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客交叉持股后,其协同效应存在的情况,有何意义?
在行业竞争白热化和消费群体代际转移引起消费改变的背景下,中国定制家居业在政府政策指导下进入了关键转折期。

交叉持股作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其相比较于并购活动,能够在较低风险下实现较大企业价值提升。
协同效应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企业交叉持股后的经营成果往往会体现在协同效应上。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定制家居企业追求市场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交叉持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较有可操作性等特点,为参与的定制家居企业提供一定的协同效应。
但是,好莱客交叉持股后的协同效应也存在以下几方面显著情况:

短期财务协同效应明显,协同效应不平衡突出,较难实现管理协同效应。
基于长期战略目标谨慎选择交叉持股对象
当下家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定制家居企业选择交叉持股来追求协同效应,以期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不能只看到短期效应,而是应该重点关注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战略目标。
谨慎选择交叉持股对象,以此来配对最优的交叉持股对象,减少后续在企业合作中产生分歧的可能,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效应。

同时,好莱客跨界交叉持股后,短时间内财务协同效应较为明显,较大程度提升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保障了企业资金链稳定性。
在继续保持财务协同效应的同时,企业应该站在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待问题,事前做好交叉持股对象的调研工作。
保证交叉持股对象和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相匹配,并在交叉持股后的长期业务往来中,做好相关业务活动的规划开展。

推动业务可持续性的相互促进,谋求交叉持股协同效应的长期发展。
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来消除协同效应不平衡
好莱客交叉持股后,纵向协同效应较为明显,横向协同效应整体效果难以体现,企业协同效应较为不平衡。

主要原因是交叉持股后企业间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整合,导致业务合作难以形成合力。
通过分析可知,定制家居企业营销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下零售,并通过遍布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构建庞大营销零售体系,为企业创造了大量销售收入。

但是,在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消费者群体代际转移产生的消费行为改变,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脚步,如果不进行企业营销转型,势必拉大和同行企业的竞争差距。
好莱客通过交叉持股与齐家网达成战略合作,的确可以有效的利用齐家网线上优质的销售渠道优势。

但是,简单停留在线上获取顾客资源,难免会孤掌难鸣。
而只有加强企业间各种优质资源的整合,打破资源间“孤岛”特性,才能从全局整合产业链。
从线上营销到移动端的产品推荐,再到线下实体店的产品体验,打通环节之间的壁垒,做到产品与服务的有机统一,才能有效提升协同效应。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线上营销渠道向顾客介绍产品特性,吸引顾客注意力,并对有购买记录的区域客户进行形象刻画,统计分析不同地区客户的偏好特征。
根据区域客户偏好,有针对性对产品工艺进行改进;
最后,根据各区域不同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特征,实时调整线下经销商的产品销售策略,及时调整库存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加快商品的流动性,减少成本费用的额外支出。

进而做到产品优化、全程服务,推进生产、设计、营销、下单、物流供应到售后服务的产业链资源大整合,帮助企业做到协同效应的平衡发展。
提高内部管理能力与推进外部市场扩张并举
定制家居行业竞争激烈,头部效应日益凸显,以欧派家居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在已有市场资源的基础之上,更容易获取更多客户关注。
并以“滚雪球”方式迅速扩大优势,好莱客为了追赶头部企业。
拓实企业市场根基,采取与齐家网交叉持股方式来获取外部优质资源,借助齐家网家装平台优势,积极推进企业外部市场扩张。

让企业在家居市场保持足够“话语权”,能够有效弥补好莱客与头部企业之间的差距,这无可厚非。
但是,过于热衷追求企业规模扩张,往往会忽视企业的内部生产管理工作。
好莱客交叉持股后,管理协同效应的灰色关联度排名下降,正好说明了企业存在一定的内部管理问题。

最主要体现在存货管理上,家居产品多为大件产成品,会占用较多资金。
而企业规模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加之疫情“黑天鹅”的冲击,让好莱客的存货积压情况雪上加霜,并对营运资本的周转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应该破除无效产能,增加有效产品供给,做好家居产品生产计划和迭代更新,科学分析外部市场需求变化,做好家居原材料采购工作、付款方式管理以及库存规划。
平衡货币资金投入、产品生产以及存货销售的利益平衡,做好存货的动态管理,确保库存产品维持在合理区间。

维持资金的有效流动性,保证企业做到长久生产经营。
因此,推进外部市场扩张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强竞争力,提高内部管理能力能为企业带来经营的可持续性。

二者并举才能为企业带来强效的协同效应发展,帮助企业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