,把妈妈不能消化的情绪转加到孩子头上……但是,即便你不打她不骂她,你的失望你的愤怒你的厌烦,也会透过你的眼睛你的肢体你的音调整透露出来,孩子当然能够感受到这些,她在这些细节中,便受到了伤害。

就像我家大宝,有天哭着对我说,我不想长大,还想回到小时候,那时候妈妈说我乖也不吵我,现在妈妈都凶我,你都不记得我小时候的好了吗?
嗬!我小时候可没这口才和胆量,居然给我秋后算账?
话说回来,何尝是她,我也怀念她小时候啊,怀念她婴儿期滑溜溜圆滚滚的身体,躺在那里啥也不会,但对我一笑,我的整个世界都灿烂了!怀念她的口水亲我一脸,但我却高兴的像个傻子!怀念她第一次叫妈妈,我整颗心都融化了!怀念她姗姗学步时,扭着小屁股跳舞时的蠢萌,怀念她牙牙学语时的可爱,怀念她天真而甜蜜的情话……我以为她长大会越来越可爱,但真的会越来越可恶,直到有一天我恨恨地说,你要把我弄死啊!说完后我一愣,想起了我亲妈在我小时候常说的原话是,我非要死在你手里!直到有天我无奈地说,你要再这样今晚下班我不回来了!才想起我亲妈那句,你要这样我就远走高飞不要这个家了。
风水轮流转,时隔多年,我终于成了同款妈妈。也许生儿育女,就是为了隔着时空体会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也许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妈妈的行为,体谅她的不完美,她已经倾尽全力,做了她意识范围内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妈妈,即便如此,长大后也免不了孩子们的怨怼和不满。那一刻我有点释怀和原谅母亲对自己的某些伤害,怪不得很多人都是有了孩子后开始理解父母的。

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她无法跨越时空来理解父母,在这个当下,能改变的只是父母。
夜深人静,我也不由得反躬自省,到底是自己变了,还是对她的要求高了呢?也许小时候之所以觉得她可爱,是因为那时候无欲无求无条件地爱吧,哪怕她拉你一身,你也笑得合不拢嘴,哪怕她不好看,你也觉得她最漂亮;哪怕她很普通,你也觉得她最聪明……而现在你开始希望她懂事、听话、讲道理,希望她不给你添乱,希望她独立,希望她聪明……
是的,妈妈觉得孩子变了,是因为对孩子要求高了。孩子觉得妈妈变了,也是因为觉得,妈妈要求高了。可是,这个世界上,我们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对一个长大了的孩子,无条件的爱呢。
当孩子长大,母亲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孩子的可恶和养孩子的无奈,孩子也是从这个时候,意识到妈妈的残忍和世界的残酷。
他们彼此对对方的失望和怨怼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很多个时刻,母亲们身陷忙不完的工作,处理不完的家务,解决不完的难题,在生活与生存的夹缝里,打量自己,看着越来越走样的身材,越来越稀疏的头发,越来越垮掉的脸,越来越深陷的眼窝,有一种无处言说无处可解的深深的倦怠和无奈。不由得内心绝望的哀嚎,老母亲我已经这么累,你怎么就不能懂事一点呢?我到底怎么样做才对才好呢?
也有很多个时刻,孩子抽泣着,觉得妈妈不再爱她,她那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哪儿去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一种本能的自私,希望自己永远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围着他转。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不能为所欲为,他不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他对这个世界理想化的第一次破灭。
当然,这不仅是孩子的破灭。孩子长大,是母子(女)之间,彼此的理想化的破灭,孩子经由这种破灭,走进成人的残酷世界。而母亲,经由这种破灭,知道用尽浑身解数,自己终究是个平凡母亲,孩子也终究是个平常孩子,母亲在这种失落中迈入庸常的中年世界,对这个世界另一次妥协投降。
也许,母子(女)之间,代际之间,只不过是借着这种轮回,达成彼此的和解。
当然,就算不能和解,这遗憾,也是人生的常态。

来源:晓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